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铁营街道小林剧社推出
播讲人:随遇而安,原名:周红艳
“老毛行”
遵义会议后,遭到批评的博古与中央军委纵队的同志一起离开遵义向北行进。一路上,博古常常深思不语,郁郁寡欢。
1935年2月5日,红军到达滇、黔、川三省交界的鸡鸣三省小村庄。政治局决定在这里开会,讨论中央领导人选。
会前,周恩来到博古住处,同他进行了推心置腹的长谈。这番长谈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博古对彻底打开自己心结的那些话语印象极为深刻,曾对不少人谈及。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派陈云、潘汉年分别前往苏联向共产国际报告。博古向潘汉年详谈了自己为何交权、为何让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核心的思想过程。后来潘汉年依据自己的记忆,对这番长谈有大略记载。
那天晚上,周恩来没有一句批评博古的话,他完全用现身说法告诉博古,你我都是吃过洋面包的,你是留俄的,我是留日留法的。吃过洋面包的人都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对中国的国情不是那么了解。
周恩来说,自从我领导的南昌起义失败后,我就知道中国革命靠我们这些吃过洋面包的人领导不行,我们要找一个真正懂中国的人,这个人才有资格领导中国革命,而且他才能够把革命搞成功。老毛就是这样的人,他懂中国。你我都当不成领袖,老毛行,我们共同辅佐他,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个事情搞成。
博古说,周恩来所言甚是,中国革命靠谁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而除了胜利我们还有什么东西不能放弃的。
此时的博古,也在不断反思着他和李德一系列的“左”倾军事错误。
湘江惨败后,博古就曾经掏出腰间的手枪,朝自己瞎比划。这一幕恰被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看到。他赶忙制止博古说:“你冷静一点,别开玩笑,防止走火,这不是闹着玩的!”博古这才知道自己失态了。
通道会议上,博古在是否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这一关键问题上,也亮出了转变的“首秀”。这是博古第一次在红军最高决策会议上,直面李德而否决李德的主张。
遵义会议上决定取消“三人团”,对这一点,博古是服气的。会上,面对众人疾风暴雨般的批评,博古经受的内心煎熬可想而知。作为大会主持人的他,可以打断、反驳任何人的发言甚至禁止这些发言,但博古没有这样做,他保障了所有与会者畅所欲言的权利,认真听取了每一句批评。
遵义会议后,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一下子转变过来。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就有不同意见。凯丰曾对博古说:“对错误路线的批判,我还是接受不了,中央的大印不能就这样交出去!”博古对凯丰说,局势已经定了,不好再讲什么了。
想通了之后,博古将装有重要文件、记录、印章的箱子,痛快地交给了张闻天。
再后来,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张国焘、陈昌浩分别找博古,说遵义会议的决定不合法,四方面军不同意。博古是共产国际批准的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张国焘领军8万,多过中央红军数倍。如果他们站在一起,又有其他支持者,形势怎样,可想而知。
面对张国焘、陈昌浩的拉拢,博古是非分明,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毛泽东后来曾对周恩来说:“博古是一个很有原则、很有组织观念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