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此八一建军节的喜庆日子,战友们回顾军旅生涯,心驰神往,即兴抒怀。特辑录广字412(66)军群和广州军区通信团白灰场军群战友诗词、文章,与战友们共赏,欢庆我们军人光辉的节日!

八一将至,献给当过兵的战友
【我还是个兵】
退休在家中,
感觉还是兵。
六点准时起,
十点必熄灯。
坐姿腰杆直,
站立必挺胸。
走路摆双臂,
跑步脚生风。
穿衣爱整洁,
苦累不吭声。
关注天下事,
爱论事不公。
助人为乐事,
总想往前冲。
土豪不羡慕,
明星不追捧。
赞美是勇士,
敬仰是英雄。
思念是战友,
难忘是军营。
爱唱是军歌,
最深是军情。
虽然已退役,
战士最忠诚。
不忘是初心,
牢记是使命。
忠于共产党。
怀念毛泽东。
祖国如有难,
我还是个兵!

虽已退役多年,但每逢八一,心里总有种莫名的冲动。有回忆、有思考、有感慨、有激情...享受这种留恋军营的情结,享受这种曾为军中一员的心境。那种感觉,那段情谊,那种难忘的生活,那段难忘的回忆!回首当年,有太多的憧景,太多的缺憾,太多的滿足,太多的舍不得……,军旅生涯,终生难忘!细想也是,一个把青春年华奉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在今天,有资格拥有这份属于军人的光荣和神圣....
有人曾问我,你人生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当兵!军营教会了我勇敢忠诚,奉献牺牲;军营教会了我遵纪遵命,拒耻争荣。青春的渐逝伴随着精神的升华,体魄的磨练铸就了意志的坚定。对批评的烦恼和表扬的喜悦,修练成宠辱不惊的成熟和冷静。虽远离了父母的舔犊之情,却收获了五湖四海的甘苦弟兄。至今,我不羡慕土豪,不追捧明星,只赞美勇士,只崇拜英雄。是千万烈士的身躯,铺就了从南昌到北京的路程;是三军将士的赤胆,守护着祖国的盛世太平.....
我后悔过很多事,唯独不后悔当兵;也淡忘了很多事,唯独难忘战友深情;如果能重新选择,如果能重返年青,我仍然会披甲执戈,为国从戎;军人的烙印影响了我的一生,抹之不去,如影随形;当兵无悔,无悔青春,很自豪-----我曾经是兵!!!
谨以此文与老战友共庆建军94周年!
——摘自钟水生发群微信

美哉!靖西
――为靖西马鞍山脚下的战友而作,也将此作向“八一”建军节94周年献礼!
靖西,
马鞍山脚下,
这里,
曾经驻扎一支,
祖国西南边疆的国防劲旅,
――广州军区靖西通信站。
这里,
曾经卧虎藏龙,
人才济济,
灿烂辉煌。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官兵,
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强将。
巍峨的马鞍山,
群山环抱,
拔地而起,
双峰挺立,
地貌独特,
神秘非凡。
马鞍山脚下的营房,
错落有致,
绿树成行,
充满着温馨浪漫的美好情感,
留下了一茬又一茬年轻战士的,
辉煌记忆和宝贵时光。
那里有我们永恒的追求,
那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那里是我们放飞梦想,
无怨无悔,
铭记终身,
值得骄傲的地方!
靖西,
有缘相聚,
靖西
战友情长。
春夏秋冬,
寒来暑往,
我们朝夕相处,
亲如兄弟一般。
新老战友,
互敬互爱,
官兵一致,
取长补短。
这里,
气候宜人,
四季如春,
仿若避暑山庄。
清晨,
阳光普照,
夜晚,
灯火阑珊。
早晨出操,
我们着装整齐,
步调一致,
精神抖擞,
身姿矫健,
迎接黎明的曙光。
这里,
军纪严明,
不管是边防线上外线维护,
还是洞内通信战备值班,
都能做到雷厉风行,
完成任务必须圆满。
这里,
团结活泼,
军歌嘹亮,
业余时间种菜打球两不误,
过年过节包饺子,
干部战士一起下厨房。
这里,
政治氛围浓厚,
军事素质优良,
分队战友之间,
既是团结协作伙伴,
又是竞争挑战对象。
这里,
曾经担负着援越抗美的通信重任,
也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重要军事前沿,
特殊的使命,
特殊的地点,
培养和铸就了特殊的人才。
时间像流水,
逝去的是岁月,
沉淀的是精华,
深藏在心底的是,
那份比黄金还珍贵的,
青春记忆和战友情感。
虽然,
营房已经老旧隐去,
功能退出,
改做它用,
甚至杂草丛生,
昔日的鼎盛和喧笑不再。
但是,
谁能否认?
这里曾经是何等的,
叱咤风云,
所向披靡,
群情激昂!
作者:陈祖彰
2021年7月31日

散文诗:
412之恋
三步一回望,
是离家人对乡土的眷念。
远方的奔赴,
是学生兵对军营的憧憬。
55年前的夏末,
我们湘桂初三学子,
齐聚耒水河畔,
住进红砖瓦房,
曾记否?
晨操,
是参差不齐的学生面孔,
好些军衣都罩在膝盖的下边。
上街,
总有小孩比肩论短长,
因为身高不到一米半。
放哨,
钢枪和人一样齐,
没有两人不敢站。
上课,
每当键盘一起敲响,
那清脆的"滴哒"声心驰神往,
我们止不住激情荡漾,
仿佛就真的成了"顺风耳"千里眼"。
遥田野营,
拉练的队伍象红卫兵一样,
走走停停,
拉歌鼓劲,
转眼毕业分配,
儿时的稚嫩处处可见。
到海南岛的欢声笑语,
以为进了天涯美景喜不自禁。
到通信团的有些不快,
直呼一支烟就进家门,
连火车的味道也未体验。
到抗美前线的生死难卜,
穿上越南军服,
脑海里尽是五味杂陈。
还有分43军55军省军区通信总站的等等,
各有心绪不一而论。
我们分敌后侦察4人,
教员解释兵种特殊,
跳伞便衣
神乎其神。
其实,
除了跳伞,哪有那么风光迷人?
转眼,
时过境迁,
最难忘还是这
412摇篮至亲。
孕育的儿女大都扛起大梁,
功成名就者富贵在天。
如今,
我们已解甲弃戈,
许多仍品学兼优,
博览众长,
依然活跃在人生的舞台,
伴随412军群放飞,
再书写那宏伟壮丽的诗篇。
2021.7.31何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