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10分,我和施哥在544阳台山西口下车,穿过北安河村,上了西山观光道,太阳出来了。西山观光道从大觉寺一直到凤凰岭,骑行和驾车的朋友可以到那里感受西山奇景。
7点50分,我和施哥走到大觉寺正门,学学司书林,每次都拍个照。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位于阳台山簏,一个古朴清幽的所在。
大觉寺始建于辽代,当时名为清水院。明朝宣德三年重修,改名大觉寺。明末寺院被毁之后,经清代雍正、乾隆两代皇帝重建,最终达到了现在的规模。寺中各大殿的匾额--无去来处、动静等观,都为乾隆御笔。如今寺内还有关于乾隆帝与大觉寺的展览。
大觉寺正门右侧,过了卫生间,往右上山,路边在施工,早些年这里有村民在这里生活。徐各庄村。
过了围挡,顺路左传在右转,就到了防火道,你就可以进山了。
这是南香道遗址,走的人已经不多了,我和施哥从这向寨尔裕进发。
走在林间小路上,眼前浮现出当年香道盛景,那个时候,大家都渴望平安幸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最重要,去妙峰山娘娘庙求子很灵,你想,一定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对面的小路是也是去寨儿裕一条路,那是架线架线留下的
这就是寨儿裕了,这里很长时间都没收费,今年春天,鹫峰景区曾在这里设卡收费,我有年票,即使没有,我们来的早,也收不着我们。
这里有山民在这里看山,他们在这里种菜,这里原来有泉水,我们曾经在这里喝水背水,现在看山的已经不让我们背水了。
进了寨儿裕山门,景区修复南香道的时候,也建了很多供游人休息的长凳,看,他们在休息,我们一般是一口气到萝卜地。
这里就是现在南香道的起点,修复了以后,还是很好走的。
这里是粥棚遗址。当年,去妙峰山上香的香客络绎不绝,有钱的士绅,善人,为了积德行善,就在香道上免费供应香客喝粥,叫舍粥,粥,解渴饱肚,也使善人行善得以实现。解放以后,善人们都成了十恶不赦的反动地主富农,破四旧也不准去妙峰山拜佛,香道也就废弃了。
早些年我来这里,这里的石碑是躺着的,现在修复了,我们就可以想象当年粥棚的盛景。
香道顺山沟盘旋而上,走一段路回首远望山沟,远望远处的北京城,可谓一步一景,各有味道,让您流连忘返,美不胜收。
这就是今天跟我一起爬山的施哥,跟我一样,也是农村长大的,施哥是我们一生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大哥,能在这个年龄遇上这么好的山友,我真的很幸运幸福。施哥是个明白人,内秀,干什么都很棒,都会做到最好,身体也棒,体能超好!
九点半,我们登上了山梁,这里就是萝卜地!为什么叫萝卜地呢,可能是种过萝卜吧,现在可没有了。
我们到了北尖,从这可以从半山腰过去,也可以登北尖顶,今天就有山腰了。
这里是走山腰过北尖的最高点,这条路下去可以到中香道,这条路很陡。
中香道上来就是庙洼,中香道应该算管道,慈禧老佛爷就从那条路上来,当然是坐轿子喽。
公路已经修到庙洼了。你可以从妙峰山正门开车上来,当然收费。
我今天状态很好,跟施哥申请登顶阳台山主峰,施哥说听我的,那还等什么,冲呀,十五年前我们就从这登顶,那时我最好成绩是17分钟,今天努力一把,看多长时间冲上去,于是我开始发力,也没等施哥。
比赛的就是棒,穿着短裤,速度奇快,我们这把年纪就不跟他们拼了,也拼不过。
十八分钟,我冲上来了,体能还是不错!为自己点赞👍!记得十五年前,这段路,曾经,最好的成绩,17分钟。15年,体能还能保持。这就是坚持!
原计划是下阳台山主峰去大风口,施哥说山顶有一条路可以下山,我不好意思拒绝了,下吧,据说很陡!挑战一下,冲,于是下去了。真的很难走。坡度在60度以上,往下走的时候,脚根本站不住,只好横过来,有的地方还没有抓的东西,只有靠登山杖了,再不行,就降低身体用手扶地。我们艰难下行,真是直降,飘下来的。
我很小心了了,可还有没小心的时候,脚下是厚厚的树叶,很滑,坡度很大,我没站住,就扶了一下有我胳膊粗的树,就在这时,树倒了,我趴在树上向下飞了下去,好在只飞出区2米,周围都是树叶,我没有受伤,爬起来,爬上去找登山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