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请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标题左下方蓝色字“青波访谈”关注“青波访谈”

《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近圆明园遗址(2)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近圆明园遗址之二
如前所述,我们昔日著名的圆明园,坐落在北京市的西北郊,它与颐和园可以说是相邻。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据说有圆明三园之称。
我们前面也说过,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5200余亩,150余景。据有关资料介绍,其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的美称。
不仅如此,据说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的时候,都会选择来这里进行理政,正因为如此,故圆明园也有“夏宫”之称。

圆明园遗址
关于圆明园的建筑,我们结合相关史料的记载和有关人员的介绍,在此简单地解读一下。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也就是康熙48年的时候,据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其打发空闲。
时间到了1722年的时候,也就是雍正即位后,大力拓展原赐园,并且还在其园的南部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之用途。
时间到了乾隆年间,圆明园又进行了局部的增建和大规模的改建。主要是在东面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近部分并入了万春园,就是这样,圆明三园的格局已经开始形成了。
时间到了嘉庆年间,又对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从而成为了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时间到了道光年间,这时的国力日衰,财力明显不足,此时的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围猎,但是仍对圆明三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建和完善。
然而,正如我们昨天所述,1860年的10月6日,强盗侵略军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这伙狗杂种的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等。
时间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西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再遭劫难。不仅如此,在抗战时期,还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坏。
值得我们的人民欣慰的是,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不仅如此,到了1956年的时候,北京市园林局又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时间到了1976年的时候,圆明园遗址又成立了专营的机构。到了1988年的6月29日,圆明园遗址正式向社会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