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正在超越三维时空的囹圄 283
文/三木秉凤
长期以来,人类以其狭隘的三维科学观建立起“自已认知的”世界,由之创立起了三维时空为基础的哲学观、生命观、价值观、宇宙观,宇宙,导致眼界受到三维禁锢,思想难以得到真正的解放与超然的悟达。当量子科学研究突飞猛进时,当“暗物质”世界正在被人类揭示时,当超自然现象、超物理现象、超科学现象正在被人类逐渐解读时,也许不久一个崭新的世界观、哲学观、宇宙观会呈现在人们面前。
茫茫宇宙世界中的一切现象,包括物质现象、人文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以及超自然现象,皆为宇宙能量根据一定规则转化而来,千尘万象大到日月星辰小至草木虫鱼看似芸芸无系其实是“天人合一”的结果,在宇宙能量聚散分合形成的一切现象中,我们五官最大限力所能感触到的东西以及当代科学仪器所能观察探究到的东西,量子力学称之谓三维时空“明物质”,这仅占宇宙现象的极小微小的一部分,宇宙现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以“暗物质”的形式存在着变化着互动着!若仅用三维时空思维我们无法解读世界各大宗教思想,也无法解释文明社会中的神秘现象,突破了三维空间思维的量子科学会将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一切“科研成果”重新梳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宗教、哲学以及科学将由畴昔的矛盾对立走向思想统一,这是人类社会走向文化大同的序曲前奏!

《易经》学说就是太极阴阳的规律运动学说,太极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能量与宇宙现象互为根本的理论基础。《道德经》三十九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有”也称之色,就是缤纷灿烂、运动不息的宇宙现象,而“无”也称之空,就是无形无色、如如不动的宇宙能量,所以《心经》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由之可观,人类思想本来并不复杂,无论它呈现出什么状态以及多少个状态,我们永远把它分为二类,二就是对立也就是矛盾双方,然后在对立中寻找统一,人生如是,宇宙也是如是,就像日月总想摆脱其它星系的限制,但不管轨迹多么遥远最终还要回归原位,人也是一样,不管我们如何挣扎,命运的轨迹其实从出生那天起就已画定,春花秋实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最终都摆脱不了由萌致凋的命运!这些大道至简的理论孔子相信,老子相信,一切圣贤皆能相信,但几百年来我们现代人总是站在“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视野对三维时空以外的宗教哲学思想横加批判,直至今日量子科学已经验证并宣布了组成多维空间的“暗物质”的存在,而我们多少人依然掩耳盗铃沉迷于三维时空世界构筑的科学乐园里,不敢直面多维空间的现实而依然我行我素也就是现代版的“盲人摸象”!
宇宙一切非常简单,不过由能量与现象组成,能量无处不存,现象也无处不在,能量聚合形成现象,现象消失复归能量,所以能量就是现象,现象就是能量,有形现象称之谓色,无形能量称之谓空,而《心经》也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是言简意赅的真理性概括!而对于色空之间的关系老子道德经用“有无相生”来表达。

宇宙能量是什么,是一团混沌之气,这团混沌之气分则为阴阳,合则为太极,而阴阳变化发展遵循的内在规律就是动态平衡,其外在表现就是万物和谐,所以和谐发展的一定是动态平衡的,动态平衡的也一定是遵循宇宙二气阴阳互动规则的。外在统一必须以内在对立为前提,反之内在平衡对立也必以外在和谐统一为表现。什么是对立?有人把对立形容为矛盾,但对立的东西不一定产生矛盾,如两座大山并肩伫立,对立在《易经》分为阴与阳,哲学分为唯物与唯心,中医分为血与气,《圣经》分为地狱与天堂,《道德经》分为有与无,宗教哲学分为色与空,中国传统文化分为道与术,人性上分为善与恶,从物理、化学上分为现象和本质,我们本身分为灵魂和肉体等等,对立中如何统一呢?犹如两座并立的大山,近观并肩怒目,远观则绵延起伏形成完美的统一的自然线条,又例如阴阳和合为太极,灵肉和合为生命,男女和合为家庭,敌我和合为战场等等。我们在必须在对立中找到统一的完美,在统一中化解打破动态平衡的偏离分歧,这样我们才算拥有了相对完整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学说。

人类应该超越三维时空的囹圄,学会用多维的视野看世界,千万莫将自己的思想束缚在狭隘的三维时空中!其实思想产品都是意识形态的东西,然而我们有些概念属于西方“舶来品”概念,例如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等等,西方人的价值观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切学科越分越细而且越分越对立,我们东方思维很不情愿去使用这些概念以及概念性细化了的东西。本来世界非常简单,分则为二,合则为一,何必引用西方的复杂难解的概念呢?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思想!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个体思想与全局思想对立统一的总和即个人意志和国家意志的总和!多维时空思维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将宇宙分为能量与现象,色与空,有与无,阴阳与太极,将深奥的道理大众化,将冲突的思想大同化,简单、朴素、诚实、和谐、互爱、精神富贵才是人类的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易传》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在人类历史的一次次循环轮回中,谁又认同多维空间思想呢?量子科学的多维空间理论突破是否最终会倾覆人类几百年来建立起来的哲学思想大厦呢?当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受到质疑并最终推翻时,我们大梦方醒般从小积蓄的一切“科学知识”也许未来又将从零学起!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