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响应号召的当代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新高潮。历史可鉴。曾几何时,以农村包围城市,让中华民族从此掘起。
然而,一夜西风起,农村人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背井离乡,丢下父母子女,来到城市打工挣钱,且有一个好的名称:农民工。

虽然,农民工在城里挣钱不容易,但比种田收益好,挣钱多,富裕了。青壮年农民工逐渐开始远离了农村,向往城市生活。留守在农村的是儿童及老妇,但随着扯点并校,多数人又陪孩子进城读书了,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是,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大,越建越繁华……。
建设现代化城市无可厚非。但是,农村不可忽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我茫然望着空荡荡的村庄,天空中偶有几只飞鸟掠过。这里是千阳县张家塬镇曹家塬村,一个曾经人丁兴旺的自然村。全村八个自然村,524户2007口人,耕地5663亩,偌大的村子里,只剩下300多人常年居住,且都是老弱病残人员居多。
回不去的村庄,抹不掉的乡愁
曹家塬村位居八百里秦川西端千阳县城以北的台塬上,海拔980米,距千阳县城7公里,距宝鸡市36公里,距宝汉高速6公里,宝中铁路7公里,位居“千阳中原”,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曹家塬何去何从,村民们还在期盼和等待,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曹家塬村也应该有自己的村史馆了,记录曹家塬的变迁与进步,让后代记得住乡愁,关注家乡发展,

饮水思源,从党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回首中共百年奋斗历程,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奋斗,以坚强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
虽说家乡人居环境优美,集体经济有180多亩果园支撑,古人云: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听得到声音,看得到文字,闻不到洒香了,家乡啊,你不自己宣传你自己,你待何时?谁知道你有苹果,你的作务是否有机生态,你的果香怎么飘起?
从环境优美到乡村振兴的觉醒,从觉醒到困惑,家乡的处境值得所有村民的关注和思考。
困惑也提醒我们:科学谋划和系统治理空心村,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尊重群众意愿,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空心村改造,或能汇聚共促乡村振兴的磅礴之力。
2021年7月27号李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