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儿立志出乡关,不学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是毛主席在外出求学时写的。我学了许多知识,练就了一身的技能。我毕业了。
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怀着报效社会的满腔热血,怀着对新的生活的热切向往,怀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和喜悦,回来了。我要把孩子们的心灵塑造的更加美好和高尚,要把他们的人格更加完善。我要给新沂的教育输入一股新鲜的执着不屈的沸腾的血液。
然而,等到课程分配下来,我才傻了眼。让我去带初一的代数。与生物没有一点关系,高三的生物宁愿让乡里面的农技员改做教师的张老师教,高三学生也是要参加高考的。当时高xx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无语,只好无条件的接受。这是这个社会给我的第一个下马威。已经挫败了我许多的热情和积极性。我才开始静静的思考了。我把王庄中学实习时,学生送我做纪念的日记本拿了一个出来。在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行“‘法’、‘权’、‘利’这三个字,是要时刻琢磨的”。然后,我压住了我的不满,仍然认认真真的教起学生来。学生范错误,我叫到办公室批评,用的也是普通话,以至于教初三数学的侯老师(他和我是一壁之隔),对其他老师说,“都来听听,孙峰又用普通话熊学生了”。说起普通话,我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在上大学期间,我把自己喜欢的情诗和散文都查字典,注上拼音来诵读,而且还经常跑到学校前面的桃园里,在桃树下,拿出小镜子,对照来练习口型。也曾经去徐州广播电视台参加过朗读比赛。还有硬笔书法,也是临摹字帖的,打下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因为学生是无辜的,我不能闹情绪而误了他们的学业。带了一个多月后,才开始给我调课和加负荷。我早就说过,人要想成才,必须有三个必备的条件:一个是孩提时,要有个明智的父母,最起码也要有个明智的父亲或者母亲。二是在求学时能遇到名师,特别是在上大学时。三是在工作时要遇到一个知人善任的领导,虽然不能都是伯乐,但最起码要相对公正,心胸豁达。不然,你只能走许多弯路,事倍而功半。而领导者不是你一个人的领导者,你成功与否,与他关系不大,他只管把他手中的那点权利发挥的淋漓尽致就行。当然,除了教书的辛苦劳累之外,我在新店中学也获得了不少人间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