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路走来
一一建军节写给临沭战友们
文/ 李庆和

我们一路走来,
沂蒙山的后代。
割草、拾柴,
放牛、剜菜……,
我们正遇上自然灾害。
身体的发育,
受到伤害。
我们一路走来,
书生意气的轻率。
斗老师,大串连,
大批判,上讲台……,
赶上动乱的年代。
文化知识的学习,
令人埋汰。

我们一路走来,
风华正茂自在。
农家儿郎从军,
闷罐车,坐一块,
训练场,搞竞赛……
317名战友同饮陇水,
结下了兄弟情怀。

我们一路走来,
挥鞭援寮精彩。
逢山辟路,
遇水架桥,
不顾蚊叮,
不怕敌扰……。
中老友谊公路,
洒下了我们血汗,
分外妖娆豪迈。

我们一路走来,
服从命令听从安排。
入党、提干,
退伍、转业……。
火热的军旅生涯,
魂牵梦绕,
难以忘怀。
我们一路走来,
党的教导记心怀。
结婚、大龄,
生育、一胎……。
服从命令听指挥,
军人的作风,
军人的胸怀,
怨言不沾我们的边。
我们一路走来,
学历文凭吃的开。
bPf、ABC,
挑灯夜读,
从头学来。
总算拿到了文凭,
秋霜染鬓腮。
我们一路走来,
子女跳龙门开怀。
学费,自掏腰包,
毕业,不包分配……。
托关系走后门,
更多的是无奈。
我们一路走来,
子女城里工作成才。
他们成家立业,
买车子,买房子,
自觉自愿老底掏空,
只好借贷。
我们一路走来,
孙子们长的很帅。
离家、陪读,
保洁、做菜……。
拿枪操犁耙的手,
有些不自在。
我们一路走来,
65个战友掉队,
他们出现了意外。
长年积劳成疾,
病倒在征程上,
永远的欠债,
伤感的情怀。
我们一路走来,
支出收获满载。
军人的使命始终牢记,
军人的荣誉始终珍爱,
军人的本色始终存在。
因为我们退伍老兵,
是革命老区人民的后代!

二0二一年七月廿六日
作者简介:李庆和,50后,山东临沂人,在兰州从军,后转入青海油田工作,现定居北京。诗观:抒心志,言真情!

编辑简介:蓝馨小筑,本名王丽,女,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现居住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八零后,国风社沂蒙分社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