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军魂
——陈昌华军旅朗诵诗选
紧急支委会/当红军的哥哥你在哪儿之七
——红军一个连队,长征经过德荣县城,在一家牛圈里,发现了一缸青稞,为此,召开了一次紧急支委会。
第249期
原创 陈昌华 朗诵 邢素军
音乐设计 马英翔 制作 一方文化
暮色苍茫夜降临,
军号声声唤宿营。
全连抖净干粮袋,
已经颗粒不剩。
爬雪山,啃过皮帶,
过草地,吃过草根。
此刻饥寒交迫,
野菜也早被先头部队挖尽。
这饭该咋做?
用啥填牙缝?
炊事班长烧开了水,
满脸布愁云。
走遍整个县城,
不见一个人影。
只有三间空房,
残墙断壁孤零零。
咦?牛棚竟然有脚印,
细查看,不敢信眼睛,
几粒青稞,象宝石放光,
把老班长顿时吸引。
莫非是这家老乡,
将粮食埋入这牛棚?
老班长喜出望外,
飞一般赶回连里报信。
连长、指导员闻讯赶来,
轻轻扒开草堆、牛粪,
果见一大缸青稞,
此刻呵,它关系到全连生存。
炊事班长刚想挖,
指导员拉住下命令:
“马上召开支委会,
研究讨论再决定。”
夜风阵阵涼,
空腹饥难忍,
一次紧急支委会,
开在这牛棚。
一排长说,不能动这些青稞,
藏民还不了解红军。
副连长说,不能让战士饿死,
我们还得继续长征
饥肠辘辘的支委一番争论,
终于做出艰难的决定:
用钱买下这些青稞,
为了继续北上长征。
79年前的那缸青稞啊,
就这样挽救了红军的生命;
79年前的那次支委会啊,
就这样见证了红军的军魂。
文书数出五十块银元,
指导员亲自包好放入缸中,
临了又怕不够,
又添上十二块云南小银币。
连长亲笔写下纸条:
“老乡,我们挖出了你的青稞,
现留下这些银元,请查收。
落款一一中国工农红军。“
铁流两万五千里,
这样的故事数不清,
至今还在藏区传送。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啊,
请记住吧,79年前,
那些感天动地的红军!
那场可歌可泣的长征!
1975年10月初稿于洛阳
2016年5月19日改于深圳
(作者:陈昌华,原籍安徽,一个老三届、新三届。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出版、主编各类著作诗集九部。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等公众号。)(朗诵者:退休教师,天津商业大学学生朗诵和演讲社指导教师,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指导教师,全民阅读深圳阅读会副主席。)
(作者:陈昌华,原籍安徽,一个老三届、新三届。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出版、主编各类著作诗集九部。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等公众号。)
(朗诵者:退休教师,天津商业大学学生朗诵和演讲社指导教师,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指导教师,全民阅读深圳阅读会副主席。)
人间诗舍
九州风雅颂
永运的老三届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