



中华文化传媒投稿须知

八路铁骑哥萨克
瘦灯
岗村宁次指挥的“5.1大扫荡”,实际上开始于4月29日,1942年。
这一天日军第41师团、三个混成旅及伪军共五万余人,协同数十架飞机,数百辆坦克、装甲车,率先对冀南抗日根据地展开了铁壁合围。
冀南军政机关、后勤医院、学校和群众被团团围住。担任突围掩护的军区特务团伤亡重大,眼见着顶不住了。军区政委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 对空鸣枪。军民开始撕焚文件、破坏器材,准备做拼死搏斗。
突然,南面大邢庄裂开了一个缺口。一排明亮的战刀,在尘埃中飞驰而来。冲在前面的,是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团长曾玉良。
骑兵团原来已经冲出包围圈。团长和政委带着一个连反复搜索军政机关,最后一个回马枪,又杀入了包围圈。
日伪军迅速地堵住了张开的口子。
30多匹战马喷着粗气,集结在军区机关一侧。
团政委大吼一声:“骑兵团!共产党员集合!”
这句口号从此成为经典的冲锋口号,响彻冀鲁豫战场。
“曾玉良到!”团长拔出战刀,第一个站了出来。
“韩猛子到!”
“……到!”
团长的马刀往前一指,唰一声白晃晃的马刀树林般竖立起来。战马明白决死的时刻到了,仰天长嘶,铁蹄雷动。
一股钢铁洪流向敌寇呼啸扑去。
右前方坡地上,几架鬼子的机枪开始喷吐火焰。冲锋中的战马接连被打倒。
“猛子!干掉机枪!” 曾团长大喊。
韩猛子是一级战斗英雄。左手持刀,右手持枪,凶悍无比。他的战马,也是战斗英雄,也叫猛子。
猛子掉头扑向机枪阵地,一彪人马疾驰跟进。
距敌步兵一百米左右的区域,对骑兵而言就是鬼门关口。
“猛子!劈了歪把子……”右侧骑手捂着胸部摔下了马。胯下一匹枣红马,嘶吼着脱颖而出。
机枪子弹顿时打在了红马身上。
接着又一匹白马嘶鸣着扑出,战士耷拉着脑袋栽到地上。
在两匹烈马的掩护下,猛子一下冲入敌阵。战刀带着战马的冲击力,在机枪手的脖子上划过,鲜血即刻喷出半米高。战刀接着又举起,把第二个机枪手剁了。
骑兵对步兵,那就是屠杀。随后而来的八路军铁骑,一顿刀砍马踏,接着就是追歼溃散之敌。一个巨大的缺口豁然拉开。
军政机关全部突围。
反扫荡胜利后,宣传干事称赞骑兵团堪比关宁铁骑。留学过苏联的三连长笑笑说:无产阶级最厉害的骑兵,是哥萨克骑兵!
军区表彰大会上,骑兵团荣获一面战旗。上面五个大字晃眼睛:哥萨克骑兵。
《铁骑报》的头版头条,还刊登了猛子骑马奔驰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猛子俯身马背,马匹四蹄腾空。艳阳之下,人、马、投影合一起,构成了一个鲜明的符号:八一。(全文974字)



退而不休
左增杰
我老家,小地方北京,根儿在大运河起点通州,村名儿“古城”,归胡各庄乡管着。父母同乡,母亲娘家在“后屯”;父母同属兔,1915年生人。我妈那拨女性,命运惨透了,裹脚、自我致残,没有名字,相声说“姓何的嫁给了姓郑的、正合适,姓洪的嫁给了姓郗的、西红柿”,我爸爸叫左万德,我妈于是成了左刘氏。不识字,家长只让臭小子唸私塾。您可不能讲,不识字等于没文化。一肚子墨水的学者,瞪眼愣干缺文化、欠人性混账事的现象,咱们谁没有亲历过?民族传统、地域德行是构成文化的要件。北京,讲理又讲礼。1937年,卢沟桥抗战打响, 1938年,我哥哥左增华呱呱坠地。1945年,日本鬼子举手投降前,我出生了。我们这茬穷孩子,赶上了战乱、饥荒和疾患,夭折的忒多啦……哈哈,新中国诞生了、到该上学的时候了,我们这些臭小子还光着屁股呐,裸奔?嘿嘿,家常便饭!
1962年春夏之交,印度扩张主义集团,一手挑起与我边界冲突,自卫反击战势不可免。秋季征兵活动提前开始了。好汉当兵卫国,义不容辞!祖国安全受到威胁,我学前贤班超大将、曾叔祖父左宗棠大帅,投笔从戎了。
先退役、后退休。您甭瞧我年逾古稀了,照旧是膀大腰圆的战士!
我是文化公司“左增杰快板寨”的董事长兼总经理。1959 年,还戴着红领巾的时候,我就是乌鲁木齐铁中文工团的骨干演员了。参军后,,成了营、师战士演出队的头号种子选手。退役后,继续坚持韵文曲艺的创作和导演。退休后,还应邀到大学去授了课,优哉游哉、屁颠屁颠!
____ 凭着训练有素的边防军人之韧劲,一板一眼地死磕,出了许许多多的战果。
退而不休,显了年轻、挡了痴呆。抓住自己的一技之长,铆足了劲,狠狠冒尖,兴奋、有趣。长了见识、硬了功夫、鼓了钱包。
登上讲台、踏向节目排练场,我立马就成了跃出掩体、高喊杀敌的士兵,自豪感、自信心,那叫一个强啊,嘿嘿!
建军节款款而至,西陲解甲老兵再打竹板,点赞各族同胞的大团结!



“八一”建军节感想
文/漂泊奇遇
南昌打响第一枪
井冈山上会师
遵义召开重要机密
延安取代四个革命根据地
过草地爬雪山
二万五千里长征
创下世界奇迹
多少铁血精英
铿锵玫瑰
成了世代无不敬仰
崇高的人民英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光芒四射的辉煌里
铭刻着你们
可歌可泣的军魂
建立了中国大家庭
人民永远牢记心中
神州华夏
同贺“八一”建军节



庆八一建军节
(组诗)
房永敏
一
南昌首次亮钢枪,革命英雄赴战场。
中外贼倭心胆颤,三军志士气轩昂。
身经百练存真技,发展科研筑铁墙。
海陆空天风不透,河山前景愈辉煌。
二
国家安泰衷心系,社会祥和好梦圆。
八一军旗寰宇舞,辉煌功绩壮诗篇。
三
硝烟虽逝恨无涯,协力同心建国家。
七秩辉煌非昔比,试看谁敢犯中华。
四
警钟鸣耳畔,忆起恶魔狂。
今日咱华夏,威名世界扬。



《八一》组诗十首
(新韵)
何金芳
(一)军中岁月
军中披甲戍边关,
酷暑寒霜尽夜残。
白雪凌风迷北斗,
黄沙傲骨壮天山。
凝眸志气星空远,
回放豪情晓月绵。
昂首军魂系使命,
长城钢铸永磐坚。
(二)军营夜哨
一轮明月照边关,
三尺钢枪斗雪寒。
夜哨巡逻担使命,
天职不忘守家山。
(三)军旅生涯
今朝遥忆少年红,
昨夜回眸照旧容。
雪满天山霜雪月,
云飘瀚海雨蛟龙。
书生立志当兵去,
壮士豪强戉土从。
阅尽人生多少事,
八千里路梦圆中。
(四)拉练宿营
长途跋涉力从容,
卫士坚心赤胆红。
夜哨巡逻防敌犯,
初心常驻我心中。
(五)卸甲有思
战士军中沐彩霞,
身随明月走天涯。
昔怀故里中秋事,
今梦营房蝶恋花。
(六)夜间巡逻
夜色寒光洒满身,
巡逻卫士扫烟尘。
哨兵都爱星空美,
枪刺挑来月一轮。
(七)战友退役
并肩浴血战沙场,
送友离别楚楚觞。
拥抱缠绵啼不尽,
情缘难舍意柔肠。
(八)共筑长城
同心共筑吾长城,
卸甲回乡乃是兵。
不忘初心追远梦,
由来炽爱贯如虹。
(九)新兵入伍
喧天锣鼓闹边城,
入伍新兵入画屏。
鸿雁传书当使者,
阵容宏伟报娘听。
《八一》杂咏
(新韵六首)
何金芳
(一)老兵本色
军营铸就铁长城,
本色工农乃是兵。
手握钢枪歼倭寇,
家山万代永升平。
(二)战旗飘红
八一旗染血如虹,
卫士坚心戍守忠。
寸土江山谁可犯,
强军百万展雄风。
(三)祖国必统
自古台湾不可分,
血缘一脉共宗亲。
祖国必统同胞愿,
两地团圆日月温。
(四)赞台湾统派
爱国志士命相依,
统派高歌举大旗。
分裂江山非众愿,
回归指日澎台期。
(五)和平礼赞
人类同栖一地球,
何因征战伐恩仇。
诗人常作和平颂,
誓祷千秋少血流。
(六)渔利双赢
陆台两地本同根,
血脉相承不可分。
一统江山昭日月,
双赢渔利共温馨。
2021.7.27.
八一礼赞
(新韵)
何金芳
(一)军歌响起
营房拥处忆当年,
铁马金戈士气添。
流火飞镖驱虎豹,
奔雷御电走泥丸。
战歌盖地凝虹雨,
壮句铺天动管弦。
一代精英群奋起,
肩挑使命共挥鞭。
(二)退役老兵
壮士端杯万点愁,
醉中挥泪洗吴钩。
青丝斑布知言老。
黄桂难逢战地秋。
莫道额头纹布满,
誓将立马载天筹。
待招指日军营返,
怒杀东洋把寇囚。
(三)战友情
遥忆当年壮志雄,
八方健儿踏征戎。
身披西域晨霜雪,
胆烈南疆碧海风。
乳气每随追梦远,
相思总伴友情浓。
今朝共饮一杯酒,
依旧军歌入梦中。
(四)战友合影
并肩奋斗共心声,
你我征戎乃是兵。
卸甲着装合个影,
他乡依旧念亲情。
2021.7.28.
八一礼赞【我是一个兵】
何金芳
一一献给当兵的战友们……
卸甲在家中,感觉还是兵。
六点准时起,十点必熄灯。
坐姿腰杆直,站立必胸挺。
走路摆双臂,跑步脚风生。
穿衣爱整洁,苦累不吭声。
关注天下事,爱抱事不平。
助人常为乐,丰碑不留名。
土豪不羡慕,明星不奉承。
赞美是勇士,敬仰是精英。
情长是战友,难忘是军营。
军歌万代唱,赤胆是忠诚。
虽然已退役,战友最铭心。
牢记是使命,复兴筑长城。
伟人毛泽东,盛世永春晴。
祖国如有难,我再续应征。
2021.7.31.
冠《八一》建军九十四周年
藏头诗一首(新韵)
何金芳(福建漳州)
八千里路迈新程,
一往情深是个兵。
建树丰功铭世代,
军人本色立松青。
九州烟雨波涛涌,
四海云天雪域盈。
周揽家山披秀景,
年跨盛纪颂康宁。
2021.7.8.1




七律•八一抒怀
杨敏琪
一
披上戎装国即家,
少年壮志走天涯。
昆仑皓月萦乡梦,
大漠胡杨忆岁华。
铁马西风催热血,
雄关漫道踏黄沙。
长空碧海丹心赋,
八一军旗耀赤霞。
二
八一军旗别样红,
星昭五井照农工。
锤镰奋起山河震,
赣水悲鸣霸主忡。
仗剑横刀驱寇虏,
巡天探月慑罴熊。
当今世界沉浮计,
还看神舟御太空。



庆祝建军九十四周年
(1927年一2021年)
(词林正韵,格二)减字木兰花
(外-首)
作者陈德兴(四川江油)
南昌枪荡。
星火瑞金明月苍。
万里长征。
抗日长江建国成。
强军华夏。
援助打翻侵略者。
保境边疆。
世纪和平肩上扛。
注:援助一抗美援朝。苍,应仄声)
颂韶山
伟士还乡痴少年,辉煌成就到家闲。
勤劳建业爱民众,忆往珍今颂宝山。
(韶山,毛主席家乡)



年初战友聚会
陈合才(湖南)
新元暖日占春光,战友应邀步敝庄。
酌酒闲聊戎马事,点茶交语出征枪。
置身劫火克顽敌,直面硝烟诛恶狼。
回首当年惩越寇,悸而惊梦绕南疆。


房永敏书法贺“八一”













常寿德,笔名瘦灯。现居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加拿大国家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加拿大中国笔会》会员,《渥太华中文作家协会》会员,渥太华《四季诗社》以及其他诗社成员。多篇短篇小说、散文、电影剧本、诗词等作品发表在纸媒书刊。

左增杰 号新疆好汉,现住新疆乌鲁木齐市,擅长诗、词、联,兼类音乐、演讲。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楹联家协会秘书长,国学家、中华当代慈善艺术家、百名中国一级作家之一,文化公司“左增杰快板寨”总经理。诗文入选台湾影响最大的诗刊《葡萄园》出版的《30年诗选》。是信天游体诗人、曾出版《军中第一刀罗少伟》传奇传记体章回长篇小说. 北京逻辑语言研修学院副教授,台湾名人马英九的大陆朋友,左宗棠四世孙,王洛宾嫡传弟子,1962年对印度自卫反击战参战军人、1964年原子弹爆炸涉核军人,退休于《新疆铁道》报编辑岗位。


魏能强,笔名:漂泊奇遇。男,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稍峪乡邵山村魏沟人。闲暇之时,酷爱诗歌,在甘肃文学社,驿蓝巴马平台,巴马文化诗社公众平台,三江文学,新月潭,天天快报,作家美文,定远文学,天水文学,春暖花开文学苑,酒萃墨池,齐诗阁,醉歌文苑,中原文学社,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文学人生杂谈,闽南原创文学社等发表诗作。(闽南文学社特约作家.获2018年闽南杯第二届征文竞赛二等奖,荣誉证书),推荐为〖中华作家原创文学协会〗、〖中华文化传媒〗2020年度优秀作家。


房永敏,笔名金水木。山东滨州沾化一中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及省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滨州市诗词学会作家协会会员,沾化作协理事,竹韵会员,《沐阳文化》主编,《渤海诗刊》副主编,《渤海文学网》驻站作家,《中国爱情诗刊》在线诗人


何金芳,艺名晨风,自号诗迷,福建漳州市长泰县人。中华文华传媒 (原中国闽南原创文学社文学顾问),军旅诗人,书画家。 1968年3月入伍,曾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现改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从事编辑工作,系部队文职官员。曾立三等功一次,并多次授嘉奖。1984年3月军转地方县政府机关从事新闻报道,系公务员,己退休,二级书画家,诗人。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闽南书画院常务理事,漳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市楹联学会理事。曾参与撰写建国后第一部《长泰县志》,县《民间故事》三套集成编撰工作。著有中华诗词《芗江清吟》一书。其作品在人民网,台湾网, 当代文谈,中华作家等微创平台发表。另有续集诗稿近四千余首,被诗词界号称为“高产诗人”。


杨敏琪,笔名:浟州逸杨,中共党员,湖湘弟子,生于湘东洣水攸河之滨,耕于岭南香山岐江之畔。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士。通英文,晓法文,懂日文,爱国文。能诗善词,尤工现代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诸报刊杂志,曾获征文大赛散文一等奖,《中国日报》(China Daily)翻译大赛二等奖,汉诗英译三等奖,中国闽南原创文学第二届“端午韵中华情”征文大赛诗歌特等奖、诗词三等奖。忝为中山市一湖诗社会员、英语高级教师、中山市华侨中学宣传部长、中华文化传媒·中华作家原创文学协会特约作家。


陈德兴,四川绵阳江油市人。生于1957年4月,高中文化。当了4年知青,当过代课教师(小学.初中),参加江建司工作,后企业破产,下岗失业,自谋职业,现退休,青莲诗社会员。写作诗词有40余年。


陈合才,笔名大拾,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人,越战老兵。一生喜欢读书看报,写写画画,痴迷诗词歌赋,正谓:书中觅乐趣,笔下寻风情。


福建闪小说作家吴宏鹏长篇小说《苦苦落落》面世
点我,阅读17K小说网吴宏鹏长篇小说《苦苦落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