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是蚊子血
文/江湖海
刚过去的端午节,据说是中国的诗人节。我没意见。开几个诗会,读几首同题诗,未尝不可。看不顺眼的是,那么多诗人往汩罗江飚泪,龙舟水已经大得很,你们泪水那么多,好像洞庭湖都装不下,汩罗江崩堤怎么办?还好,从海量端午诗的样本来看,哭是假哭,泪为假泪,作态而已。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他们故作高深,故装悲悯,故涂颜色,他们说那才叫诗,有技术有难度,有所指有能指,高着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完学,我在大学当青年教师,荷尔蒙爆棚,写诗千首。什么《光焰飞蛾》《夜半的花朵》《追问天空的手》《等待双肩落满凤凰》,不一而足。那时还愿投稿,大刊也喜欢这些,发表不少。我写得云里雾里,他赞得稀里哗啦。我又端起来写诗论,什么《生命诗歌的隐秘路径》。写诗作文,怎么高蹈玄奥怎么来。如果不改行离校,如今是不是也是诗阀一枚,粉丝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可是,我昨夜穿越了回去,对着得意忘形的我,狠狠扇了两巴掌。那时候,我除了戴着厚片眼镜挖空心思造诗,呼天抢地读诗,将海子的魂魄往天上吹,同时还练着南拳和气功。就是一介目空一切装模作样的诗疯子嘛。现在的我凭蛮力肯定打不过那时的我。所以,我趁我还没回过神,赶紧穿越回现在。多么庆幸,我没有做成诗阀,没有粉丝烧不尽,没有成为我几乎就要成为而终会被我厌恶的人,活回真我。
有时闭着眼睛,忽地被啥撞中,睁眼一叫:好诗。刚才就被北京好友李荼的几首撞了一下。《来月经》肚子疼/还染到了裤子上/不管它,先热杯奶喝/在这个落雪的黄昏/我哪都不想去/只想坐在屋里/慢慢流血。《人工呼吸教具》在医学院/供学生们演习的人工呼吸教具/那个橡皮人/她的原型/是一个自杀的真实女孩/她自杀时无人问津/现在,她被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陌生人/每天一遍遍抢救。好在哪?不和你说。
所以,读到好诗,叫好就是了,哪管什么意象物象书语口语呀。老听诗人们诗评家们讨论写诗要解决两大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在我看来,也都是伪问题,或者是最不应该构成问题的问题。写诗贵在自由,连写诗都不自由,心就不自由,心不自由,人就不自由,人都不自由了,还写什么诗呢。看与不看,是你的自由。你躺着看星星或看天花板,没有什么品质高低之分,也没有多少意义大小之别。
有些诗被人捧上天,也是捧者的自由。好奇心还是有一点,找来试纸,我分析了一些被人棒上天的所谓好诗。大致破解了这些被捧诗作的配方:暗比方五钱,谐音梗三两(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愤青腔半斤,掺入剥头去尾的时事三五个,华丽大词八九只,装起来端起来搅拌至半匀,加浊水若干,煮至半生不熟出锅。三迷五道,腊肠粉脑残粉四面大方之家,拇指纷纷竖起,双掌托举,这才是真的好诗啊。
矫饰,又以矫饰为美。虚幻,还将虚幻当真。诗人们这样玩着,诗评家这么评着,深陷在词语里,出不来可能也乐于不出来。他们全部或局部拾人牙慧、以丑为美、食古不化、洋土瞎搭。砌词造句、装修粉刷成为不少诗人写诗的法宝。什么词呢?星辰、月亮、太阳、天空、花朵、微风、白雪、美人、高处、苦难,诸如此类。古人不就把它们用烂了吗?都往一个模子里套,都写诗坛公认的样子,何苦来哉?
挺好看的样子,发着亮的样子。往细里一探究竟,却是五光十色的诗泡沫,闪闪发光的诗玻璃。也有的,观念先行或只有观念,仿佛要让诗解决什么宇宙大命题似的。更有一些,耍技巧,抖机灵,看到的人已经作呕,他还在洋洋自得。诗歌当然是抒情的,但是廉价空洞的抒情,大而无当的抒情,有意思吗?你看你看,明亮的闪耀的炫目的朱砂痣的明月光的什么,真的像个大气球一触即破,破后啥也没有。
我坚持我的,诗是事实诗意的自然呈现。尤其是从细小事物上呈现出来的,比如一条活虫子爬进死鸟嘴里。更是特别地觉得,在场的诗人通过细微而真实事物呈现出来的诗意的捕捉与形成文本,诗才美,才真,才有具备诗学与史学价值的可能。白饭粒和蚊子血难道不更加真切可靠吗?你能够看得见的蚊子的鲜红的血,其实就是你的血。朱砂痣是修饰的,明月光是虚幻的。我就喜欢白饭粒,喜欢蚊子血。

江湖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大湾区诗汇副主席。出版诗集13部,散文随笔集6部,访谈录1部。作品入选百余种选本,被译为英、德、法、韩等多种文字,多年来获多项奖励。

中国今诗 邀您大讨论
尊敬的诗人、读者:
中华文明诗意浓,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古律,五四新声,词山诗海,流芳溢彩。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当前的诗歌(今诗)应往哪个方向前行?是全自由体,还是参照格律诗,抑或吸收学习格律诗、外国诗等优点而走新路?……
为了繁荣诗词文化,探索中国今诗发展的方向,让今诗在新时代里发出耀眼光芒,我们特倡议发起中国今诗发展方向的大讨论。期待海内外广大诗人、读者积极参与,并形成300字左右(一般不超800字)的观点文字发给我们。我们将对来稿选编进行网上推送呈现,以作讨论交流,致力形成一次关于中国今诗的网络大讨论,并最终产生中国今诗的共同倡议。
您的参与发声是对中华诗词文化圣灵的呼唤,是对中国今诗健康繁荣发展的助力。
要求及说明:1、观点鲜明健康,不与现行法律相违背;2、文档请以附件形式发送,文件主题样式“中国今诗+姓名+城市”;3、文末请附:姓名、100字内个人简介、近照1张、联系电话;4、您的来稿一经选用,我们将进行编辑发表推送或出版,不付稿酬,对优秀言论者我们将颁发“金言者”证书;5、来稿请发至邮箱:2654216094 @qq.com;6、本活动的最终解析权归主办方所有。
截稿时间:2021年5月30日。
联系人:郭锦生(020-84928918)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
南方诗歌文化研究专委会
2021年1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