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子瞳(姜传春),性别:男。生于南国长于北疆,江南的水给了他灵性,北方的风教会他硬朗,天地万物皆可入诗,灵魂独舞时,夜话成行。吟游诗人,现居北京……
【自由像脱缰的野马】
文/子瞳
在我的世界里
沉溺是另一种翱翔
海潮向下的时候
辽阔在马里亚纳延伸
飞鸟没做到的
鱼儿轻松的达成
水系的星球上
怎能没脉动的狂欢
…
【今音评论】
谈诗歌的趁势与至阳之物
这首《自由像脱缰的野马》首先看诗歌题目就是体现了一种趁势行为。这个势头由诗歌的至阳之物所致。比如诗歌里面含有的生灵,既第二段第二行“辽阔在马里亚纳延伸”的动力,它来自于人物的视角,注意了“海潮向下的时候”。它对“脱缰”是一种掌控。这是诗歌的技巧反映,同时也是人物对复杂形势的判断与措施。
在诗歌中是以含蓄与委婉,将“脱缰”的直接与率先,以灵性的思维方式,在处理中维持了结构的平衡。能够平衡,这其中至阳之气的物体存在,如,生灵的表现形式分别是第三段第一行的“飞鸟”,还有第三段第二行的“鱼儿”,以及第四段第一行的“水系的星球”等。
在这三者当中,都蕴含着至阳之气。为有意识的“脱缰”赋予了灵性。同时,含至阳之气的物种还包括“野马”。这四个物种,在诗歌当中已经找到了,也可以看得出诗歌人物的天赋、毅力和胆魄。三者缺一,就不会有所谓的“自由”、“脱缰”、“野马”存在。
然而,诗歌的第二段的两行,是诗歌人物明白和开悟之处。至少在做人的姿态上没有采取居高临下,而是定位于微不足道,它由诗歌第三段第二行的“轻松的达成”体现出了真正的自由,是在遇任何事都不用绝对的眼光与态度去进行处置,这是在通读这首诗歌之后,对诗歌题目又加深了影响的结果。但它有个先导模式,是被安置在第一段的第二行对“沉溺”和“翱翔”的领悟思路,反映出一种自污自保的智慧。
像这样的智慧,有的“飞鸟”没有做到过,有的“鱼儿”也没有达成过。那么,在诗歌里面,是按照诗歌客观存在的一个想象空间来进行抒发和驰骋。接下来就要看,与这首诗歌相匹配的境界,在现实中究竟还有多少。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王荣根,出版长篇小说15部、评论25部、中短篇小说选和诗歌各1部、合集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