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英功垂戴村坝 宋礼德显会通河
文/毕长代
(根据戴村坝有关历史资料及民间故事改编)
泰山脚下东平湖畔,汶河之阳有一千古景观,叫做戴坝虎啸,戴坝就是戴村河坝,那是汶河中间的一条长达数里高达数丈的巨型大坝,汶河之水从坝上缓缓流过,形成宽数百米的瀑布。同时这里还是大汶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线,汶水漫过戴村河坝之后,水势大缓,加之河道渐宽。水中泥沙逐渐沉淀,水质渐清,向西汇入济水。而济水因为水质清澈被称为大清河,所以汶水下游也叫大清河啦。数百年来这戴坝虎啸不知吸引了多少海内名士前来观赏,留下了多少动人的故事。而真正使戴村坝千古流芳的则是它发挥的伟大历史作用,那得从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说起。
话说公元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经三年靖难之战推翻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南京政权,改元永乐,史称明成祖,俗称永乐皇帝。这永乐皇帝倒也了不得,年轻时候追随他爹朱元璋,南征北战打败了蒙古大元,屡立战功。可是他打下南京之后,就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为什么那?因为他一路率兵南下,北边边防力量不足,元朝的残渣余孽不甘失败,仍在边境蠢蠢欲动,于是永乐皇帝决定,把南京作为留都迁都到北京。俗话说一搬三穷啊,家庭如此、国家也如此。甭别的,原来南边是鱼米之乡,好解决吃饭问题。你要往北迁都啊可就麻烦大啦,单说这一天早朝,工部转来一份奏折,哪的呢?济宁州同知潘淑正的奏章,说是自大明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决口后,济宁到临清这一段,河道淤塞非常严重。这段路叫会通河,会通河不通,所以朝廷所需要的各类物资难以直达京都。说走海路行不行?海运不好走,一来路途遥远,二来海盗倭寇猖獗,三来风浪不测,粮船经常颠覆沉没。只可走河运,只能从长江入淮河,沿着它的支流沙河出陈州再转入黄河来到阳武,然后再派遣山西河南的重兵和民夫在岸上用绳子拉纤,拉着船啊得拉一百七十多里,硬拉到渭河里,再由渭水舟运到京城,就为这些粮食费了大劲啦。老百姓是不堪其苦,粮食不能如期到达,因此潘淑正奏请重开会通河。说到这有朋友问了,不是说大运河怎么又扯到会通河上啦?您有所不知,大运河是总的名称,会通河是大运河其中的一段,是从济宁到临清这一段,这段堵啦。永乐皇帝闻报点点头“嗯!功高莫大于治河,政绩莫高于漕运,运河是该通一通啦!众位爱卿哪位能助朕一臂之力前去疏通运河?”话音刚落。只见一位大臣箭步上前高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愿去!”
永乐皇帝一看这个人年近半百、气宇轩昂,只见他身高接近八尺,面目清秀,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两道长眉,一双凤目,鼻直口方,五柳青须飘洒胸前,往那一站一团正气。谁啊?两朝元老官拜工部尚书姓宋名礼字大本。这个宋礼乃洪武爷和永乐皇帝两朝的忠臣,他是河南永宁人,就是现在的河南洛宁县人,精于河渠水利之学,所以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当时明朝不设丞相,朝廷大事就由六部尚书共议,哪六部呢?吏、户、礼、兵、刑、工。这工部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加水利部,尚书就是部长。没有丞相,尚书的权最高啦,你别看这样,宋礼从来不居官自傲,为官数十年廉洁奉公,家无余资而且刚直不阿,执法如山,被世人所称赞,称之为宋公。永乐皇帝一看是他,不由龙心大悦:“好!宋爱卿为朕分忧,大事可成啊!朕命你为钦差大臣,京杭运河疏浚使;刑部侍郎金纯、都督周长分别为左右副使,沿途官吏军民任意调遣,及早疏通河道保障一干物资畅通无阻,不得有误。”
“臣遵旨。”宋礼领命下朝啦,回到了府中。夫人一看丈夫满脸笑容,不由心中疑惑,赶紧过来问道:“老爷往日回府常常是愁眉紧锁,唉声叹气,今日为何喜形于色?难道有什么可喜可贺之事?”
宋礼说:“哎呀夫人啊!哈哈哈哈!国有明君,百姓幸甚,社稷幸甚啊。”
“吆!什么幸甚、幸甚的?”宋礼就将自己奉旨疏浚大运河之事跟妻子说了一遍,夫人听后担心说:“老爷,这是好事,只恐怕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啊,自古就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可谁治好啦?你去疏通河道,一定会有许多困难,你应该有个准备啊!”
“嗯!为黎民百姓造福,自有神灵庇护,夫人就不用多虑啦!”
你看着宋礼什么都好,就有一点,是个有神论者,也难怪啊!那个年代人们科学知识缺乏,难免有局限性,那是时代造成的。他这么一说夫人无话可讲,只好为丈夫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宋礼会同金侍郎和周都督率领有关随从人员轻车简从就出了京城,他们先是对大运河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大部分河段基本正常,唯独会通河段因受黄河淤积堵塞严重无法通航,于是马上通知苏鲁两省沿河各府州县选派官员统一组织施工。各地官府接到通知不敢怠慢。有关人员把所需要的材料络绎不绝的汇集在两岸,长达四百多里的战线上是二十五万人马一起上阵啊!宋礼一声令下,人欢马叫十分壮观,宋礼亲临现场指挥监工,不眠不休仅用十八个月的时间就大功告成。宋礼大喜过望,一面犒赏全体夫役,一面报送有关人员名单,请求朝廷嘉奖,同时祭祀河神准备尽早通航,选好了良辰吉日的官员准备供品,要祭祀河神再通航。大家正在烧香拜祭呢,突然有济宁府快马来报:“启禀尚书大人,大事不好!”
“啊?”宋礼不由得大吃一惊,“何事惊慌,快快道来?”
“启禀钦差大人,因为南边河道水位过低,刚治理的会通河河床又过高,河水无法通过。”
“啊!”宋礼闻听当时就傻啦。

河堤是修好了,水流不过来犹如晴天霹雳啊。宋礼跺足捶胸大叫一声:“哎呀!天不佑我啊!”当时就觉得胸腔发热,一张嘴哗……!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双眼一闭扑通昏死过去。
众人当时就乱作一团啦,纷纷过来呼唤:“宋大人!”“钦差大人!”
还是周都督果断,大声喝道:“快快找大夫!”
可是这在河堤上呢,上哪找去啊?不时,有人在附近村庄找到一名乡下郎中,赶了过来。你别看乡下郎中,有本事的太多啦。这个人年过花甲、世代祖传、经验老到,据说是药王孙思邈之后,人称孙半仙。这孙半仙对宋公早有耳闻,敬佩有加。来到之后没有来得及和大家打招呼,立即放下药箱进行把脉。只见他正襟危坐、双目微闭、气不长出、众人皆鸦雀无声。有一盏茶的功夫,孙半仙把宋大人的手臂放下长长的出了口气。众人赶紧过来问病情,孙半仙说:“诸位大人放心,宋钦差不过是疲劳过度加之急火攻心所致,并无大碍。我这里有祖传的丹丸用温水送下,不用半个时辰大人自然会醒来,不过他不要太劳累了,注意保养身体很快复原。”
众人闻听这才如释重负,周都督忙让人取来纹银十两以作筹资。孙半仙坚决不收:“宋大人为国操劳爱民如子,日夜费神方至如此,小老儿不过举手之劳,怎敢收取大人银两,告辞、告辞!”说着又留下半个月的丹药,背起药箱走了。
不说众人送走孙半仙,再说宋礼服下药后病情稳定,在昏迷之中朦朦胧胧听见帐外有噪杂之声,什么动静?啊呜!仔细一听好像是巨兽搏斗之声,他好奇的披上衣服轻步出账观看,这一看我的天哪!把宋礼惊了个目瞪口呆。怎么啦?就见左边河道内,有一条青龙长约三丈在那张牙舞爪,但是长得什么摸样看不清楚?面目模糊,不过头上好像没有犄角,还有一只白虎大如耕牛啊,这只老虎看得清晰无比,连身上的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这青龙白虎在那也不打也不斗。干吗呢?玩呢?上下来往嬉戏打闹,并不时发出阵阵吼叫。看那个意思啊,它们是边玩边聊天。宋礼在这一看吓得眼珠子都瞪多大,不敢动弹。这时青龙白虎突然发现宋礼,一扭脸,把嘴一张,呜!一起朝宋礼扑来,宋礼哪见过这个阵势啊,这简直是跑到侏罗纪公园了,这不是怪物吗?不由得大惊失色,转身就跑,可是跑不动。怎么了,脚底下被河中的淤泥陷住了,青龙白虎在这个时候已经到了跟前把嘴一张,啊呜!宋礼把眼睛一闭,心想,完了,运河未通航自己先丧虎口,辜负了皇上及天下黎民百姓的重托。还有在家守候已久、望眼欲穿的妻儿老小,不由得大叫一声:“万岁!臣先去了。”猛然就听呼通一声,啊!他把眼一睁,怎么?坐起来了,旁边有人守着呢。
大家一看,“大人醒了,醒了。”哗!众官员围过来,宋礼揉揉眼睛,看看左右,哪有什么青龙白虎?原来南柯一梦,“哎呀,我这是怎么了?”
左右副使金纯和周长赶紧过来把刚才孙半仙治病的事说了一遍,宋礼这才明白自己已经昏厥多时:“哎呀,刚才我做的梦太离奇了。”
金纯问道:“大人你做的什么梦啊?”
“是这么一个梦,你们说这是吉哪是凶?”金纯金侍郎一听心想,我哪知道啊,可是又一想,方才孙半仙说了大人疲劳过度,急火攻心才犯的病,我呀,我得给他宽宽心,让大人高兴高兴,心情一舒畅病就好的快。想到这,金纯一拍手:“哎呀呀,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宋礼忙问:“何喜之有?”
“哎呀,钦差大人呀,昔日周文王梦见飞熊,便得到姜子牙辅佐,成就周家八百年天下。今日大人有白虎入梦,注定有高人相助,成就治水大业。此乃大吉大利之兆。大人尽管宽心休息,不出几日,即可应验。”
“噢!既然如此,那个面目模糊的无角青龙又是何方神灵啊?说白虎是梦的显示,那么青龙哪?”
“这个?噢,青龙就是大人您哪。”宋礼一听,吓得脸色都变白了。“哎呀!不可胡言,这龙可不能乱比啊,这不能瞎比。龙?谁是龙啊?除了皇帝是真龙天子,弄不好有灭族之罪啊!”
“哎!宋大人,这怎是胡言,大人乃是钦差大臣,代天行事,岂非青龙乎?面目模糊,头上无角。说明你并非是真龙,乃是蟒龙。蟒龙者,天子之重臣也。再者说了,大人若非蟒龙,怎么能有白虎相助?大人不必多虑,日后定会验证。”
“哦!”宋礼一听,只要不是真龙就没事。又一想,金纯这梦圆的准不准?他可不是等闲之辈啊。从一介寒儒做到刑部侍郎,屡破奇案。听说这位还会占卜。听他讲的有些道理,得有高人辅佐我。现在我明白了,大运河水从南往北流,南边水位低,我们会通河高,是流不过来啊。这怎么办哪?不行,既然有高人相助,我不能在这儿等着,我还是寻找高人,以便运河早日通航。说着他就要。
周长狠狠的瞪了金纯一眼,心想,你怎么乱圆梦啊,你圆梦也圆个好的啊,好么,把大人给圆出去了。本来身体不好,再让他出去,这不是雪上加霜吗?便说:“大人啊!你重病初愈,怎能再劳累啊?”
金纯也说:“大人尽管安心调养,稳坐帐中,贤士自会登门,那个白虎不是朝你跑来吗?他会找上门的。”
宋礼笑着说:“各位美意,宋某没齿难忘,只是河道一日不通,我如坐针毡,寝食难安,况且这区区小疾微不足道,礼贤下士乃是为官之德,民间自有大贤,我应当登门求教,怎么能等人家哪?我今天前去,绝非沽名钓誉,只不过是实现吾辈诚意而已。”他是非去不可。
大家一看没办法,周长说:“大人你去我们不拦着,不过你到哪去啊?你得有个目标才对啊,你不能满世界跑啊?”
宋礼说:“对啊,金纯哪,你说我应该去哪?这个贤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金纯灵机一动,忽然想起半个月前有人向他推荐治水的能人。拿今天话说,是一位高级工程师,想到这说:“这个白虎吗?这个人应该姓白。”
周长一听,差点笑了,心想,白虎就姓白啊?他这么一说,旁边有官员听到了:“哎呀,三位大人,你这么一讲我想起一位大贤人了,此人确实姓白,至于是不是那个应梦的贤人我不知道。”
他叫白英,这个人确实有本事。那么这个白英是何许人也?这个人家住在东平州汶上县城的白家店。白英自幼天资聪慧,博览群书,在乡间教书,是个教师。后来因为黄河决口,淤积严重,以至于黄河、汶水、济水、运河四大水系乱了正常通道。每逢雨季水大之时,各路的洪水都在鲁西平原汇聚,与安山湖、蜀山湖、马踏湖、马场湖、南旺湖,形成漫无边际的大片汪洋。“东平州十年九不收”就是这么得来的,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白英辞去了教师的职业,跟随船队做了一名水手。他想利用船队四处航行的机会,摸清洪水的来龙去脉,寻找出一条治理的途径,设计出一整套方案,同时哪也可能挣到钱,供养家中老小。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多长时间,他熟悉了船上的业务,由普通的水手,成为十几名水手的管理人员,叫做“老人”。又经过十几年的时间,他走遍了鲁西二十多个州县,摸清了主要的地形水势,测出许许多多的数据,绘出一张又一张的治理蓝图。他怀着满腔热诚,到县衙、州衙、府衙,恳请各位青天大老爷组织人力进行施工,根治水患。在那个年月,贪官污吏多如牛毛。他们把洪水赈灾当成自己发财的大好机会,都从朝廷的救济金中中保私囊,又怎么会为民造福?白英所到之处,不是遭到严厉的斥责就是虚伪的敷衍。一次次乘兴而去,一次次败兴而归。尽管如此,白英依然没有绝望,突然间听到了宋礼治河的消息,又听到人们对宋礼的赞誉,他的心活了,就和家人和村中父老商量,到宋大人帐下效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大家都同意他的做法。然而奇迹出现了,就在他要告别亲人,准备上路的时候,村里一个小孩把宋大人领到了家门口。宋礼怎么找到白英的?那太好找了,知道地点就有人给他送到,白家店一打听没有人不知道白英的,来到了门前,正好白英往外走,宋大人一看,这白英与梦中的老虎除了一个白字,其它毫无联系。看年龄跟自己差不多,身高七尺开外,白面长须,须发黑中带白,双目炯炯有神,头戴黑色的方巾,身穿灰色的麻布长衫,腰系丝带,青中衣,白袜,穿了一双倒脸的布鞋,身背包裹,手持雨伞,似要远行,有诗为证:“生平曾读万卷书,胸中自有山河图,他日若酬鸿鹄志,不逊李冰大丈夫。”白英一看来人,急忙施礼:“请问先生尊姓大名?光临寒舍有何见教?”
“哈哈哈哈!在下宋礼,久闻白先生大名,故前来拜访,请先生不吝赐教。”
“啊?哎呦!原来是钦差大人,草民失礼,请大人见谅。”说罢,就要大礼参拜。
宋礼连忙伸手将他扶住:“我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当今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先生旷世奇才,何不随宋某出山,一展宏图,也不枉此一生啊!”
“哎呀!草民不才,正想投奔大人帐下,不料却劳大人屈尊,真是折杀草民了。这真是天意啊!”说罢二人皆仰首大笑。白英将宋礼让到家里,落座之后,宋礼没说闲话,开诚布公,直接了当地切入主题,如何借水行舟。白英也开门见山,把治水的方法和盘托出。他的计划就是在东平州城东北约六十里处,就是戴村,修一条大坝,拦住汶水,再从该处开河把水引至南旺进入运河,因为那个地方是会通河的分水岭,往南啊高于沽头约110尺,往北高于临清大概是90尺,东北低于戴村约300尺,非常畅通,南北漕运指日可待,这番治水计划说的宋礼心潮澎湃。两个人从上午聊到中午,茶水倒是倒上,都没喝一口,怎么忘了,没工夫喝啊。两个人大有相见恨晚、如鱼得水之感。宋礼最后决定让白英出任总工程师,掌管整个工程的技术问题,白英欣然受命。

简短捷说,白英到了工地,立刻组织施工。按事先约定,宋礼及时调拨钱粮物料以及施工民夫。白英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负责工程施工,两个人合作是十分默契,眼看着七大工程群,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首先是坎河口戴村坝建成了,汶河水部分往南流;其次是开挖80华里小汶河,将汶水引到了南旺;三是在汶水入运河处的对岸筑成一条约100米宽的石护坡,防水头冲刷,把河坡冲坏了;四是迎着汶水急流处建成鱼嘴形的分水脊梁,使汶水自行南北分流,形成了三分下江南,七分朝天子的壮丽景观;五是新建了38座闸坝,调解南北水量,便于通航;六是建立了安山、南旺、马踏、昭阳等四大水柜,现在说就是水库,涝蓄旱排,保证运河用水;七是在运河东边的地区挖掘地下泉水三百多处,分成五派水系,以防止汶水不足时补充运河之需。水不够啦,把地下泉水放出来补充到运河里。至今当地仍流传着白英点泉的故事。七大工程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工程枢纽,保证了京杭大运河近500年的畅通无阻。每年的漕运量由原来的八万石猛增至四百万石,成为明清两朝的生命线,和南北交通运输以及物资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啊。这在中国水利工程史、治河史和航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中尤其以戴村坝更为显著,是遏汶济运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史学家称之为南有都江堰北有戴村坝。说到这里可能又有朋友问了,不是七大工程体系吗?少了哪个也不行,怎么戴村坝就这么重要呢?这个还得从大汶河说起,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家地形是西高东低。最西边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相当于三个泰山高,我们国家大江大河基本上都从那里发源,这才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千条江河归大海”之说。大江大河都是从西往东流,唯独大汶河却反其道而行之,不往东流,却往西流。她汇集了沂源、新泰、莱芜、泰安、肥城、东平等地大大小小支流940多条,注入大野泽。也就是后来的八百里水泊以及遗存水域现在的东平湖。著名的大汶口文化就发生在它的中游北岸,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一条河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优美的生存环境,也给鲁西人民造成了无休止的灾难,白英和他的乡亲们就是受害者。老闹灾啊!这次在宋礼的支持下,白英在河中筑起长达一千六百余米的土坝,水小的时候则拦住通往运河,水大的时候余水则漫过坝顶流入东平湖内。为了加固大坝,在坝身上栽满了树草,派民夫守护,使整个工程及时投入分流发挥了巨大效益。
大坝竣工那天,宋礼和白英穿戴整齐精神焕发一起来到工地,干吗啊?拿现在话说要举行剪彩仪式。当时呢,首先得祭祀河神,鸣放鞭炮,声震霄汉。完了以后,宋礼双手捧着令旗对白英说:“万事俱备,请先生发令放水。”
白英道:“草民啊怎敢当此大任?理应由钦差大人行令。”
“唉!若无先生操劳,岂有今日伟业、不世之功?非先生莫属,请勿推辞。”
此时白英热泪盈眶,对宋公感激敬佩之情,尽在不言之中。只见他面北跪下,深深一拜起身接过令旗,气沉丹田,面向河口高声呼喊:“放———水!”
随着白英的一声令下,只听得轰隆隆几声惊天动地的炮响,通往小汶河的临时土坝被预先埋设的炸药炸开,顿时哗……!水声由小而大,如同脱缰的野马呼啸着向运河奔驰而去。刹那间,所有参加施工的民工和闻讯赶来的乡邻无不为这空前的奇观所震惊,所鼓舞。人们尽情欢呼,尽情跳跃,许多青年人孩子们跟着河水向前奔跑……。是啊!千古以来,人们对水无不是敬之若神,畏之如虎,洪水猛兽呀!天旱了求龙王爷下雨,水大了再求河神救命,又有谁能见过人能治水,水听人话的事啊?
眼见得水到渠成,功德圆满,心愿已了,白英过几天就要回家跟家人团聚了。咱说的容易,做得难啊,白英治水,整整八年,这八年日夜操劳,白英已经显得身心疲惫了,身体大不如以往。特别是在施工期间,曾经几次累得吐血,大家都知道。不过,白英不让大家说,不让宋大人知道。如今好了!大功告成,水患已除,百姓能安居乐业了,我呀回家当我的教书先生,安享天伦之乐。想到这里,收拾好了行囊,要到大帐向宋公告别。想到多年来宋公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以及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恋恋不舍,不由得掉下几滴老泪。正想着如何开口呢,却不料一见面宋礼先说话了:“哎呀!白先生,我正要派人请你呢,真是可喜可贺啊!”
“大人!在下一介草民,何喜之有?”
“白先生,你的功绩我已经奏报朝廷,刚才吏部回文,万岁龙颜大悦,说要当面封赏,命我和白先生回京赴命,请先生稍做准备,与我同行。”
“这个……”白英没有这个思想准备:“治河成功,功在宋大人,在下一介草民,何功之有?大人德服海内,才闻天下,草民只不过效犬马之劳,若无大人提携,草民恐怕早已是葬身鱼腹,焉有今天?”
宋公听罢紧紧抓住白英双手道:“先生不要如此,八年来,你我二人情同手足,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早已是无话不谈,虽非同胞,胜似同胞。昔日有难可同当,今朝有福不同享,叫宋某有何颜面见天下人?”
“大人!既然如此,小人遵命就是了!”
“哎,这就对了,来来来!我与白先生畅饮三杯,咱们即刻启程。”说罢吩咐备酒,诸位同僚闻听也纷纷前来祝贺,就不必细说了。
就这样宋礼和白英从东平州出发,一路昼行夜宿,免不得鞍马劳顿。你想白英来治河的时候已经年近半百,经过八年的过度操劳,早已是精疲力竭,心力憔悴,平日里又不注意保养,身体透支,工程没完还有个精神头撑着,现在了无牵挂,那些潜伏的病便都露了出来。车辆也就是刚走到德州桑园驿站,白英突然大量吐血不止。宋公吓坏啦,赶紧命人去请医生,白英躺在病榻上一摆手:“不用啦!宋大人!小人大限已至,即使华佗在世也无回天之力啦!”
宋公见状悲痛欲绝,泪如雨下,将白英紧紧抱于怀中:“先生不要胡想,吉人自有天相。”
“唉!宋大人,在下一生奔波为民请命,苦无门路,一事无成,晚年有幸,得遇大人,虽死无憾,只是尚有一事相求,宋大人可否应允?”
“哎呀呀!先生别说一事,即便是十事百事也无有不可。”
“哦!大人,小人死后,请大人务必将我埋于彩山之阳,让我在九泉之下,也能观汶水、看戴坝、望湖闸、听泉涌,这样吾愿足矣!”
“哎!请先生放心,我记下啦。”
白英最后看了宋礼一眼,嘴唇动了动:“多谢大人。大人恩德、容在下来生再报。”说罢头一歪,撒手去了。
宋礼悲痛欲绝、伏地大哭,哭得泪中带血,死去活来。金纯、周长以及随行人员无不动容。但人死不能复生,宋礼一边将白英病逝的消息奏报朝廷,一边亲自扶灵柩来到彩山之阳等候安葬。永乐皇帝看过宋公奏折也是叹息不止,下旨厚葬白英,优抚其亲属,并赐封白英为“功漕神”。封了神啦!宋礼呢?由于识英雄于山野之中,成大业于危难之时,而且礼贤下士,更不仗势贪功,德高望重,朝野上下无不事为楷模,为朝廷所倚重。五年后,宋公逝于任上,谥号“康惠公”。

为表彰宋礼和白英之功,明正德年间,朝廷拨专款在南旺汶水与运河交汇处,建立了宋公祠,白公祠,供世人瞻仰。清乾隆皇帝南巡必经此处,均停舟礼记,并加封白英为“永济神”;光绪的时候又加封为“白大王”。
两个人已经作古啦,可他们修建的戴村坝仍然坚固,如今的戴村坝历尽世间沧桑巨变更加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过水时坝下形成宽达数百米的瀑布,犹如万马奔腾,声若龙吟虎啸,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这不仅是泰安、东平的一大景观,也是齐鲁大地重要的历史人文景点,现在这里成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啦,又被国家定为4A级旅游风景区。
这正是“宋公礼贤感下士,白英妙计胜苍天。遏汶济运建奇功,漕运畅通五百年。青龙横卧截汶水,白虎咆哮清河源。驰名神州第一坝,华夏水工留史篇”。
此文编入百集评书《话说泰山》,由著名评书大师刘兰芳先生于2008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附录:戴村坝工程简况
戴村坝由戴村石坝、窦公堤和灰土坝三部分组成,总长1599.5米。戴村石坝是戴村坝的主体,为拦河壅水溢流坝,长437.5米。戴村石坝又分为南滚水坝、中乱石坝、北玲珑坝三段。窦公堤是沿汶河右岸向上游延伸的挡水导流堤防,全长900米。灰土坝是戴村坝工程北端的一条非常溢洪道,工程长262米。
戴村坝工程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加固,至清末达到目前规模。自1911年废除漕运,至1959年对小汶河堵截后,戴村坝失去了引汶济运的作用,但仍具有缓洪拦沙、控制河势、灌溉农田的重要作用。国家曾于1965年、1967年、1974年至1977年、1997年对戴村坝工程进行了四次重点修复。
2001年8月,汶河洪水将乱石坝约130米坝段冲决,玲珑坝、滚水坝坝后因洪水淘刷而出现悬空,玲珑坝上游砌石因顺坝行洪造成坍塌。戴村坝冲毁后,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黄河防总安排专项投资于2002、2003两年对其进行了修复加固,共计完成土方开挖10.87万立方米,土方回填3.82万立方米,石方2.24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2万多立方米。工程总投资2400万元。这次加固除对被冲毁的乱石坝进行修复外,还在滚水坝、玲珑坝下游增加了消能防冲设施,同时对灰土坝、窦公堤进行了全面加固,恢复了戴村坝控制河势,蓄水拦沙的功能。修复工程全部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既对原工程进行全面修复和加固,又兼顾其文物价值,维持了工程原貌,恢复了防洪功能。
修复后的戴村坝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过水时坝下形成宽达数百米的瀑布,势如万马奔腾,声若龙吟虎啸,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成为齐鲁大地重要的历史人文景点。山东省委宣传部将其将其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者简介:
毕长代,中共党员,东平湖管理局退休干部。热爱文学,擅长写作,著有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父子狀元》、散文集《人生随笔》。
现任东平水浒诗院院长,创办了《水浒诗刊》为主编,兼任东平县作协楹联艺术研究委员会特邀名誉会长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16个编辑窗口!如下:【主编.李红】【儒子叟国娇】【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蓝天白云】【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香】【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吴金祥】【雨后初晴】本团队下设28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荷塘月色】【香】【南湖書香斋文学社】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此作品配图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