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孙述考
放眼中国,在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继承者还有多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没有传承,就等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棵大树没有根。每个人都知道,一棵树没有了根意味着什么?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不衰,最根本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强大的浸润力量!中华民族的文化在有史记载的五千年里,犹如一座浩瀚的海洋,海纳百川。即使外族,比如鲜卑族、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也最终为汉民族的文化所折服,所汉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们智慧的结晶,这些文化涵盖了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农业水利、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在世界史上,是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文明古国!
就是这样浩瀚无垠的民族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的子孙偏偏要废掉,要打倒,要与之割裂!打倒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家店,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以文言文为代表的古代中国古典典籍与现代白话文书籍划上了鸿沟!1935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简化字”,到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方案,让繁体字被简化字代替。
六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中青年人很少能全部认识繁体字。中国优秀的古籍更是少有人问津。在毛泽东生前,毛主席能够亲自批阅“二十四史”。而当代人,包括大学教授、学者、政府官员很少能去阅读代表中国祖先的优秀文化典籍了!更不用说用文言行文写作了!传统文化典籍即使翻译成白话文,现代人也很少有耐心去阅读。所以,没有古文化基础的人,显得很现实,文化修养很浅显!尤其是政府官员,在历史上,那些士大夫,个个都具有深厚的古文化基础,传统思想很深厚。而当今世界,光与时俱进,光赶时髦。有的以阅读外国书籍为荣,视民族传统文化古籍为敝履!这种厚今薄古,崇洋媚外的人大有人在!
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民族的精神,全来自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即使学习东西方优秀文化,也是为我所用。现在,世界在学中国古文化,在研究中国古文化精髓。作为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