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颂
南昌上空枪声骤响,南昌城头红旗飘扬。
开天辟地为第一回,工农有了自己武装。
从此钢枪紧握在手,屠龙刳虎斩尽豺狼。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伟大真理永放光芒!
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读《周总理革命生涯》有感
早怀凌云之志,
曾赴法德勤工俭学。
信仰马列加入党,
一生只为革命做。
黄埔军校任主任,
北伐征战震北国。
组织领导南昌武装起义,
铁流滚滚碾冰辙。
创建人民军队,
看今后虎狼还敢逞恶?!
瑞金城里运筹帷幄,
反围剿中斩巨鳄。
挥师北上长征路,
遵义会议决定夺。
草地雪山不可惧,
一路过关向天歌。
宝塔山,
延水河。
指挥千军万马,
横扫日寇卫山河。
赴西安,
调停事变功显赫。
周公馆里留身影,
统一战线大旗握。
团结抗战灭日寇,
收复失地壮山河。
陪同毛主席赴重庆,
谈判桌上震敌特。
桃子熟了,
有人下山来摘夺。
岂容他人手,
保卫胜利果实再战起烽火。
国民党,
气焰烈。
重点进攻,
山东陕北一时风啸云变色。
随同毛主席,
转战陕北定方略。
牵敌鼻子走,
口袋战术敌难破。
向东进,
渡过黄河迁至西西柏坡。
放眼全局,
三大战役胜负决。
“百万雄师过大江”,
直捣黄龙南京城上红旗猎。
“一唱雄鸡天下白”,
天安门上阅兵过。
开国任总理,
风云外交开先河。
万隆会议展风采,
四海宾朋来做客。
勤政又爱民,
矻矻于工作。
日理万机天下事,
时时不停歇。
进工厂,
访农舍。
入学校,
军营坐。
视察大江南北,
足迹遍山河。
克己奉公,
一身清廉好本色。
严于律己,
家人亲属无一特殊列。
好总理,
一生为民操大业。
恩惠普天下,
一代周公后人学。
杰出楷模
- -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
一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永天下为公,至伟品高尚。
勤民听政时,昃食宵衣常。
六杰出楷模,1标杆与榜样。
注:1.六杰出楷模:
1.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
2.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
3.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
4.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
5.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
6.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二
时光岁月虽然匆匆,人民纪念却是永恒。
一生永做人民公仆,鞠躬尽瘁廉洁奉公。
伟人风度高风亮节,叱咤风云环球驰名。
一生誓为中华崛起,清正廉明两袖清风。
读《在中国,他是唯一没有争议的一代伟人》有感
一
生时鞠躬尽瘁,
死后不留麻烦。
一生只讲奉献,
献完即离人寰。
翻开万卷青史,
几人能有此般?
写下不朽人生,
世世代代流传。
二
廉洁勤政为人民,两袖清风名天下。
一生积蓄知多少?五千七百零六八。1
古今世人争做官,旨在高升把财发。
回首放眼看周公,不同他人别一家。
注:1.周总理一生的余款仅有5706.8元。
最难忘的一日
- -纪念周总理逝世42周年
谁能风华绝代,浩气长存长空?
一生人民公仆,鞠躬尽瘁周公。
为国日理万机,宵衣旰食勤政。
留下一身正气,带走两袖清风。
读《周恩来以酒劝酒》有感
以酒劝酒有讲究,不扫饮者之兴头。1
慢斟慢饮品酒香,2一劝到底醉方休。3
做事之妙讲艺术,不失礼仪与应酬。
一代伟人见风范,更有谁能比风流?
注:1、3,饮者,指许世友司令员,他以酒量大而闻名,但在一次周总理宴请饮酒中只喝了二斤茅台就醉倒了,然而周总理却喝了二斤又一大杯,仍然谈笑风生,可见其海量。
2,指周总理从容喝酒的神态。
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建国初期,兼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组织纪律,克服党内各种不良倾向,保持党的优良作风,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多次出国访问、会见外国领导人,增进了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友谊。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遭到林彪、江青集团的侮辱和打击,但受到毛泽东的保护。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读朱德元帅
- -兼读《朱德:不要冒功,也不要推功》有感
一
出身贫寒心有志向,寻求救国路上入党。1
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建立工农革命武装。
身为三军司令统帅,挥师百万征战沙场。
一生战功卓著赫赫,开国元勋千秋名扬。
注:1.朱德是1922年11月入党的。
朱德在1922年8月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在柏林结识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36岁。
二
一生征战驰骋沙场,横扫千军势不可挡。
赶走日本埋葬王朝,1扭转乾坤迎来解放。
为民勤政宵衣旰食,鞠躬尽瘁品德高尚。
一生清廉高风亮节,人民爱戴无不敬仰。
注:1.即蒋家王朝。
贺龙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贺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卓越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读贺龙元帅
曾经两把菜刀起家,威名更是传扬天下。
戎马倥偬征战一生,功勋不朽奉献硕大。
文革时期遭受迫害,坚贞不屈从不惧怕。
一代将帅名垂青史,千古留名名扬中华。
读《贺龙和林彪结怨始末》有感
为征意见登林门,1言谈之间识野心。
威逼利诱难从命,由此结怨祸临身。
欲加之罪施阴谋,罗织罪名下手狠!
迫害致死冤案也,国失元勋千古恨!
注:1.1966年9月10日,贺龙根据毛泽东关于“你可以登门拜访,征求一下有关同志意见”的指示,来拜访林彪,征求意见。
叶挺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男,汉族,中共党员。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归善县(今惠阳区)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读叶挺将军
早年跟随孙中山,平夷叛军助逸仙。
国共合作加入党,独立团长一职担。
北伐战争长驱入,铁军称号天下传。
南昌起义任指挥,新四军中才略显。
皖南事变震中外,被捕监禁历五年。
威逼利诱严拒绝,坚贞不屈见忠胆。
《囚歌》一首明心志,烈火永生万千年。
读叶挺
--兼看电视连续剧《叶挺将军》
他的一首《囚歌》曾经影响了几代人
他的人生传奇流传至今
他就是叶挺
“北伐名将”令人尊
他虽出身贫寒
但却理想远大抱负在身
为寻求救国的道路
他考入了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成了一名军人
在北伐时
他率领独立团冲锋陷阵
在湖北的两次战役中令敌人闻风丧胆
他的部队被称为“铁军”
广州起义失败
他受到了不公正的指责与处分
一气之下出走西欧
五年间与党失去了联系与通讯
他卖过水果与蔬菜
还开过小吃店卖油条烧饼于柏林
虽身居海外
却仍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当他得悉日寇侵华的消息时
他就毅然回国一刻也没有停顿
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
他出任新四军军长把抗击日寇的烽火燃遍了城市与乡村
“皖南事变”
千古奇冤罪问何人
他被捕入狱意志更坚强
国民党高级官员纷纷劝降却不动心
一首《囚歌》明心志
一字一句见精神
五年的牢狱生活
终于等来了日寇投降的喜讯
蒋介石被迫同意释放了他
出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申请入党望批准
他由重庆去延安
随携儿女与妻子李秀文
飞机失事黑茶山
遇难人间留忠魂
空难之谜谁知晓
惊人内幕知原因
特务机内做手脚
罪魁当属蒋某人
一代名将归去也
英名千秋于乾坤
附: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现重庆市开州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1]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读刘伯承元帅
早年投身民主革命,讨袁运动名声颇盛。
参加北伐奋勇当先,南昌起义指挥前行。
抗战挥师驱逐日寇,大别山上旗舞东风。
为国为民建立功勋,彪炳千古青史留名。

读《中国第一神村,出了2个元帅,3个大将,18个高手,举世聞名……记下了》
有感
若说中国第一神村,赤岸村应名动乾坤。1
抗战时期一二九师,待在村里日久年深。2
战斗大小数千余次,百团大战振奋人心。3
元帅大将上将由此,孕育而成建立功勋。4
注:1.赤岸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曾经长时间的被作为129师的司令部,新华社等将近110个当政机关驻扎在这个村子,这个村子不大,但是曾经有2个元帅,3个大将和18个上将曾经長时间的在这生活過。
2.指129师司令部驻扎村里。
3.129师在抗日战争中,打过的戰斗有大大小小的数千起,这些战斗比较著名的有阳明堡战斗,百团大战,邯郸战役等,这些战斗以百团大战最为著名。
4.元帅有刘伯承和徐向前,这两个人就是当时的129师的师长和副师长,同时还有3个大将、18个上将。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