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融媒讯(记者李万全刘景标)七月二十号的河南暴雨袭击以来,郑州、新乡、鹤壁等地的洪水正上演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力量,河南挺住,郑州加油!新乡加油!也感动着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洪灾的爱心接力赛。
千年一遇的河南洪水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各种救援队伍、人民子弟兵、社会各界群众纷纷千里驰援河南,演绎着军民同心抗击洪灾防汛防疫的动人画卷。
平顶山市 新华区杨官营的村民彭小六看到电视上和手机朋友圈报道新乡的卫辉和鹤壁的浚县等地农田、村庄大面积被淹,十几万村民上演连夜大迁移,又有很多村民来不及撤退,在楼顶上呼救,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的新闻后,内心十分沉重。同样都是农民兄弟,他们正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措手不及,眼睁睁看着洪水上涨,粮食蔬菜供应更谈不上。如何尽一下自己的力量,为灾区村民捐点物资表达一下咱们农民朋友的心愿的念头便油然而生。
这几天杨官营村村委委员彭小六实在坐不住了,就找到年长的村委老主任彭会言商量怎么出点力参加捐助救灾物资的事。彭会言也早有想参与救灾的心愿,抗洪救灾这事事不宜迟,咱先不发动群众捐赠,咱俩先带个头。于是毫不迟疑地说,”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都在向灾区捐赠物资,咱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咱们俩人每人先捐出15000元钱,先用这三万元钱去买点灾区急需的物资,送往最远的鹤壁浚县灾区群众手中。”
就这样,在紧急动员又分头行动后,他们很快就采购了7吨的各种蔬菜,1000件矿泉水,300箱方便面,200件雨衣,100 把铁锨,100个头灯等装了满满两大卡车的救援物资。
7月28日早上5点钟天刚亮,村委老主任彭会言就督促着大伙快出发上路,想着早日把蔬菜等救灾物资送往灾区,让这些救灾物资尽快派上用场。村里的8位青壮年村民也作为装卸工,开着自家的私家车和两辆大货车物资从新城区上高速向灾区严重的鹤壁市浚县方向进发。经过300多公里的行程,彭小六和彭会言一行8人终于在上午11点半左右到达了事先对接好的鹤壁浚县卫贤镇赵岗村。赵岗村的村书记殷胜利和村民们看到挂着运送救灾物资横幅的来自平顶山的2辆大货车驶进了村部大院时,激动地拉住带队的彭会言的手说不出话来,使劲的摇晃着说:“谢谢来自平顶山人民的支援,这些蔬菜正是连下暴雨这么多天来受灾群众最需要的救灾物资。”
在现场的浚县卫贤镇负责救灾物资发放和接收工作的联络员赫晨是一位退役军人,灾情发生后,他带领村民已经连续在河堤坝上奋战了五天五夜,受伤后才到后防搞物资清点工作,看到有这么多的物资像头顶灯,铁锨,雨衣和矿泉水等正是护堤人员急需的东西时,就招呼着彭会言和彭小六等村民稍休息一下后把物资运到当地的防洪大堤上。他们顾不上休息,省得卸车再装车麻烦,就又把这些铁锨、头灯、雨衣和矿泉水等抢险物资运到护河堤的巡防队员身边。下午两点多,他们终于把这些物资卸完了,才松了口气,顾不上疲惫的行程,就匆忙加入到当地的抢险队伍中,来一趟不容易,为当地村民立所能及的多做点事。
看到日渐上涨的河水,他们也多么想不回去了,就在这加入到当地救援的队伍中去,但没有专业救援的冲锋舟等救生工具,被当地村干部给拒绝了。下午四点多钟,彭小六和彭会言八名村民依依不舍又踏上了返平的路程,于晚上八点多钟顺利回到了杨官营村,村民们象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夹道欢迎他们日夜兼程运送救灾物资捐赠救援鹤壁灾区的大爱之行。
这些都不算啥,同样都是来自农村的基层村干部,灾区的村干部们带领村民群众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守卫着他们的家园,甚至连家都不要了。我们平顶山这里没受洪灾也很安全,能尽一些微薄之力,为灾区人民送上一些救灾物资参与到援援行动中去,也圆了我参与抗洪救灾的心愿,更是把我们平顶山杨官营村村民的一点心意也送到了灾区人民手中,算是为河南老乡防洪救灾做出了一点贡献吧。”杨官营村委委员彭小六在事后腼腆的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