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作者应该具有的品质
文/魏增刚
陈彦老师这次在商洛的演讲在陕西文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我虽然没有亲自去感受他精采的演讲及人格魅力,但从零星的花絮能体会到他的不凡激情与高远。针对对他的作品他本人的体会结合对路遥的解读我觉得新时代的作者应该有如下的品质。
一,新时代的作者必须要有危机感。就是应该如路遥一样,给自己施加压力。路遥的理想就是小时候的一天下午,在故乡的羊肠小道上一个人散步时自言自语说,他要写一本可以当枕头的书,而这本书要在40岁之前完成。他写了《人生》成名后,拒绝了鲜花与红地毯,在40岁之前写完了《平凡的世界》,后来还写了《早晨从中午开始》。
我们应该告诉自己:时光匆匆而过,美好的东西总是如流水般不断流逝,而且,我们的生命也在不断消逝着。这样,我们的创作就有了使命感,紧迫感。我们就要抓紧时间创作,否则,时光匆匆而过,我们的创作无从谈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新时代的作者要纯洁自己的心灵。纯洁自己的心灵,就是要把自己的心灵纯洁到至纯至洁至真的境界,这样,自己作品才可能达到至纯至洁至真的境界。作品的语言才可能达到新鲜,作品中的人物才可能是有真正喜怒哀乐的“真人”,故事才可能生动,环境才可能“真实”,作品才可能有文学气质。
三,新时代的作者要心胸宽广,视野辽阔。就是说,我们要与“狭隘的小农意识”相背叛。可以写自己写故乡写鸡毛蒜皮,但要跳出自己跳出故乡跳出鸡毛蒜皮。比如,我说了,路遥陈彦两位作家,他们都写了故乡,但他们不拘泥于故乡的纠缠和个人的忧怨,他们的视野已经是广大的宽阔的,他们的故乡是从高空中从远方看到的故乡。

四,新时代的作者要埋头创作。新时代的作者一定要坚守文学阵地,勇于坐冷板凳;要相信自己文字的新鲜,相信自己作品的价值。一个人连自己的作品也不相信了,也不相信自己作品的优秀了,那么,就不要创作了。新时代的作者要相信“文学依然神圣”。文学作品可以升华人的感情,可以锻炼使一个人坚毅果敢。
纵观我们的许多作品。语言华丽但内容苍白无力的多,语言老落没有文学气质的多,婆婆妈妈没有浪漫高雅气质的多,迎合媚俗高冷边缘化作品多……新时代的作者更多的应该学习路遥陈彦作品的高远正能量脱俗,以浪漫宽广的胸怀与文字把祖国的美好河山和新时代普通人的艰难及美好的生活尽情地描绘,为这个时代写出不俗的文学作品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增刚,男,47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