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朱超范,号於越散人,别署渔浦痴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野草诗社副社长,鸿雪诗词顾问,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近年著述《凤岭吟笺》、湘湖、西湖、钱江、浙东唐诗之路各五百咏以及《砥砺吟行》、《於越散人吟草》、《秋声吟稿》、《四时吟稿》等诗词十余部。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对联》、《诗刊》、《中华辞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刊物及百度、“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

朱超范
“妈祖文化海峡两岸情”中华诗词名家湄洲岛采风
(一)
高铁飞驰游屐远,今来湄屿叩神宫。
炉烟尽拂仙人气,暑气微吹少女风。
海客帆樯翻碧浪,天妃旌节倚青空。
闽台自古共瞻仰,一炷心香两岸融。
(二)
已任心舟着力推,便随好梦到蓬莱。
宫压惊涛诸岛耸,天连瀚海百川回。
屡闻鹤驾云间语,又见慈航水上来。
祖庙巍峨人景仰,炎黄裔胄汉仪恢。
(三)
云鬟霞佩辟通津,应是乾坤第一人。
虽说观音随处有,但闻妈祖各方新。
艟舻南渡驱风伯,商贾西驰托海神。
已使天吴诚俯首,安危赖系性情真。
(四)
一望谁知天水平,灵宫铜鼓撼潮鸣。
民间广博千秋祀,圣代封题百世名。
白浪杨花蛟蛰伏,红霞缀色棹空横。
苍茫万里浑无碍,叆叇祥云接太清。
(五)
采风今又聚名流,好作蓬莱物外游。
已遣仙槎随海驶,无须神马与天浮。
涛声清脆岸间拍,紫气氤氲庙顶投。
吟倚阑干何不歇,因余逸兴落湄州。
(六)
登高四望泛晴烟,一片汪洋接上玄。
风起惊看涛扑岸,云连静见水铺天。
今朝未必敲新韵,故事依然吊古贤。
便把来薰消胜日,知音兴会两欣然。
(七)
传奇故事孰堪传,少女从来使命专。
发髻为帆针作碇,头纤系缆总成仙。
云船救难万般意,古井济师千斛泉。
立庙钦封今已矣,乾坤祭烛绕青烟。
(八)
因是海神曾驻家,苍茫一派有明霞。
波光潋滟铺深港,庙貌森严映浅沙。
钟送清声盈耳满,帆驰疏影向风斜。
谁知我是瀛蓬客,好与闲谈碧水涯。
(九)
沧浪万顷比琉璃,云澹风熏恐亦宜。
斟酌满盈当酹酒,襟怀聊乐且吟诗。
海鱼烹煮新方脍,闽果专供鲜荔枝。
客里蓬莱谒天后,把尊何不醉瑶池。
(十)
瞻仰天妃碧水湲,莲花或可启禅关。
庙宫耸立丹霞里,骚客盘桓雪浪间。
无见蛟龙搅溟泽,空闻箫鼓到仙山。
风光壮美赏未尽,醉矣留连忘返还。
(十一)祖庙谒妈祖
莲台自宋向东升,林黙姓名云路登。
海涌波涛真浩瀚,岚巍殿阁亦峻嶒。
烟光暮泛三山岛,紫气朝开九位乘。
神肃而今严祀典,祝辞谁唱曲栏凭。
(十二) 湄洲妈祖祭
初叩灵宫即醉哦,拈香沐手拜仙娥。
无疑久仰近湄島,自恐长行远普陀。
梵宇高风紫霞罩,天妃大节白云歌。
回头再望关情处,叹惜佳期一瞬过。
(十三) 红树林景色
青林一片见茏葱,盐碱滩涂众不同。
兀自修成满身翠,问谁能识内心红。
愿从绿意陪兰苑,决意芳心报桂丛。
常有枝头飞白鹭,盈眸邂逅启清风。
(十四)鹅尾山奇石
碧水有湾孤立峰,亭前云盖巉岩崇。
女娲留得补天石,精卫施将填海功。
不与猿猱攀碧树,但随鸿鹄立青穹。
闲临此处看无厌,鹅尾山光入画中。
(十五) 九宝金沙滩
景光无限豁胸襟,万顷澄波浩气侵。
沧海既然铺碧玉,沙滩不必浴黄金。
何愁白雪秋衣薄,已拂清风春雨深。
胜概长吟犹未尽,待升明月抚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