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7)
读邓中夏烈士诗《过洞庭》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2021年3月7日)
邓中夏(1894-193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南宜章人。1917年考入北大文学系,在李大钊影响下,开始学研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时是北京学联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李大钊领导下,参加组织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党小组。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先后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领导上海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后又领导省港大罢工,任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曾任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和广东省委书记、中华全总驻“赤色工会国际”代表、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红军第二军团政委。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曾一度代理中央秘书长;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3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英勇不屈,9月21日慷慨就义,年39岁。
1920年秋,邓中夏因革命工作奔走于长沙、汉口之间,写下:
《过洞庭》
莽莽洞庭湖,
五日两飞渡。
雪浪拍长空,
阴森疑鬼怒。
问今为(wéi)何世?
豺虎满道路。
禽狝(xiǎn)歼除之,
我行适我素。
莽莽洞庭湖,
五日两飞渡。
秋水含落晖,
彩霞如赤炷(zhù)。
问将为何世?
共产均贫富。
惨淡经营之,
我行适我素。
诗从洞庭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引发出两种感慨。
上段的洞庭湖,狂风怒吼、乌云密布,好像有无数的恶鬼在嚎叫。作者引用洞庭景色,形象揭露了当年那个军阀横行、豺狼当道的黑暗世界,表达了愤懑之情。作者坚定表示:凡一切黑暗邪恶的东西,像捕杀禽兽那样歼灭它,绝不姑息养奸,我就是要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下段的洞庭湖,秋水映照着夕阳,彩霞如火。作者想象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均贫富”这样一幅如画的美妙景色。为实现这个理想要惨淡经营、努力奋斗。
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是此诗的鲜明特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洞庭湖两种不同景色,用来刻画封建士大夫们得志与不得志的心情。而邓中夏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意境对比,用以形容两个不同的世界,表达了他坚决与黑暗势力斗争的气概和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心志。
通俗易懂、头尾连贯,是此诗的另一特征。每段的开头与结尾相呼应,不但琅琅上口,而且加深了读者对作者思想的理解。“莽莽”两句,言尽空间的广大和时间的迅速。“我行适我素”,表达了他坚定的信念,尤其是“适”字,更显示出不受外来环境影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建党百年,拜读邓中夏烈士《过洞庭》,记感如下:
湖光水色入诗来,
救难(nàn)之情溢满怀。
党建工潮当砥柱,
追思北李育英才。

作者:李学贵,网名:虎跳峡。大学学历。秦皇岛市政协第八至十届秘书长,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参加编撰《人民政协教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秦皇岛》、《秦皇岛年鉴》,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近年来在市老年大学学习朗诵、声乐、鼓曲、体育舞蹈,主持文艺演出。喜欢读书和写作,撰写《人物/诗词与党史》、《诗词名篇与秦皇岛》及其他诗词文稿数百篇。《人物/诗词与党史》已撰写60篇,年内计划完成100篇,作为向建党百年的献礼。

朗诵: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秦皇岛市卫生学校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