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父日,那个军人出身的父亲(散文诗)
文/邹中海
雨在下,心湿湿的。山那边的桃花又开了。此刻的我,看到的却是满树梨花。那梨花现的白,如飘飘的雪,飘忽着我的哭声……
天大地大,何处是家。有钱没钱,只盼团圆。在儿女的眼里,您是山、是水、是伟岸、是俊朗、是圣洁、是海阔天空、是心中不可侵犯的神。
犁铧还在墙上,扁担还在墙角,这些老伙计未走远,父亲却走了。静默无言,只剩下那片残存的记忆,在哭泣。
生锈的铜锁,成了阻隔的生死墙。您一个人被锁在里面,独守着那个曾经的家。墙外依然是草长莺飞,只是,您已不能走动,墙上的照片,成了永远的定格。在春花秋月的日子里,也再难听到儿孙的笑声。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人,只能通过那些记忆,去缅怀、回味和秉承您的教诲,格守您的坚强、执着、善良与忠诚。您的言行,已融化成我们的生命;您的身影,化作甘泉,也成了浇灌我们成长的土壤。
雨还在下,刺痛着我的痛感神经。与生俱来的情感,从血管、从脚心,从骨子里,从心脏,喷涌成河流,奔腾而出。这一刻,化作绚烂的烟花,想您!父亲,您在天堂收得到吗?
父亲,您还记得吗?我七岁那年,被邻家的狗咬伤,那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狗已经不是原来的狗,它的力度和毒性,能咬断钢管,并使它瞬间腐蚀。那时候的山村,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闻讯归来的您,来不及缷下汗水,抱起我就从镇医院赶往县城,几十公里的路程啊,您全身发紫。医生说:“儿子抢救及时,可能没事,父亲差点没了”!
父亲,您还记得吗?那年春节,我因和邻居家的好友玩牌,赢了一块五毛钱,我兴高采烈地告诉您,您的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年幼的我并没有读懂您的心思,以为会表扬几句,有些奖赏。我听见您轻声说:“过来,站到堂屋中央,双脚跨开,双臂平伸……”。等我站好后,您用您的那根老伙计扁担,把我的双手捆住...... 待邻家伯伯解开时,我被捆麻的双臂和站疼的双腿,很难活动。那时候,我很想恨您,却看见一条河流,从您的眼睛里流过。
父亲,您还记得吗?高考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把我击倒,我与高考失之交臂,我知道,您有多么多么地伤心啊!因为上大学,是您从小最大的梦想,只是因为家贫,您只读了五年书,就被迫地中止了学业。要不是后来当了兵,接受了部队的培养和教育,您的遗憾肯定会更重。但我知道,上大学,成了您一生的愿望和梦想。即使后来退伍后吃上了国家粮,有了正式工作,床头摆的也都是书!因为喜欢,所以我们就成了您的精神寄托。您把一切希望,都花在了对后代的培养上。只要是和学习有关的,不论多难,哪怕砸锅卖铁,也会想办法解决。您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哪怕砸锅卖铁,也要送子女读书!”但天总有不遂人愿之时,做为您的长子,我给您造成了很大的心里负担。壮志未酬,先病倒。然而,在我醒来时您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没事,多读一年!”
父亲,您还记得吗?当我们兄弟姐妹们全部即将走进高校的那一刻,您睡了,是蒙着被子睡的,但是我们,还是能听见您忘情的哭声……
父亲,您看看吧,您的四个孙子,已有了博士,硕士,其他两个孙子,也非常优秀!
父亲啊!您栽的庭前竹,已经开始成林;您播种的爱,现出一片生机;您朴实的话语,成了一章章锦句。我们按着您的构想,正在逐步实现目标。只是,父亲啊,您何时归来?
一一写于2020年4月4日
一一改于2021年8月1日
谁敢相信
一一致兄弟王建军
翻遍字典
很想找到一个词
我感觉
即使找到了
说出来
也会没有人相信
谁敢相信
谁敢相信
一个很少用笔写诗的人
每一次
拿出的都是真金白银
可我敢相信
我敢相信
你写的
是一首传世精品
是一首波澜壮阔的大诗
我想把诗写得有诗意一点
但也知道
在一位真诗人面前
任何诗意
都显得苍白
一一写于2021年8月1日

当代著名作家诗人:邹中海系湖南《三湘文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