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的日子( 散文诗)
文/ 虫二

七月的雷雨天,热风和乌云相伴交替,天空还会透出一抹晴蓝,轻盈而剔透,这样的蓝,美得让人感觉是上天的恩惠。此时,荷花呼吸平静。
入夜,大地像母亲的怀抱,容纳撒欢,容纳疲惫。稀疏的灯光照在雨后泛着油光的路面上。初上的华灯,那些柔曼的柳枝,鸟儿,或者它们荡开的空旷,让我找到了情感最初的形状和时间背后不可修饰的表情。涌边的美食摊开始泛香了,不由自主沉浸在一种模模糊糊,令人为之眩晕的喜悦里。
深夜,光阴缓慢,万物沉寂的时刻,听不到一点人语声响,只有世界的天籁在回荡。此时我和这个世界是隔离的,白天暗藏的渴望,内心的抗拒正在瓦解,卸下自己设立的心防,那些所谓的荣耀,实际是一种伪装,用来逗弄自己、嘲笑自己罢了,真正的荣耀,是一座修道院,用来修行和渡己的。
只有写作,像终身喜欢的美食,是一种生理需求。而阅读,像毛姆所说:“就是一座小型的避难所”。写作与阅读,成为我几十年酝酿和势能的积累。借南宋陆游先生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尘世的日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刘兰玲简介:
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监事、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广州市黄埔区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山里的村庄》,《9月里的荷塘》,《光阴怎能老去》入选南方优秀诗选。歌诗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侨星》杂志,印尼《千岛日报》,岭南微文学传媒《岭南作家.诗刊》,《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当代美文杂志》等多家传统媒体,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