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 情》
文/李玉莲
曾记得,故乡袅袅的炊烟,在晚霞中升起,山丹花摇曳在高高的山岗,风从山涧的麦穗尖涌来,丝丝凉意,漫过心底。
曾记得,门前菜园的小路,姥姥牵着我的手,在如水的月夜听蛙鼓蝉鸣,在粮食不充盈的时代,儿时的我,依旧能吃上姥姥做的白面羊油饼,以及我姨用卖药材的钱,给我买来黑色条绒鞋和特别艳丽的绵线袜,还有漂亮的八角帽。在姥姥家的六个春秋,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光。如今,姥姥的菜园成了荒草地,但如水的月依旧升起。她身后留下一行行的小脚印,一直印在我的心中,如一弯明月,在月缺月圆中,丰盈我的梦。

曾记得,父亲常年教书在外,留下母亲和我们,守候贫瘠的小屋。我总是望着大山深处的小路,眺望父亲的归来,晚霞夕照,我在山脚下,看尽最后一抹夕阳落幕,在瑟瑟的秋风里望着父亲的归来。小屋里,我们分享着父亲归来的喜悦,我稚声嫩气的歌,换来父亲的红苹果。

曾记得,母亲一人守候着油灯,在冰冷的长夜,一针一线的为我们缝制棉衣;也曾记得,在县城读高中时,妈妈把家里所有积蓄放在我的手心里,心心念念的叮嘱我好好学习,眼光里充满了希翼。每每此时,我坐在车上,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心中升起缕缕酸楚。也曾记得,当我参加工作以后,母亲还是竭尽全力照顾我的生活,在工作方面,也经常叮嘱我,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同事要和睦相处,要经常检查自己的不足。母亲的谦和明理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直到现在,我处人处世,永远记得母亲的教诲。

母亲永远的走了。留下的遗憾、悔恨、愧疚,在慢慢长夜撕裂着我的心,望着窗外的明月,曾多少次,问自己,自己追求物质丰盈,而母亲却依然住着平房,给装修好的楼房,怎么也不住,直到病重了,才搬过来。只是说,让我出租,多一份收入,供孩子上学用。母亲这种俭朴的作风和美好的品行让我受益一生,启迪我在谋生的路上永远不能抛弃良知。而我们回馈父母的恩情又有几多?每每想到此,泪流满面。一柱清香,手心相对,地藏经的经文把我眼里的泪水一次次的凝固。我时常呆呆的望着窗外飘忽不定的云朵,想母亲一定在高天之上静养修行,脱离病痛。

暮雨潇潇,月缺月圆,亿过往,有伤感,但也有一种幸福或多或少参杂在里面。触手风中涌动的花蕾,采撷几片花蕊,像儿时一样,鼓起腮用尽气力的仰天吹,吹得飞花满天!便是重温与亲人一起的幸福时光。

我渴望再次站在故乡的山巅,把故事描摹在诗行里,让我的念情,遗落在山间叮咚的泉水里,来年满翠的芬芳,便是生命的希翼。
感恩高天厚土,感恩我的亲人,我用一世的情,念及红尘中的过往,用心底的文字撰写人间最美的亲情,留一份清香与世于情。


作者简介:李玉莲,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喜欢文学。酷爱古诗词,现在读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且从事园林绿化施工。
《中国华北观网》特约作家。《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2021中华诗人杯全国诗词大赛获三等奖。作品散见于《中国华北观网》《都市头条》《草原雄鹰诗社》《中华草原诗社》《北方文苑》《北上广诗刊》《湘江名汇》《心香文艺》《武川诗礼之乡》《青山文苑》《国风诗社》等多个网络平台。人生格言:邀一轮明月,浅酙一杯美酒,与诗歌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