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资质: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709-7307。
期 次:2021年7月第1期总第1期。
主管单位:大众文艺出版社。
投稿邮箱:1114518571@qq.com。
开专栏、出书、印刷、赞助、商务合作:17738013139。
第5版作品展示:
乌蒙苗乡校园采风(儿童散文诗五章)
文/靳朝忠(四川叙永)
题记:这些生活在乌蒙苗乡的留守儿童,用智慧和勤劳托起希望,托起诗意的生活。
第一章 卖鳝鱼的小女孩
卖鳝鱼的小女孩,一脚踏进鸟语花香的古镇校园,一脚插进蛙鼓咚咚的稻田。一手握笔,做着繁多的家庭作业;一手握篾,编织盛鳝鱼的小竹篓。多少雨雪风霜的黎明,小女孩点亮昏黄的小油灯,照亮简陋的柴扉,照亮求知的窗口;多少月黑风高的夜晚,小女孩同爷爷一起,秉着竹竿儿扎成的火把,照亮一块块稻田,照亮苗乡人家艰难的日子。
卖鳝鱼的小女孩聪明可爱。古镇小学的一次语文公开课在她的学校举办。老师叫学生们用“新鲜”这个词造句。班长造的句子不错,学习委员也造了一个比较生动的句子……可是,那只名叫“喜悦”的彩蝶,始终没飞上老师的眉梢。此刻,一只黝黑的小手缓缓伸出,战战兢兢地,像一条鳝鱼从稻田里探出头。小女孩的声音很滋润,散发出九月的稻香:“古镇的集市好新鲜,新鲜的鳝鱼,新鲜的蔬菜,还有那些王婆卖瓜的新鲜的叫卖声,比那摆在摊儿上的瓜果还新鲜呢!”前来听课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们哄堂大笑,把这堂公开课笑得东倒西歪、前俯后仰,笑得合不拢嘴。
正逢九九重阳敬老节。下课,镇长当场拍板:“我给你购买十斤新鲜的鳝鱼,让全镇的退休教职工过上一个新鲜的重阳节。”呵呵,镇长好像也在造句呢!
语文老师喜上眉梢,指着小女孩的鼻尖笑了:“这节课,你发挥得很好,既推销了你的口才,也推销了你的鳝鱼。
第二章 校园卖瓜声
嫩生生叫卖西瓜的,是苗寨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爸爸妈妈去了远方打工,爷爷承包了几亩瓜地,把小姑娘一个个美好的双休日,套种进了甜蜜的希翼。六月,瓜熟蒂落,碧绿的瓜色流进了古镇的小学校园。
瓜很甜,卖瓜的声音却没有成熟。一位会写诗的老师便过来给她帮腔。买瓜人都说,这瓜甜得很有诗意,都来品尝小姑娘种瓜得瓜的喜悦。
小姑娘把叫卖西瓜的心情,小心翼翼折成纸鹤,放飞向新学期蔚蓝的天空。
卖瓜的小姑娘快小学毕业了,她憧憬着美好的九月。她将在另一片天地,种瓜得瓜,收获大片大片的甜蜜。
第三章 绿色的萤灯
六月,萤火虫挑灯夜游的季节。小伙伴儿们约好,来到山村校园后面的草坡。我们机灵地捕捉闪闪烁烁的小精灵。可得小心呀!别按熄任何一朵美丽的萤火。
悄悄地,将盛满萤虫的葱管儿,挂上您微启的窗棂。老师,你潮湿幽暗的卧室,便亮起绿色的萤灯了。
真担心,那些调皮的小虫儿,会爬出葱管,惊扰你子夜的梦境。
明晨,千万别责备我们这群调皮鬼呀!昨夜,曾有绿色的童心,照亮一片温馨和宁静。
第四章 采蘑菇的小贝贝
一场太阳雨,披着缀满珍珠的衣衫,穿着七彩的超短裙,天使般潇潇洒洒地从天而降,浪浪漫漫地飘过苗村。
奶奶说:“小贝贝,我们上山采蘑菇。”
沿着苗村蜿蜒曲折的小路,走进一片茂密的青杠林子。啊,那些美丽的小伞,长满坡前坡后湿漉漉的林地。奶奶说:“去年小春收成不好,靠着这些蘑菇小伞,才撑起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小贝贝哼着歌,小兔子一样在林子里串进串出。一朵朵小蘑菇,装进奶奶的小背篓,装满爸爸妈妈遥远的嘱托。(下转第7版)
(上接第5版右下)
“卖蘑菇啰,卖蘑菇!”集市上,朝霞灿烂,小贝贝的声音很阳光,也很晴朗。奶奶让小贝贝留下最好的几朵:“这是鸡肉菌,挺营养的,送给阿菊老师补补身子吧!”
第二天放学回家,小贝贝打开书包,发现多了一盒水彩笔,还有一个崭新的图画本,扉页上绘着一幅画,很漂亮,好像贝贝的家:一片青青的林子里,贝贝和奶奶忙着采蘑菇。苗寨的小竹楼变成了青砖红瓦的楼房。画面上,一朵又大又红的蘑菇,好像一轮灿烂的朝阳。
苗村的夜晚好幽静。小贝贝从梦中醒来了。他梦见爸爸妈妈从打工的城市回家,说要带他到远方去读书。小贝贝离不开乌蒙的山乌蒙的水,也离不开乌蒙的苗村校园,还有扎根苗乡的阿菊老师,她是一朵最美的蘑菇,撑起苗村留守儿童美丽的憧憬。
第五章 山菊花
山菊花是苗村父老给一位阿姨取的名儿。我们不敢这样叫,只能称呼他菊校长或者菊阿姨。
自从阿姨调到苗村小学,山菊花的芬芳便飘进苗寨的每一扇竹窗。那些辍学的山娃子们,又翩翩飞回校园。往年一开学,老师总的翻山涉水,去追逐一只只飞散的蝶儿。
山菊花开满苗乡的季节,是菊阿姨最幸福的日子。新入学的山娃子们,都遵照大人的嘱托,把一株株含苞的山菊,植进校园的土地,植进孩子们对菊阿姨的崇敬和依恋。
温馨的九月,留不住山菊花的芬芳了。出山赶集的阿爸说,菊阿姨要调到城市小学去了。我和小伙伴儿们赌气,不进教室报名,躲在校门外的竹林子里悄悄哭泣。菊阿姨来了,蹲在我们中间:“孩子们,阿姨不走,阿姨是永远开在你们心中的山菊花。”菊阿姨的眼眶,闪着晶莹莹的泪光。
一年一度的踩山节到了。五音芦笙的竹孔儿,孵出好多花花的彩蝶,住在阿妈阿姐飘舞的裙边,飞上菊阿姨一朵朵盛开的微笑。
(此文曾获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第4版作品展示:
红岩霁雪醉川南
文/万中华(四川叙永)
小时候读清康熙进士虞景星在叙永留下的 “万丈红岩刺碧空,撒盐飞絮遍崆峒。平铺世界银妆里,摹写乾坤粉本中。出浴杨妃初霁色,捧心西子乍回风。灞桥诗兴依然在,何处黔驴跨海翁?”诗句,对“永宁八景”之首的“红岩霁雪”充满了无限神往。苦于长年在外工作的缘故,多次与“红岩霁雪”失之交臂,心里一直深感遗憾。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年初冬,老天终于赐予我一次与“红岩霁雪”零距离亲密接触的机会,她的迷人芳姿和醉人风采让我深深陶醉,流连忘返。
“快去丹山看雪,漂亮的很”!悦耳的声音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将我从睡梦中惊醒。在文友的邀请下,我们一行五人驱车直奔丹山。
遥望丹山,白雪皑皑,岚烟袅袅,银色峰巅直插云天。唯独紫霞峰方形赤壁雪不留痕,白里透红,格外醒目,在云雾里变幻莫测,如真如幻,有时似朱红地毯冉冉生辉,有时似火红战旗烈烈招展;有时与周围银装世界融为一体,让你分辨不出哪是云,哪是雾,哪是雪;有时又泾渭分明,山是山,石是石,一目了然……,难怪“红岩霁雪”,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达官显贵,趋之若鹜,以景抒怀;也难怪“红岩霁雪”,在川南独占鳌头,取代“丹山”之威名,享誉神州之内外。
过丹山景区大门,筑于石壁之下的盘山公路,路面结冰,我们只得弃车步行,一路嬉戏、一路欢笑着沿林间小道向丹山紫霞峰顶前行。小道两旁冰雪将景物妆扮得银装素裹,晶莹剔透,让你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幻想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不经意间来到面前,送上温馨的祝福。
沿路毛竹、树木被积雪压断,拦在路中,得弯腰前行,不慎便会摔倒在积雪中,引得朋友哄笑取乐。顽皮的朋友往往趁你不注意,将竹枝间的积雪摇落你的颈中,忽然的冰凉激起你全身的鸡皮疙瘩,看着你既好气又好笑的神情,朋友会嬉笑着离开你躲得远远的,生怕你在他身上重复刚才的故事。
竹林间,三三两两的游人,堆雪人、打雪仗,悠然自乐,仿佛忘记了这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这是一个冰雪肆虐的世界。你看那古稀老人,双手摇动着树枝,眼睛盯着纷纷飘落的雪花,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是否找回了自己天真的童年;你看那咿呀学语的孩童,在妈妈的怀抱里挥舞着双手,嘴里欢快地吟诵着谁也听不懂的音乐,是不是在感叹大自然为他制造了美丽的魔幻空间。
丹山历代遗留题刻众多,仅紫霞峰处就发现摩崖题刻42处,字体或楷书或行书或隶书或篆书,各领风骚,独具特色;笔法或苍劲有力、或纤细俊秀,均巧夺天工、各具神韵。北宋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峰”题刻在白雪的映衬下散发出幽幽古韵,仿佛在向游人诉述丹山千百年来的桑田变迁;仿朱熹书法“霁雪”,“红岩”、“天外奇峰”、“上接云霄”等题刻多为明、清贤达所留,成了冰雪世界的美丽点缀,好似在向游人介绍丹山千百年来的风云际会。穿行林间小道,欣赏积雪覆盖下的书法题刻,犹如在蓬莱仙岛闲庭漫步,又好似在历史长河中悠悠畅游,让人忘记了时间和空间,乐不思蜀。
站在“云路天梯”的寨门旁,俯瞰山下,洁白的棉被将方圆10里的丹山打扮成一片银色的世界,好似一方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川南大地,条条山脉似山舞银蛇,座座峰峦似原驰蜡象,在清朗的阳光下山体空明,令人遐想。坐落在山间的集凤亭、三清殿、祖师殿、卧龙观光彩夺目,仿佛是银色海洋上闪烁着几颗耀眼的明珠,激发起据为已有的奢想欲望。“云路天梯”旁丹岩赤壁,平地直立,绝壁千仞,经历千年风霜,伸手便能感受表面的平整光滑,犹如人工打磨一般,令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赤壁顶端的天然佛像,似睡似醒,眼睛半睁半闭,犹如一位睿智的耄耋老人正沉醉于满山雪景,告诉你千万不要打搅他美妙的清梦。
顺着石梯攀上紫霞峰顶,手扶斩龙台,极目远眺,丹山其余35峰拱伏于前,“一览众山小”被体现得尽致淋漓。林竹枝头的雾凇被风吹倒一边,长长短短,如竹叶冰刀,若林间冰瀑,超凡脱俗。紫霞峰前的绝壁上,一株千年银杏,枝干苍劲,迎风傲立,俯视苍穹,仿佛向游人展示其傲人的躯干和强大的生命力。此时此刻,人与自然相合相融,心灵空旷,早已忘记了自己身处滚滚凡尘,早已忘记了缠绕自己的烦恼忧愁。
赏完奇峰,观尽佳境,回味虞景星进士的诗句,你不得不为丹山“红岩霁雪”的神奇与美丽拍案叫绝,不得不沉醉在川南小峨眉的芳容秀色中……
【作者简介】万中华,笔名:流云散人,叙永县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永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泸州晚报《边城视野》栏目特约编辑、《永宁潮》和《边城拾遗》主编。
第4版和第5版的中缝摘选:
千里马
文/涅槃(天津)
风搅动江湖。它在云端
马蹄哒哒,敲醒泥土里枯骨的灵魂
鬃毛飞扬,流光溢彩
在晚霞的山巅上燃烧一块石头
噼里啪啦的爆裂声,像喷嚏
从丹田发出
此时,人间尘土飞扬
每一棵草木都跌宕着深邃和亢奋
体内奔突鲜红的河水
依然追逐马的方向
光被涂成洁白
披在身上,在人间跑了一圈
花就开出了雪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