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市第十七期同题诗《向军人致敬》 散文专刊

总 编:曹艳玲
主 编:于江龙(静 川)
本期古诗词组稿:闫桂伟
本期现代诗组稿:李洪祥
本期书画及散文组稿:李洪祥

散文作者:陈忠堂 静泊怡源

向红星敬礼

作者. 陈忠堂
我翻阅旧的黑白照片,注目佩带手枪皮盒的几个英武雄风的军人的肃立,军帽上的五角星标明人民解放军的飒爽英姿和历史使命。那年我父亲所在南征北战的部队挺进鸭绿江边待命,三八线停战协议后,父亲转业长春。岁月悠悠,不知何时起每逢春节,我家门楣都会挂个红红的五角星灯笼,还有喜庆的大红对联,那时那上面一些字我尚认不全,只觉得有种莫名的荣誉感,或许还有一种使命播种心灵。闪闪红五星的光芒,陶冶情操,鞭策成长,激励人生。时光荏苒不知何时起我家门楣上不再有人送挂五角星,或许从那史无前例的动荡时代开始,只是五角星那一团鲜红形象一直贴挂在我心里。
古稀已过,键盘的蹒跚学步似的敲打声中,我流泻下对红五星的深情感受。
无数英雄不朽的身躯,无数勇士鏖战的鲜血,贡献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事业中!红艳艳战旗,闪闪红五星,映红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军旅,映红宝塔山下延河水,映红平型关大捷长路,映红西柏坡的黎明,映红沸腾天安门广场,映红激情血染上甘岭………
人民军队建军 节即将来临,我谨以曾经引以为豪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名义向红五星敬礼!红五星军旗在世界尽放光芒,维和部队展现英雄虎胆,索马里护航震慑卑微海盗,航母兵舰穿梭远洋,伟大的祖国有海防重器守护,猎猎军旗,闪闪红星威震四方!
那颗红五星曾经佩带在童年眼眸里父亲的头顶,他以荣誉军人的名义,在七十五岁那年秋风落叶时,裹着与肌肉粘连一起的那三十几枚弹片长眠于长春市革命公墓。
键盘单调的敲击声,震动心弦,就象叩响记忆的门扉,一颗红色五角星的生命标志在自己心灵深处闪烁,那鲜红似残阳血色。

井冈山遐思

作者. 静泊怡源
一首水调歌头: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写出毛主席他老人家三十八年后对井冈山的眷顾、赞美与凌云壮志的回顾与展望,抒发出时代强音。今天我也来到了被称为“革命摇篮”的圣地,感慨万千。
井冈山人很热情,讲解员是位年青的女同志,口齿伶俐,讲解清楚。
五月时节井冈山很炎热,就如当年井冈军民的革命热情还在沸腾。
走过茅坪、茨坪、大井……山体连绵,一片片的杜鹃花开得正红,婉如伟人那逝不去的笑容。我的心立刻被这红红的火点燃,去触动这段滚烫的历史。一团团火焰、一束束火炬、一丛丛生命,井冈山似乎仍在燃烧,从未停止过。
杜鹃花开犹如歌颂我党的第一面军旗插在这片山岭,这面旗帜又引领着队伍从这片热土上冲下山去,开辟出片片红色区域。我知道这花团锦簇的红杜鹃曾见证过朱毛红军的会师、第五军的加入……沿着曲折的山路去看看井冈的五大哨口。走到黄洋界去聆听“报道敌军宵遁”的炮声。
蓦地,我的心似乎感觉沉重,这片殷红俨然是烈士的鲜血滋润的。这里牺牲军民无数,井冈山的斗争形势是那般的复杂。当一串特殊的名字浮现在脑海的时候,我感觉出铭记是如此深刻,教训是如此地惨痛。王尔琢、宛西先、袁文才、王佐……青山处处埋忠骨,忠骨化作杜鹃红。翠竹青青正是烈士的笑貌依然;松柏苍茂昭示着烈士的风骨挺拔。
中午的一碗红米南瓜粥很香也很甜,也许这就是当年的味道。细品一品,这片红土地也实在提供不出太多军民的给养。
井冈山呵,井冈山的武装割据开创了我党的历史先河。从这里打出去,打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举着这束火把走出去,它把东方的世纪烧红了。脚下正是井冈山的路,路很长,越走越宽,“高路入云端” !井冈山的故事如流水的潺潺述说,夕阳的余辉把天边染红了,辉映着火焰燃烧的山峰,哦映山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