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女儿(报告文学)
作者:邵涌河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来地里面写,那才叫真本事。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巴林草原可不像人口密集的农区,丁点事儿如同长上翅膀儿,瞬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地广人稀的巴彦塔拉苏木,由于信息不畅,以至她这个在塔班板、老道板两个嘎查扶贫近三年的巴林右旗融媒体中心新闻部副主任,在离开这片热土时,平日里跟她这位年轻的蒙古族干部形影不离的牧民群众,竟还蒙在鼓里。
背着简单的行囊,萨仁图亚离开嘎查,踏上去往新的工作单位——宝日勿苏镇党委的路上。回眸一瞥,嘎查的轮廓渐渐远去,回想起刻骨铭心的扶贫经历,萨仁图亚如释重负般地长长舒了口气。
突然,一声熟悉的蒙古语呼唤打破了草原的寂静:“胡很——!”萨仁图亚转身循声望去,心里一阵发热。这个称自己为女儿的女牧民,是年长的胡达古拉,她曾倾情帮助过的贫困户。目睹胡达古拉急切奔来的身影,她情不自禁甩掉行囊,以妈妈相称呼喊着向前扑去:“额吉——!”
她们相向奔跑着,飞快的脚步惊散了滚动的羊群 ……
(一)
一九九八年,萨仁图亚被派到巴彦塔拉苏木塔班板嘎查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是在草原泛绿的五月。从县城大板到白音查干山脚下的塔班板嘎查,宛若从繁华市井到深山野墺。尽管她贪婪地呼吸着古日古勒台河畔的清新空气、尽情观赏着广袤草原上的无边旷野,然而,现实与憧憬的强烈反差,却使她扑闪着两只明亮的大眼睛寻寻觅觅: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 壮景呢?那骑在马背上潇洒挥舞套马杆的牧民们呢?还有……
报到的第二天,萨仁图亚跟随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达哈斯巴根开始入户走访。哈斯巴根边走边向她介绍情况:塔班板嘎查有四个独贵龙,二百六十六户蒙古族牧民。近十万亩草场和一万九千亩耕地,是人畜生存的命根子。高耸的白音查干山见证着牧民们祭祀蒙古敖包的虔诚,奔腾的古日古勒台河流淌着百姓摆脱贫穷的渴望。
步履匆匆地跟着哈斯巴根的脚步,萨仁图亚每走一个贫困家庭,闪亮的双眸就湿润一次,舒展的眉头就紧锁一次,初来乍到时的欢快感竟一扫而光。两只柔弱的肩膀,顿感沉甸甸、酸楚楚……
莫尔根一家五口人,挤在不到四十平米的小危房里。据了解,莫尔根一家贫困原因是借十二万元高利贷购买一百五十只羊,这些外地羊运到巴彦塔拉草原后出现不适应,大部分羊没能存活,加上卖方没按约定回购羔羊,导致存活下来的羊低价出售。目睹身穿破衣烂衫的莫尔根,萨仁图亚陷入深深的沉思;丈夫车祸身亡的蒙根其其格,拉扯着不到十岁的儿子靠十亩薄田艰难度日,娘家妈不得不来陪伴。蒙根其其格见家里来了贵客,紧紧拉着萨仁图亚的手不松开,眼里流露着求助的目光;特木尔巴根家境贫寒,自身脱贫动力又不足,旗里调查统计牧区“懒汉”时他曾挂过号。他媳妇见到萨仁图亚的第一句话,就是用蒙古语向客人索要不穿的旧衣裳……
见不得群众贫寒的萨仁图亚连忙赶回家,一阵翻箱倒柜后,把所有旧衣服都装上车,又联系同学、亲戚索取旧衣服,马不停蹄送到特木尔巴根家。她对他们说,天上的云层再厚,草原上的劲风也能将其吹散;离群的马儿落得再远,牧马人也会让牠们合群。瞅着特木尔巴根夫妇换上干净合身的衣裳,萨仁图亚顿感全身暖洋洋。
作为嘎查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萨仁图亚发现,莫尔根等6个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贫困户,恰恰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影响有的放矢、精准帮扶,必须实事求是,重新识别。
扶贫攻坚要认真严谨,弥补过失须当机立断。重新识别工作开始了,两只大眼炯炯有神的萨仁图亚头一昂、臂一甩,毫不犹豫地组织嘎查“两委”班子和扶贫工作队按“两不愁、三保障”等尺子逐户衡量。终于,六个被漏掉的贫困户纳入建档立卡范围。这下,全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三十户增至三十六户。
目睹这位从大板城来的年轻女性,大家对萨仁图亚敢叫真、肯担责的工作作风深感敬佩。
(二)
重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工作结束了。萨仁图亚欣慰地看到,这些贫困户在相关政策和产业扶持下正加速脱贫。然而,看“森林”更要看“树木”,目睹极度贫困家庭,萨仁图亚总是使出浑身解数助一臂之力,甚至两肋插刀。在她看来,是“及时雨”就该滋润干燥的土地,是“雪中炭”就应温暖严寒中的身躯。
作为女同志,萨仁图亚克服重重困难,只身吃住在偏僻的嘎查办公场所,夜里能隐约听得见草原狼的嚎叫。由于条件艰苦,加之入户工作繁忙,每天只吃一顿饭不算稀罕。每每爱人打电话询问,她总是说一日三餐吃得很好,狼叫也只是在很远的地方,要家人不必担心,安慰亲人的同时,她咬紧牙关,壮着胆子,走东家串西家是家常便饭,帮张三助李四乃数见不鲜。
走进哈斯其木格家,萨仁图亚愣住了:女主人跟萨仁图亚不停地摆划,就是不肯说话。后来,萨仁图亚通过询问其邻居才知道,该户唯一“健康”的哈斯其木格竟是个聋哑人。哈斯其木格的丈夫十年前摔伤致瘫后一病不起,现已雪上加霜。儿子在骑摩托车时也被摔伤,丧失重体力劳动能力,可谓祸不单行。置身充满异味的屋里,目睹病情沉重的哈斯其木格丈夫,萨仁图亚当即决定:马上将瘫痪病人送往旗医院接受治疗。 好心的邻居上前小声劝她:”她家一没钱,二无人陪护。再说,病人都这样了,万一半路上有个好歹啥的,不就……“
救人心切的萨仁图亚,马上回到嘎查跟干部们商量:“钱的事我来想办法,看陪护怎么办……”
萨仁图亚快马加鞭地赶到旗民政局,把在哈斯其木格家拍的手机视频打开。结果,旗民政局立即支付两千元紧急救助款。手捧救命钱,萨仁图亚生怕浪费。她上旗医院餐厅办了伍佰元饭卡,供病人和陪护人员使用,剩余的一千五百元医疗费交给嘎查干部保管使用。一周后,病人出院了。萨仁图亚上旗残联为病人张罗来轮椅、床,然后找到病人的残疾儿子和先天性残疾姑娘,安排姐俩轮班照顾病父。数月后,病人离世,萨仁图亚带领嘎查干部们前来帮助料理后事。哈斯其木格把眼泪擦干,紧紧攥着萨仁图亚的手,目光里流露出埋藏心底的感激话语:“是萨书记让他临走时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萨仁图亚倾情帮助哈斯其木格一家渡难关的事,“草上飞”一般传遍全嘎查,感动着每一个牧民群众。萨仁图亚也因此受到启发:草原上的草再高,钻进去才知其温度;古日古勒台河水流得再急,下河趟一趟才知深浅。了解贫困群众疾苦,帮其走出困境,深入下去才入眼入心,随时搭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常进其大门、常迈其门槛、常坐其炕头、常唠其家事。
“四常”使萨仁图亚走这家进那户,大事小情施援手。莫尔根一家五口人挤住在不到四十平米的小土房里。萨仁图亚立即联系苏木住建办进行危房评定,并实施了危改。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莫尔根一家人向萨仁图亚投去感激的目光;蒙根其其格家里的羊圈空空如也,每每听见羊的叫声,她心里就直发痒。怎奈,丈夫遭车祸身亡,一个女人拉扯着孩子力不从心。萨仁图亚离开她家又进了她家,为其申办了低保,赶来了十八只扶贫羊。悦耳的“咩咩”声,使蒙根其其格两眼直放光,心像打开一扇门;特木尔巴根喝酒成瘾, 不愿劳动。扶贫先扶人,萨仁图亚多次上门劝他戒酒,改掉陋习,并约法三章:扔酒瓶子、摘“懒汉”帽子、抄搂草筢子。她还要求特木尔巴根,每天上山劳作都必须拍视频发给她做证明,被萨书记的关心帮助所打动的特木尔巴根一一认真照办。见浪子回头了, 萨仁图亚为他争取了一个保洁员的公益岗位,年薪四千元; 牧民勤白患脑瘤手术后遗症,每两个月去赤峰复查一次,每三个月去北京查治一次,支出较大。了解到该户只勤白一人为贫困人口,萨仁图亚力主对勤白一家整户识别,并将其父母也列为贫困人口,享受政策和慰问等倾斜。听说喝矿泉水对勤白身体有益,萨仁图亚花费数千元为其买了净水器;孟和乌力吉的妻子因车祸判赔3万元,却迟迟不能执行,其本人也在打工中摔伤。听说检察机关有司法救助政策,萨仁图亚立即帮助向旗检察院申请救助。当她把两万元司法救助金送到孟和乌力吉手里时,一家人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不到一年时间,萨仁图亚就帮助贫困群众申请临时紧急救助款六万二千元;为七名贫困人员安置了公益性就业岗位,使其人均年增收四千至一万元;为十一个贫困户协调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四十二万元…… 在牧民看来,萨仁图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桩桩件件,就像古日古勒台河飞溅的朵朵浪花,晶莹剔透,润泽心田。二零一八年末,塔班板嘎查通过了巴林右旗、赤峰市和自治区三级脱贫验收。
(三)
温暖的风刮个不停,点点入地的雨下个不停。风雨中,萨仁图亚朝老道板嘎查急速奔走,浑身上下湿了个精透。这次工作上的小调动,是组织上根据她的工作表现和突出业绩,把她由扶贫非重点嘎查塔班板调到扶贫重点嘎查老道板。显然,在塔班板嘎查跟贫困牧民们摔打近一年的萨仁图亚,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随着脚步的加快,高高的宝日罕吐山越来越近,老道板嘎查就在山的脚下。萨仁图亚早就听说,宝日罕吐山上有神树敖包,山下牧民经常上敖包祭祀,祈祷神树显灵,保佑草原物阜民康。仰望神树敖包,萨仁图亚心想,真正能显灵的“神树”是党的扶贫政策,是干群的齐心协力。
进驻老道板嘎查伊始,细心的萨仁图亚就根据实际,创新贫困家庭收入的计算方式,并制作了制式模板。因这种计算方式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受到旗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旗普遍推广。
从巴林右旗文全农牧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出来,萨仁图亚感到格外兴奋。尽管风没住,雨没停,她还是朝一户户牧民家走去。萨仁图亚要告诉牧民,家乡即将大摆脱贫攻坚“龙门阵”。“文全”合作社出资为十二户贫困群众每户种5亩有机玉米,使户均增收一万元。该项目已使塔班板嘎查十二户三十七个贫困人口收益;她要告诉牧民,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北京市密云区工商联将帮扶塔班板、老道板两嘎查六十户贫困群众种植甜玉米,使一百四十四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一千二百元;她还要告诉牧民,她代表嘎查向帮扶单位申请十五万元博爱家园项目,建起了防洪坝,山洪爆发时牧民不再提心吊胆。同时,她还张罗申请了十万元博爱家园生计金,发展嘎查集体经济。她协调巴林右旗众惠联合社为贫困群众种植全株青玉米,用人均三百零五元的增收款为他们入合作医疗,从此贫困牧民看病也能报销啦……
即使挨门挨户送喜讯,萨仁图亚也不忘访贫问苦,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这不,均因车祸致残的乌仁夫夫妇愁容满面,孩子即将高考,念大学又没钱供。萨仁图亚安慰夫妇俩不要着急,大家想办法就是。她赶到旗红十字会,帮残疾夫妇争取两千元帮扶款,同时为考取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孩子张罗申领助学贷款、泛海助学金和新生入学资助,圆了贫困孩子的大学梦;在乌云高娃家走访时,其丈夫突然晕倒,萨仁图亚急忙上前搀扶,并立即叫来救护车,将患心脏病的乌云高娃丈夫送往旗医院。在无人陪护的情况下,萨仁图亚坚守在病榻前,还为其协调办理了扶贫贷款保险;嘎查一牧民家突发大火,正在大板城办事的萨仁图亚,情急之下打车赶到30公里外的火灾现场。牧民群众哪里知道,作为母亲,她是在年仅两岁的小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中,不顾一切赶往牧民家处理善后的。
萨仁图亚带领群众洒下的辛勤汗水,换来了丰厚的回报。老道板嘎查人均收入达到一万二千元,并顺利通过国家脱贫验收。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牧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萨仁图亚功不可没,这里的牧民离不开她。
二零二一年二月,萨仁图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当身着蒙古族盛装的萨仁图亚出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当她与来自全国各地近三千名受表彰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时候,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萨仁图亚眼含泪花,把手掌都拍红了。蓦地,她想起了家乡巴林草原,想起了刚刚摆脱贫困急需巩固成果的牧民:丧夫后的哈斯其木格今后的家庭着落、发誓甩开膀子过日子的特木尔巴根后续扶持、圆了养羊梦的蒙根其其格养羊规模扩大等等,都需要扶上马再送一程。这时,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回荡在会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萨仁图亚认真聆听着,两只手攥成了拳头。
萨仁图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巴林草原。巴林人民奔走相告,为草原上有萨仁图亚这样的好女儿感到骄傲。
胡达古拉是幸运的。当她第一个听说让大伙儿脱贫的萨仁图亚要离开老道板时,就急忙往嘎查路口赶。这不,两人相遇时,她抓着萨仁图亚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别看胡达古拉只是个普通牧民,却能用最朴素的蒙古语言表达了最强烈的感情。她抹了一把眼泪说:“宝日罕吐山再高也有顶,古日古勒台河再长也有源,你为这片草原淌下的汗,牧民的心田永远不干……”
注:本文刊登2021年二期《百柳》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