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红米饭南瓜汤,大家都比较耳熟能详,也是比较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其实红米饭南瓜汤讲述的是红军在井冈山时期的饮食。
在井冈山地区,有这样一首歌谣广为传唱,“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井冈山盛产红米,价钱便宜,过去,基本上靠杵舂米,加上红米稻皮坚韧,加工出来的红米都较粗糙,食用时很难下口,所以被富人视为次等粮,只有贫苦农民食用。后来,红米吃光了,红军战士就煮南瓜吃。井冈山上的南瓜又大又多也便宜,稍放点盐,放在清水里煮,顿时香喷喷的,战士们兴奋地说:“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正是凭借这种“红米饭,南瓜汤”酿造的井冈山精神,中国革命才以星火燎原之势走向胜利。
后来朱毛红军从井冈山下山来到赣南闽西,并最终开创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环境就大大改善了。中央苏区虽然山也比较多,但在各处还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盆地,粮食供给也好于井冈山,再也不用挑粮上山了。像瑞金,一直有这样的说法:绵河两岸一片洲,三年两不收,还有余粮下赣州。就是说还是非常富饶,物产非常丰富的。所以是不存在天天吃红米饭南瓜汤的,这边也不盛产红米,普遍是吃大米饭的,当然也伴着吃一些红薯、芋子等杂粮。
在中央苏区,最初,由于广大贫雇农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大家兴高采烈的努力耕种农田,种植水稻,一些杂粮作物则种植的较少或则干脆不种,如史料讲“因为这些杂粮特别是番薯项,在革命后是大大的衰落了,有些地方竟至不种番薯了(过去许多地方番薯当三个月粮),原因是群众以为得了土地,粮食够吃。”。后来随着国民党连续五次“围剿”战争,且战争规模一次比一次升级,还有严酷的经济封锁,导致苏区财经困难,于是,苏维埃政府又号召大家多种植番薯等高产杂粮作物。广大苏区百姓除了食用部分大米外,还通过食用番薯、芋子等杂粮的方式,从而节省下大量粮食来支援苏区建设事业,支援革命前线。
正是因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广大军民铁了心跟着共产党走,所以不管是在井冈山时期吃红米饭、南瓜汤,还是在中央苏区时期吃大米饭、红薯饭,普遍都坚定信念,保持乐观向上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