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壮美御苑 人间画中盛景
颐和园,系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最初的御苑为清漪园。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三点零零九平方公里。颐和园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占地面积二点九七平方公里,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颐和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大约二百二十公顷。颐和园与圆明园毗邻,它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今年七月盛夏,我们夫妻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检查诊断疾病。由儿子陪同,有幸游览了壮美御苑颐和园。我们在苏州街乘坐一艘大型游船,游船好像一条水上蛟龙。众多的游客,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登上了游船。游船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驰骋奔涌,一阵微风吹拂凉爽至极。坐在平稳的游船上,眺望对面的山坡绿树成荫。盛夏的热风吹拂着挺拔的绿树,清澈的湖水映漾着芦苇荷花。柳枝低垂倒挂,杨叶绿茵茂盛。远眺山坡上的万寿山,满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守护着秀丽的楼阁。注目观看宽阔的昆明湖中湖水碧绿,游船破浪前行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绿树的倒影在湖中微微晃动,湖中鲜嫩的荷花与疯长的芦苇争奇斗艳。
设计精美的游船,满载游客徐徐来到了昆明湖边。昆明湖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镶嵌在颐和园青山绿水中。只见一大片芦荡密密麻麻,相互拥抱显得非常紧凑。虽然挨挨挤挤,却又很有条理。湖畔上栽植的红花绿草和天空中飘荡的蔚蓝,它们随着盛夏的热风,舞动起来十分美艳壮观:好一幅蓝天下山水湖精美绝伦的画卷!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入镜的昆明湖。五彩斑斓的游船,急如旋风的快艇,踩划奔波的小船,在昆明湖中你追我赶竞赛穿行。
南腔北调的游客,观赏着昆明湖的碧波荡漾。微风轻轻拂过,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太阳照射在湖面上,湖面顿时金光闪闪。在宽广浩瀚的湖面上,有几十艘小船在漫游荡漾,犹入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的踏浪飞翔,为一望无际的昆明湖增填了无穷的色彩,犹如玉带明珠。昆明湖岸边,争芳斗艳的荷花尽情的绽放。
正值盛夏七月,湖边的荷花开得正旺,粉红色的花朵,星星点点地分布在绿油油的荷叶上。有的荷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半开半闭,含苞欲放;有的已欣然怒放,毫不吝啬地展示自己独一无二的美艳。荷花在玉盘般荷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新脱俗。湖边鸟语花香,让人赏心悦目。
只见水面波光粼粼,快艇载着游客疾驰,荡起一圈圈涟漪。两岸秀丽的风景,荡漾着高耸入云的杨柳树。湖边柳条温柔的下垂,她们像未出阁的姑娘妩媚温婉。挺拔的穿天杨茂盛的绿叶,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绿瓦红柱的凉亭飘逸而过,雄伟壮观的宫殿巍然屹立。感觉自己就像画中游一样,仿佛回到了鼎盛的清漪园。一阵清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不知过了多久,我睁开双眼,仍然沉醉在颐和园的美景里。
在我遐想之际,豪华游船靠岸了。我们顺着湖边,登上了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东接廊如亭,西连南葫岛,是步行上南湖岛的唯一路径。它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它大约长一百五十米,由十七个桥洞组成,像长虹横跨在昆明湖上十分壮观。桥的两边有白石栏杆,共有一百二十八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着姿态各异精美的石狮,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据说这桥上共有五百四十四个石狮。桥上的石狮威武雄壮,让人赞不绝口!在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很象麒麟,威风凛凛。
沿着河堤往前走,来到万寿山脚下,一排排宫殿排云殿和佛香阁映入眼帘,基本上都是金色的琉璃瓦和红色的柱子,雕梁画栋,独具匠心。还有一条无尽的长廊,有二百七十三间,每间都有四根红色的柱子。蓝色的护栏,每个横梁上都画着人物、故事和花鸟,惟妙惟肖,精美绝伦。这些绘画精品,更为神奇的是,这几千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
颐和园风景秀丽,又有精美别致的宫殿和别院,不愧为天下御苑的皇家园林。游览颐和园,我不禁赞叹道:“颐和园的设计者独具匠心!皇家园林的精美绝伦简直无与伦比!”
主播简介:华堂 艺佳,热爱文艺,喜欢诵读,在网络世界,希望用自己的声音赞美生活,传播正能量;用深情的朗诵抒发情怀,弘扬真善美。
作者简介:范天云,内蒙古察右中旗人,生于一九五三年。在党政机关工作四十多年,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几年雕花琢玉舞文弄墨,编著三部纪实文学作品。观赏贪官的寡廉鲜耻,编著《百官明鉴》;欣赏警察的铲奸除恶,撰写《百案惊奇》;探寻社会的千奇百怪,集成《百状奇闻》。追忆后山人的百年征程,著有长篇小说《后山儿女》。塞外村庄演红楼,尘世男女度春秋。三年间呕心沥血,一千日著书演梦。
百万字长篇小说农村红楼梦《土默川》上、中、下尘埃落定。
在《漠北劲草》、《察右中旗人的故事》、《辉腾锡勒文艺》、《华北官网》、《呼市头条》、《江山传媒》、《静水流深牡丹苑》《守望故乡》、《心语新愿美文》、《启程文学》、《京津沪头条文学》等网络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歌词等三百余篇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