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勒文苑】历史文学新著《中国不容易》精彩选载⒀■作者/徐甡民

冉闵皇帝:五胡乱华时代的战神天王,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作者/徐甡民 系上海市多家知名纸质媒体和
解放日报原《朝花》副刊主编、高级编辑,
曾被聘为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克勒文苑】名家精品&旷世历史文学佳作《中国不容易》精彩选载→⒀‐Ⅲ〖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⒑“上帝之鞭”最终坠落|共⒀期■作者/徐甡民

【章节导读】:本著《中国不容易》共分10个章节,(【克勒文苑】下面选载的是本著中“第3章〖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中的部分内容,且分为13期,陆续展示给广大师友读者们,敬请品鉴!)今天刊载的是本章的最后一节 🚩🚩⒀‐Ⅲ〖匈奴…〗⒑“上帝之鞭”最终坠落
【本著概要】作者以中国所经历的夏、商、周、秦、汉、三国时代、晋、南北朝时代、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为顺序,在严格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用富于理性的思辨,首次以一个专题的视角,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依次“重新打开”,并将它们归纳串联,以凸显其主题意义及其认知价值。
作者用雄宏优美的笔触,以气贯长虹之势叙写中国历经的千年苍桑与曲折轮回,是一部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更好更全面地解读中国史、认识中国的珍贵的文学佳作!更是一部倾尽作者心血的难能可贵的值得珍藏的史学巨著!…

===【正文】:▼▼▼===
{上接→“【克勒文苑】《中国不容易》精彩选载‼️⑿‐Ⅲ〖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⒐前赴后继的“克匈”团队►➍曹操”■徐甡民”}
☛⒑“上帝之鞭”最终坠落
==

经过华夏子民及中原汉族一代一代持续不断、不依不饶的抗击攻杀,压制了匈奴的扩张肆虐,不断挤压了它的生存空间;加上匈奴自身持续不断的内讧内战,比如“五单于争位”、南北匈奴分裂,再又加上其游牧经济难以抵御的旱灾蝗灾和暴风雪灾害,匈奴终究今非昔比,实力被严重削弱。但是在“五胡入华”之中,它仍然演绎了最后的疯狂。

曹魏政权终结了“三国演义”,司马懿又夺了曹家的天下,他孙子司马炎以晋代魏。司马炎册立的太子有点脑残,大臣进言:“陛下……那什么……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司马炎脸一沉:“就是他!”成了皇帝的晋惠帝傻得不轻,听见青蛙叫,他问这青蛙叫是为公还是为私;臣下报告多地灾荒,望予赈灾,晋惠帝道:没了粮食,咋不吃肉呢?“何不食肉糜”就是这么来的。王夫之言:“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

皇帝这德行,更要命的是他老婆贾南风成了皇后,《晋书》称贾南风“丑而短黑”,那她怎么成了太子老婆的呢?不过这贾南风绝对比晋惠帝司马衷更具历史名声,她以出奇的心狠手辣、两面三刀、恶贯满盈,经腥风血雨而篡权专政,严重祸害社稷朝政,具有样板意义。由此就引发了“八王之乱”,祸起于萧墙之内。北方的游牧部族乘势纷纷起兵,侵入华北,造成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导致西晋灭亡。晋廷的王族和士族大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汉武帝耗用了极大的精力、人力和物力甚至承担了骂名而平定的江山、包括漠南西域、河西走廊等等,被晋朝的不肖子孙一朝断送,更将中原百姓推入了苦难的深渊。

在“五胡入华”中为祸剧烈的首先就是南匈奴的余部及其分支羯族,他们对中原汉民的残暴荼毒、令人发指。匈奴建立的“前赵”国,很快被其分支羯族的部将颠覆,王室被灭族,羯族建立的“后赵”国皇帝石虎以残暴嗜杀著称,他为政时,以树上挂满汉人尸体、城墙挂满汉人人头的“尸观”以为震慑;太子石邃“妆饰宫人美淑者,斩首洗血,置于盘上,传共视之。又内诸比丘尼有姿色者,与其交亵而杀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亦赐左右,欲以识其味也。”而将大量汉族女子晚上奸淫、白天烹食以做军粮之“两脚羊”的,也是羯族军队。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杀戮,造成华北汉人十室九空、赤地千里。《晋书》称:“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中国人口史》记载,五胡入华前,中国北方汉民族人口为2400万,史书《鸣沙石室佚书》说,五胡乱华致“中夏残荒”,汉人至多只剩下了400万。中华民族真正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此时汉人将军冉闵奋力反击,发动政变,斩杀了羯族王室的所有成员,然后振臂一呼的“杀胡令”,又让匈奴和羯族几近灭绝,从而为北地汉人挽回了生机。羯人在“侯景之乱”中制造了战乱以后,最终被攻灭。匈奴自此在华夏之地基本湮灭。

冉闵皇帝:五胡乱华时代的战神天王,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那么,曾经如此庞大众多的匈奴人,都去了哪里了呢?
第一,汉化。从汉景帝开始,匈奴就不断地成建制、几万甚至几十万地归附或投降汉朝,比如在汉宣帝和汉光武帝时期的南匈奴两次朝汉,他们入汉以后,与汉民交融,大多也拿起了耕地的锄头,实行了持续的规模性的归化和民族的融合。
第二,兼并。随着匈奴的衰落和其他北方游牧民族的崛起,不少匈奴部众被它们比如被鲜卑族兼并。北匈奴西遁后,“余种十余万落,诣辽东杂处,皆自号鲜卑兵。”
第三,西迁。北匈奴在汉军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不断西迁。汉使陈汤先斩后奏,调集西域诸国兵马,击杀西迁至中亚康居国并霸占该地的北匈奴郅支单于,“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即为陈汤所言。

匈奴余部在脱离华夏之地之后的几百年里,一路沿伊犁河、锡尔河、伏尔加河、顿河、多瑙河流域向西迁徙,一边繁衍生息,发展壮大。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杀戮侵夺的本色再度展现。匈奴人的凶悍善战,看来是欧洲人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以至匈奴的乌尔丁大单于对东罗马帝国色雷斯省总督说:凡是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只要他愿意,他都能征服。

数代以后,阿拉提接任单于之位,他率领匈奴横扫欧洲,所向披靡,他的兵锋杀到哪里,哪里就山河破碎、血流成河。欧洲人称其为“上帝的鞭子”,意指这是上天专门派来对人类进行惩罚的。阿拉提在欧洲重建了匈奴大帝国,而他却蹊跷地死在了与一位日耳曼少女的新婚之夜。匈奴随即分崩离析,继而灰飞烟灭。
▼反映阿提拉死亡的版画

■■■本章已分13篇,全部刊发完毕*^o^*请逐篇欣赏!
►{【克勒文苑】《中国不容易》精彩选载‐Ⅲ〖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⑴—⒀‼️■作者/徐甡民}

>>>>>>>>>>(END)
撰 稿:徐甡民
编 审:张凌清/treesea

旷世历史文学书作《中国不容易》徐甡民 著(书照)

徐甡民先生的《中国不容易》书作浏览(如下图)


《中国不容易》内容概要▼▼▼

中国自古以来,始终处于两种战争之中。一是为争夺王权、改朝换代而发起的征战,它们业已成为系统的历史叙事;另一种则是由边烽边患引发的民族社稷保卫战,它们片段地穿插在历史的综述之中。前者决定着王权的更替,后者则影响着国家的形成。
中国地域辽阔,天造地设的地缘特征,使北方的草原大漠与中原的阡陌耕地接壤相连。为争夺土地和人口,北方游牧民族西戎、狄族、氐族、鲜卑、突厥、党项、女真、契丹、蒙族、后女真,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对中原地区进行了轮番的、持续的、剧烈的攻战和劫掠。

中国不容易,就在于它始终处于边烽边患、战祸叠起之中,而终能激荡自新,顽强抗击并最终融合了各游牧部族,从而使华夏社稷不断得以浴火重生,同时维护了多民族共同体的国家统一。
中国不容易还在于,在民族间长期的对抗与融合过程中,华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互相交汇、振荡激活,从而形成了以华夏文化为主核的多民族共同的中华文化,并且以其恢弘的气度,凝聚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历史没有意外,只有忠告。曾经具有历史先进性的农业文明在遭遇了近代工业文明的时候,因晚清统治者的抱残守缺、顽固不化,而终于导致列强霸凌和丧权辱国。
历史是过往的时空,却又永远鲜活。本著第一次以一个专题的视角,对相关历史“重新打开”,将它们归纳串联,以凸显其主题意义及其认知价值。同时本著在恪守史实的基础上,重新叙事,以人物故事为主要脉络,以使它成为一部文学性的历史读本。
本文撰稿人徐甡民先生简介:


【克勒文苑】历史文学新著《中国不容易》精彩选载‼️■作者/徐甡民
2021-07-30 17:52:49
转载请注明:(来源:浦江头条|【克勒文苑】◇浮世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