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正在超越三维时空的囹圄 283

文/三木秉凤

长期以来,人类以其狭隘的三维科学观建立起“自已认知的”世界,由之创立起了三维时空为基础的哲学观、生命观、价值观、宇宙观,宇宙,导致眼界受到三维禁锢,思想难以得到真正的解放与超然的悟达。当量子科学研究突飞猛进时,当“暗物质”世界正在被人类揭示时,当超自然现象、超物理现象、超科学现象正在被人类逐渐解读时,也许不久一个崭新的世界观、哲学观、宇宙观会呈现在人们面前。

茫茫宇宙世界中的一切现象,包括物质现象、人文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以及超自然现象,皆为宇宙能量根据一定规则转化而来,千尘万象大到日月星辰小至草木虫鱼看似芸芸无系其实是“天人合一”的结果,在宇宙能量聚散分合形成的一切现象中,我们五官最大限力所能感触到的东西以及当代科学仪器所能观察探究到的东西,量子力学称之谓三维时空“明物质”,这仅占宇宙现象的极小微小的一部分,宇宙现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以“暗物质”的形式存在着变化着互动着!若仅用三维时空思维我们无法解读世界各大宗教思想,也无法解释文明社会中的神秘现象,突破了三维空间思维的量子科学会将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一切“科研成果”重新梳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宗教、哲学以及科学将由畴昔的矛盾对立走向思想统一,这是人类社会走向文化大同的序曲前奏!
《易经》学说就是太极阴阳的规律运动学说,太极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能量与宇宙现象互为根本的理论基础。《道德经》三十九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有”也称之色,就是缤纷灿烂、运动不息的宇宙现象,而“无”也称之空,就是无形无色、如如不动的宇宙能量,所以《心经》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由之可观,人类思想本来并不复杂,无论它呈现出什么状态以及多少个状态,我们永远把它分为二类,二就是对立也就是矛盾双方,然后在对立中寻找统一,人生如是,宇宙也是如是,就像日月总想摆脱其它星系的限制,但不管轨迹多么遥远最终还要回归原位,人也是一样,不管我们如何挣扎,命运的轨迹其实从出生那天起就已画定,春花秋实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最终都摆脱不了由萌致凋的命运!这些大道至简的理论孔子相信,老子相信,一切圣贤皆能相信,但几百年来我们现代人总是站在“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视野对三维时空以外的宗教哲学思想横加批判,直至今日量子科学已经验证并宣布了组成多维空间的“暗物质”的存在,而我们多少人依然掩耳盗铃沉迷于三维时空世界构筑的科学乐园里,不敢直面多维空间的现实而依然我行我素也就是现代版的“盲人摸象”!
宇宙一切非常简单,不过由能量与现象组成,能量无处不存,现象也无处不在,能量聚合形成现象,现象消失复归能量,所以能量就是现象,现象就是能量,有形现象称之谓色,无形能量称之谓空,而《心经》也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是言简意赅的真理性概括!而对于色空之间的关系老子道德经用“有无相生”来表达。
宇宙能量是什么,是一团混沌之气,这团混沌之气分则为阴阳,合则为太极,而阴阳变化发展遵循的内在规律就是动态平衡,其外在表现就是万物和谐,所以和谐发展的一定是动态平衡的,动态平衡的也一定是遵循宇宙二气阴阳互动规则的。外在统一必须以内在对立为前提,反之内在平衡对立也必以外在和谐统一为表现。什么是对立?有人把对立形容为矛盾,但对立的东西不一定产生矛盾,如两座大山并肩伫立,对立在《易经》分为阴与阳,哲学分为唯物与唯心,中医分为血与气,《圣经》分为地狱与天堂,《道德经》分为有与无,宗教哲学分为色与空,中国传统文化分为道与术,人性上分为善与恶,从物理、化学上分为现象和本质,我们本身分为灵魂和肉体等等,对立中如何统一呢?犹如两座并立的大山,近观并肩怒目,远观则绵延起伏形成完美的统一的自然线条,又例如阴阳和合为太极,灵肉和合为生命,男女和合为家庭,敌我和合为战场等等。我们在必须在对立中找到统一的完美,在统一中化解打破动态平衡的偏离分歧,这样我们才算拥有了相对完整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学说。
人类应该超越三维时空的囹圄,学会用多维的视野看世界,千万莫将自己的思想束缚在狭隘的三维时空中!其实思想产品都是意识形态的东西,然而我们有些概念属于西方“舶来品”概念,例如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等等,西方人的价值观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切学科越分越细而且越分越对立,我们东方思维很不情愿去使用这些概念以及概念性细化了的东西。本来世界非常简单,分则为二,合则为一,何必引用西方的复杂难解的概念呢?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思想!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个体思想与全局思想对立统一的总和即个人意志和国家意志的总和!多维时空思维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将宇宙分为能量与现象,色与空,有与无,阴阳与太极,将深奥的道理大众化,将冲突的思想大同化,简单、朴素、诚实、和谐、互爱、精神富贵才是人类的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易传》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在人类历史的一次次循环轮回中,谁又认同多维空间思想呢?量子科学的多维空间理论突破是否最终会倾覆人类几百年来建立起来的哲学思想大厦呢?当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受到质疑并最终推翻时,我们大梦方醒般从小积蓄的一切“科学知识”也许未来又将从零学起!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公司

作者/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第十五届“三木秉凤”杯征文的序幕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五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征文自2021年6月1日起至 2021年9月底截稿,共4个月。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200元。
一等奖2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15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 6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30元。
投稿处: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3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