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气概 赤子情怀
文/毕长代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音乐始终占据了相当规模的重要位置。如夏代之《韶》、殷商之《大》、周朝之《武》和《象》,无不具有划时代意义。秦汉时期,朝廷均专门设置“乐府”作为管理音乐事宜的重要机构。《晋书·乐志》记载:“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侧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可以把握人的性格、引导人的行为。在民间,被称为“天下文官祖,千古帝王师”的孔子所教六门课中,就有一门是《诗经》、一门是《乐经》。周宣王闻前方将士击败来犯之敌而作《采薇》,被后世当成出征凯旋赞歌的代名词;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被写成《木兰辞》千古传唱……
曲在元代发展到极致,东平人高文秀继关汉卿之后成为元曲的又一领军人物,创作出大量经典作品流传于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成为华夏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六百多年后,东平歌坛又有一颗新星脱颖而出,作词谱曲、引吭高歌、名闻乡里、誉满京华。他就是东平县供销社军转退休干部、东平县老干部合唱团团长、水浒诗院副院长袁庆柱先生。
有人说,在东平文学艺术界,袁庆柱先生集作词、谱曲、演唱、教学、指挥、主持于一身,是众山之中一高峰,东平当代第一人。这个评介,余以为是恰如其分的。多年来,他在歌坛创作的崇山峻岭中披荆斩棘、奋勇攀登、辛勤耕耘、砥励前行,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成正果。自2010年起,他在由吾乡英贤、词坛泰斗乔羽老先生发起的“感动中国新词曲选拔活动”中屡获大奖、金奖、精英奖、贡献奖、功勋奖等,更是让他在神州歌坛名声大振、享誉四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袁庆柱先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源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他出生于革命家庭,自幼就受到了极好的家庭教育。父亲是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对新中国、对共产党、对毛主席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在老人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下,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愫与日俱增。六岁时,他唱着红歌由家庭步入学校;十六岁时,他又唱着红歌从学校走进军营。凭着在声乐方面的天赋和出色表现,被部队选进文工团,与著名歌唱家郁均剑师出一门。经常到基层一线慰问演出,为改善基层部队的文艺生活,提高部队战斗力,促进部队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解放军这座大熔炉中,他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得以迅速定位和不断升华,艺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受到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当他在艺术征途上崭露头角、一帆风顺之际,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他临危受命,担任先锋连队的代理指导员。在战场上,他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指挥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与连长一道,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英勇善战、力克顽敌,最终圆满完成战斗任务,凯旋归来。在庆功盛典中,他的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被授予“全军战斗英雄连”的荣誉称号;他本人荣立个人三等功,并晋升营级职务,做为战斗英雄代表,到各部队巡回演讲,为全军所瞩目。随后又被部队保送到桂林陆军学院深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又留校任教。在这里他如龙腾大海、鹰翔长空,把教程理论与战争实践尤其是自身的战斗经验结合起来,对学员进行严格训练,取得显著效果。三十多年后,师生们相约在桂林军校再度相会。此时他的学生已经有六十多人走上了师以上领导岗位,其中有六名少将、两名中将。看到昔日严父般的恩师皓首银发、英俊不再,大家无不热泪盈眶,高喊着“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忘情地拥抱在一起,久久地不愿放开……
退伍不褪色 爱国既爱乡。 从部队转业后,袁庆柱先生依旧保持了部队的光荣传统和军人的优良作风。在公司经理、县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等岗位上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现实,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赞誉。与此同时,他的歌曲创作也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大量热爱祖国、思念家乡、怀念战友的素材在经过战火的洗礼之后,如高山流水般地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如果说《那年那月》是反映他当时爱国情操的最佳力作,那么《我想把深圳背回家》则把他思念家乡的激情引向最高峰。他在歌中把家乡与祖国融合得密不可分、牢不可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有一个心愿,想把深圳背回家。让那山川河流变模样,田园盛结金银瓜。要问我家是哪里,我家就是大中华!”这是什么气概?这是一个中国军人敢于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英雄气概!这是什么情怀?这是一个炎黄子孙想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每一个角落的赤子情怀!

作词抒怀 大气磅礴。东原大地物宝天华、地灵人杰,袁庆柱先生出生于斯、成长于斯,感受历代英杰之灵气、胸怀传承经典之大志;后又煅炼于军队院校这所殿堂,抱定为国捐躯之信念、凝聚战友生死之情感、铸就视死如归之坦然。凯旋归来,浩气长存,倍感祖国之伟大、更思家乡之亲切、常念战友之友谊,亦惜生活之美好。正是在这种阳光、正义、感恩的思想指导下,一首首精美绝伦的歌词就如同行云流水般从灵魂深处喷薄而出。在他近百首歌颂祖国、家乡的作品中,中华大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乃至风土民俗,无不被他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同世外桃源,好似天上人间;让人听起来如醉如痴,时常流连忘返。
谱曲铸魂 荡气回肠。 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袁庆柱先生所谱之曲大都以《义勇军进行曲》和《解放军进行曲》为主旋律,与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溶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他为之所谱之曲,有一部分是应邀为亲朋好友而作,从不应付,反复推敲,多方交流,以达到词家满意为止。另有多数是为自己所作之词谱曲,词由心生、曲乃情结、自然融汇、浑然一体。时而铿锵激昂如山呼海啸、时而委婉低沉似泉水细流,刚柔相济、抑扬顿挫,于慷慨之中激人奋进、于幻境之中引人入胜、于欢乐之中令人陶醉、于倾诉之中催人泪下。
登台演唱 以情感人。做为词曲作家和歌唱艺术家,袁庆柱先生总是把自己的每一首作品都视为珍宝至爱,用心去演唱。他天生神力,加之在部队苦练杀敌本领,双臂可举鼎,单掌能碎石。曾无数次路遇不平、见义勇为,且出手不凡、力挫群氓、威名远扬。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这种盖世武功与演唱技巧溶合为一体,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令人拍手称绝。每当他在台上开口一唱的瞬间,便能让观众感受到他力出丹田、声穿云雾、气吞山河、勇冠三军的恢弘之势。往往在一曲之间,便得数次喝彩、掌声雷动、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只有此时此刻,人们才能感受他挥毫惊天地,吟唱泣鬼神;虚怀若峡谷,超凡脱俗尘的内心世界。
多才多艺,德艺双馨。十多年来,袁庆柱先生在老年大学义务教学,分文不取;带领老干部合唱团参加各级演唱比赛,无不载誉而归。他在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主攻隶书,他说他喜欢隶书的严谨结构:外表平直方正、内里端庄厚重,是典雅与华美、奔放与流畅、淳朴与广阔的自然体现,最能够代表他的性格。他的绘画技艺更是别具一格,特别善于将家乡的山水与桂林风景揉合在一起,并加以旭日东升、祥云缭绕。整体画面山清水秀、层峦叠嶂、竹林茂密、松柏滴翠,飞瀑流湍、蓝天白云在他的画笔之下,无不层次分明、欢快明晰。他说东平是他的生养之处,桂林是他曾经驻守过的地方,是他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让二者结合起来,是他的理想。他说这样的作品最能象征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广阔、繁荣昌盛、蒸蒸日上。闲暇时他还喜欢钓鱼,并兼任县钓鱼协会的常务理事,时常参与组织县内外的大型活动且钓技不凡,每次参赛必定大获全胜,每次垂钓必定满载而归;亦常有馈赠或放生之举。他经常参与组织到偏远贫困地区的义务演出活动,每逢看到那些贫困潦倒的孤寡老人必定慷慨解囊。他经常参与组织、主持服务社会的大型公益演唱活动。也能放下自家事务到农村去为那些土生土长的农家青年主持婚礼,让那些在山沟水畔长大的青年男女,即使是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大城市的时尚和新潮,从而更加增强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看到一对对新人幸福喜悦的场景,他便感到异常开心,谢绝了宴请与红包、带着一身的疲倦,再匆匆忙忙地驱车奔赴另一家……

“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和政策偏颇,袁庆柱先生曾经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内没有了工作单位、没有了工资收入,没有了生活来源。他一方面穿行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一方面自谋职业寻求出路。他搞过养殖、搞过种植、办过酒厂,皆因经营不善而血本无归。在这情况下,他的责任担当和英雄本色再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合伙人的本金、工人的工资、外欠的货款,皆是分文不差,只留得孤身一人守着一大堆破烂设备借酒消愁,满头乌发一夜染霜,这让所有的共事者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如此,他依然没有停止艺术创作的步伐,《白佛山大佛之歌》《英雄本色》《长征为什么》等佳作依然是充满生机、充满阳光、充满希望,更是显示了袁庆柱先生博大的胸怀。党的十八大之后,有关政策得以落实,所有状况得到改善,胸中阴霾一扫而光,他的创作豪情再一次如山洪一般爆发出来:《南水北调之歌》《中国梦·红旗情》《祖国万岁·万岁祖国》《父亲是山·母亲是河》等等力作如同雨后蓓蕾、争奇斗艳。字里行间、音符曲调无不充满了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恩之情,充满了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必胜信心。
伯乐居庙堂,骏马任驰骋。袁庆柱先生精湛的演唱技艺引起了国家诸多声乐大师的亲切关注:词曲泰斗吕远先生、著名词典专家学者张焕章、王玉民、张丕基、王晓岭、朝乐蒙、王香珠等老师多次为其指点,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注。2017年2月,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辉煌时刻,在CCTV中老年春节晚会上两度登台、一展歌喉,赢得全场掌声如潮、鲜花纷呈。下得台来,观众要求签名、合影留念者前簇后拥、应接不暇。这是国家音乐界对一个民间艺术家的高度认可和最高奖赏。2018年5月,北京再度发来信函,邀请他参加由文化部和中国文联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人才库、中华艺术教育馆”启动仪式及颁奖盛典。他既是60多名参与评审的专家评委之一,也是首批入库的百名优秀文艺人才中的一员,成为国家级的声乐演唱专家,再一次证明了他的演唱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这即是他个人以心血换取的殊荣,也是水浒诗院全体文友的自豪,更是东平广大父老乡亲的骄傲!
为国争光 当仁不让 2018年7月28日,“丝路国际艺术节暨音乐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在北京举行。袁庆柱先生应邀出演两个节目:一是个人自创歌曲《中国梦幸福梦》独唱,二是担任集体合唱的领唱。不料中方音乐指挥竟因病难以到场,这让中方导演焦急万分之时急中生智,高声询问中方演出人员:“谁能出任指挥?”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气概,危难之际,更见赤子情怀。就在人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之时,只听得庆柱先生大喝一声:“我来!”随即一个箭步从人群中冲到导演面前。望着这位满头霜雪、表情刚毅,胸前挂满军功章的老艺术家,亲眼见证他为国家荣誉挺身而出的精神,中方全体演出人员被感动了,导演被感动了,连连叫道:“好!好!!好!!!”接下来,在他沉着镇定的指挥之下,中方参演人员的艺术潜能得到了超水平的发挥。前来参加活动的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布黑亚特等国家的艺术家、记者以及广大的中外观众无不为中国艺术的巨大魅力所折服,人们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此起彼伏。尤其是中方的与会者更是欢欣鼓舞、激动异常,无不向袁庆柱先生伸出大拇指,称其为“天才指挥家”。博览会结束后,大会组委会专门为他颁发了特别大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袁庆柱先生性情刚烈、疾恶如仇且直言不讳,属于那种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更是寸步不让。他爱戴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听不得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有半句不敬之言,从不讲究什么方式方法,时常拍案而起,痛加指责,搞得当事者难以下台、且长期耿耿于怀。而他则是事过境迁,心无芥蒂,再次相见,依然如故。或曰因何,他却淡定答道:“认识水平问题,内部矛盾而已。”他常在朋友圈内发表正义阳光的评论、传播正能量;而对那些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者,不管是谁,职务多高、背景多深、交往多久,一概不留情面、穷追猛打……
余与袁庆柱先生交往多年,可谓是志同道合、情如兄弟、无话不谈乃至心照不宣。既感叹于他纯朴率真的性格人品,更叹服于他美仑美奂的艺术臻品,曾多次劝其汇集成册、启迪后人。袁先生总是推辞,谦称自己的作品多是水浒诗院文友们集体智慧的结晶,非自己一人之功;另外还有一些作品尚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研讨商榷…… 后在诸多亲朋好友催促帮助之下,《水浒风韵》——袁庆柱作品集,总算初具雏形,这应当是袁庆柱先生艺术人生中的又一件大事。喜讯传出,许多老一辈音乐大师欣然命笔,诗友们也竞相赋诗致辞,以示庆贺。
时值太平盛世,社会和谐,文风浓郁、作者清远,成书之际多请名家作序,或政坛要员、或学界鸿儒、或社会贤达、或工商翘楚。一序入册、善莫大焉,文添其色、光彩倍增;人显其雅、名利双全。袁先生人格高尚、为人低调,反其道而行之,坚持由余为之捉笔,不由令人不安。余年已古稀,行将就木,虽然老迈、尚未昏庸,自知浅薄、难孚重托。然而,受之有愧之下、又有却之不恭之嫌,只得东施效颦、勉为其难。遂搜肠刮肚、草成拙文。付印在即之时,又难免心中忐忑、惴惴不安;唯恐有辱斯文、怡笑大方。承蒙庆柱先生不嫌不弃,心下稍宁,算是顺水推舟、抛砖引玉罢。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余以为: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袁庆柱先生及其艺术成就终将会成为东平文化又一道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值此时刻,余更期待袁庆柱先生的艺术创作再攀新高峰、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毕长代,中共党员,东平湖管理局退休干部。热爱文学,擅长写作,著有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父子狀元》、散文集《人生随笔》。
现任东平水浒诗院院长,创办了《水浒诗刊》为主编,兼任东平县作协楹联艺术研究委员会特邀名誉会长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16个编辑窗口!如下:【主编.李红】【儒子叟国娇】【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蓝天白云】【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香】【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吴金祥】【雨后初晴】本团队下设28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荷塘月色】【香】【南湖書香斋文学社】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此作品配图图片来自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