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原名刘明珠,曾用笔名:明珠格格、净尘,现居上海。《付与芳菲》品牌创始人,上海《韻美人工作室》主人,中国板桥书画院《东方名人报》常务主编。作品曾发表于榕树下,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网,中国诗歌网、中国散文网及多种刊物(《星星》、《诗刊》、《中国散文诗集》《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等),并多次获奖。


【热评精选】
《芳菲现代诗》,以名字拟题,是一种自信,是一种优雅,名如其人,诗如其名。一个《我》的章节,把个性、执着、追求和坚持有尺度有高低地随性而宣,表现了作者平时的做人做事的风格,对生活的热爱,对事物的思考,都在自由和不厌其烦的尝试中获得。
从《诗人》到《诗者》的解读,让我们的认知达到另一个高度,诗歌不是诗人的情怀,文字不是诗歌的语言,是诗的风骨与肉身,精神不是全诗的最高处,只有品格才是登顶之魂,这样的文字给了我们格调清新的鉴赏和典雅。
而《众》的阐诉,虽从众,也与众不同。“我”是众生一员,是汪洋大海的一滴水,是淹没在人群中无法辨认的一元素,甚至是路边的狗尾巴草,尽管如此,“我”还是在每天的律动中读懂世界的玄妙,与众不同才是“我”与自我对话的唯一存在。
总之,读着芳菲老师的几首现代诗,会顺着思路作深层次的思考,写自己也是写大众,写文又是写意。写诗亦是写景。文笔非凡,拜读学习!(点评:李花满园)
“我”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我”的梦想是什么?怎样书写一个大写的“我”?芳菲老师的含义隽永的哲理诗《我》完美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从爱和喜悦中来”,“我将往爱和喜悦中去”。作为农民的我,我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天播种希望,夏天挥洒激情,秋天收获喜悦,冬天收藏惬意。作为工人的我,我将用汗水浇筑高楼大厦,用智慧托起祖国的明天。作为教师的我,我将坚守三尺讲台,在黑板上耕耘,在心田里育苗,让桃李芬芳,春色满园。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像春蚕吐丝到死,织就万丈锦绣。作为解放军的我,我将用青春和热血筑成祖国的钢铁长城,叫敌人碰得头破血流;用忠诚和坚毅捍卫祖国的万里边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这就是大写的“我”的梦想,也是一生的追求,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诚然在人生的道路上,风云变幻,路途艰险,坎坷难行,但是只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精神和不屈意志,一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个大写的“我”终将顶天立地。芳菲老师的诗言虽简而意无穷,语虽短而志豪壮,就像百花园里的一枝独秀,盛情怒放,满园芬芳,令人精神振奋,豪情满怀。欣赏佳作,陶醉其中。(点评:杨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