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观坚定的处世态度
【原文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我们把这一章和下面三章连续起来读,就是一篇以论述人生处世态度和做人原则为主题的优美散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是这篇散文的第一层,说的是孔子达观自信的处世态度。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 “藏”,许多人解释是“隐藏”,说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用得着我,我就出来做事,如果用不着我,不需要我,就安于寂寞,隐居起来,并说孔子的这种思想和道家的“功成身退”有异曲同工之妙,原因是,“志不成,天也。”只要努力过,也就无悔了——这是大错而特错的解释,不仅完全歪曲了孔老夫子的本意,而且还将他描绘成了一副颇有道家“逍遥自处”仙风的摸样,实在是对儒家道统的辱没!试想,如果孔子真的是这个意思,这岂不是与他一生怀抱仁道,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实际作为存在天大的矛盾,又焉能在下文中说,只有他和颜回能做得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呢?!
其实,在这两句话中,“之”解释为“才能、智慧”似乎更为妥帖;“舍”就是舍弃不用的意思。自己的主张不为当政者接受,才能不被认可,得不到重用,没有施展的机会,就是“舍”。“藏”当是“收藏”而不是“隐藏”。这样一来,这两句话的意思就很明显,翻译过来就是:
如果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智慧为天下做事,那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胜任职责;如果没有机会,就把自己的才能与智慧收藏起来。
当然,把才能与智慧收藏起来,并不是放弃人生的理想与追求,从此避开尘世,过起耳目不染身外事,悠闲自得度平生的生活,或者心生怀才不遇的悲观情绪,怨天尤人,苦闷消沉,而是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积极等待和寻找施展才华的机会。显而易见,孔子的这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指的是达观的生活态度,并说,在他和他的数千弟子中,也许只有他和颜回才能做得到,这是对得意门生颜回修养境界的高度肯定。

唯大智者大勇的人才观
我们读《论语》会发现,孔子对颜回似乎情有独钟,总是在各种情形下表扬颜回,甚至唯独给颜回一个“仁”的定语。孔门弟子在社会上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内部也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孔子如此钟爱颜回,自然也会引起其他弟子的嫉妒,这和我们现在的情形是一样的。《论语》好就好在能够客观真实地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与生活,在这一章中就是一个实例。当孔子又在夸赞颜回的时候,众弟子便议论纷纷了。性情率直的子路便站起来针对孔子对于颜回的表扬提出了一个相当尖锐的现实问题,使这篇优美的散文在跌荡起伏中进入了第二层意思,即大智者大勇。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我们知道子路是很有军事才能的弟子,平日里的表现自然尚武好勇。他提出的问题是:假使老师您做三军统帅,带兵打仗,您会带谁去做您的助手呢?潜台词是:您总不会带您的得意弟子——功课做得好,但却整日病怏怏的文弱小生颜回吧?这样的秀才,平日里谈经论道讲心性还可以,真正有事能派上用场的恐怕还是像我这样的能冲善战的弟子吧?!我们读《论语》就会体会到,孔子与弟子之间探讨学问的气氛是相当活跃的,有时候,你会感觉不出这是师徒之间的讨论,而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言堂”。

对子路的提问,孔子是如何回答的呢?他针对子路的性格过于率直而有些鲁莽的缺点,作了这样的回答: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暴虎”,是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的意思;冯”通“凭”,“冯河”就是没有船而徒步过河之意。“临事而惧”不是临事害怕,而是对每一件事都能小心谨慎对待,绝不草率鲁莽的意思。孔子自然明白子路的意思,也更清楚子路的性格及其弱点,所以,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人,一定要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最终完成任务的人。”很显然。孔子在告诉子路及其他弟子,视死如归的精神固然可嘉,但仅有匹夫之勇而无成事之谋,是成就不了大事的。唯有大智才有大勇,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们看,在历史上,大都是文官为帅,武将领兵。诸葛亮凭着一把芭蕉扇指挥者刘备的五虎上将为刘备打下了西蜀江山,难怪刘备说得到了诸葛亮,如鱼得水——得到了军魂!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勇,却败给了一个靠吃白食混饭的“市井流氓”出身的刘邦,没有输在勇而是输在智!这便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它用事实证实了圣人之言的正确!

史永峰,笔名冷梦良。自喻一介武夫。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和学术期刊发表小说、散文、杂文等文学作品和学术论文百余篇并多次获得过不同等次奖项,出版有专著《论语通俗解读》一个杂文散文集小册子《阿Q重返人间》,曾获中华艺术学会、《十月》杂志社颁发的首届“中华文学艺术界精英奖”和“华夏英才金爵奖”,并应邀参与过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图书编写,担任过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特约编辑。2006年以来,多次被《文化在线》等文化网站评为年度“知名作家”。现为陕西省孔子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丶中国孔子基金会宝鸡孔子学堂客座讲师、宝鸡市孔子研究会理事,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讲师团讲师,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秘书长、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
《论语通俗解读》是作者呕十年之力撰写的一部集学术性丶文学性于一体,兼有一定史学价值的学术著作,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有精装和平装两种。该书突破了传统以来对《论语》一章一条孤立注解阐释的陈式,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孔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和仁道学说,又生动活泼地再现了春秋社会变革时期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受到了我国著名学者刘学智先生等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被认为“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优美的文学著作,兼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有很强的可读性、耐读性和趣味性。”目前己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陕西省图书馆、西北大学丶长安大学丶宁波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