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郑地区武警官兵团结抗洪礼赞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7月21日综合新华网、央视网、河南卫视消息,17日20时-20日20时,河南省内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20夜,无数人被河南汛情牵动心绪、辗转难眠。面对突发特大洪灾,当地党政军民团结一致,第一时间抢救生命,及时把危险控制住、消灭掉,抗洪救灾现场画面感人。

据悉,河南省新郑地区,这三天的过程降雨量达到617.1mm。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特大暴雨使郑州市铁路、公路、及民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郑州地铁5号线被困群众中有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最新消息,此轮强降雨在河南全省已致25人死亡7人失联。

河南省灾情发生后,中部战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派出前方指挥部,指挥战区驻豫部队、**官兵和民兵3000余人,车舟装备80余台艘,在10个地域同步投入抢险救灾。20日凌晨,洛阳市伊川县伊河滩拦水坝出现决口,河堤受损严重。国家级抗洪抢险应急专业部队、第83集团军某工程防化旅紧急出动驰援,计划执行爆破分洪任务。20日16时许,郑州市中原区常庄水库开闸泄洪。

为防范泄洪过程可能出现的险情,武警河南总队郑州支队出动150余名官兵紧急参与抢险救援任务。17时20分,贾鲁河中牟县官渡镇大王庄段多处发生漫堤险情,武警河南总队机动支队150余名官兵经过3个多小时奋战,有效加固了堤坝。

险情就是命令。河南省军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发动民兵投入抗洪抢险。郑州警备区出动民兵1000余人奔赴汛情严重地区疏散百姓、清理路障、开渠引流、堵塞漏点。20日18时,郑州地铁5号线海滩寺到沙口路站隧道内积水,由于停电,地铁车厢无法打开,数十名群众被困。100余名民兵骨干接力抢险,奋战2个多小时将被困群众安全转移。焦作军分区所属人武部紧急出动民兵冒雨奔赴一线,安全转移群众2500人。同时,开封军分区、洛阳军分区出动民兵就地参加救援。

据悉,严峻的防汛形势当头,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争分夺秒的应急救援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下,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随着供电、通信的逐渐恢复,越来越多关于洪水内涝的信息正被传出来,救援资源源源不断地向河南受灾严重地区驰援,一张防汛救灾的大网迅速拉开。

在不间断发布更新的气象预报信息中,人们可以看到汛情的严峻形势和救援的紧张程度。利用短暂的雨停时间,迅速把救援力量配置最危急的地带,疏通河道、转移被困人群并尽最大努力降低受灾损失,是救灾的当务之急。

每次灾难来袭,国家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民众自发而为的团结自救,体现出应急救援体系集中动员的巨大力量,也表现出社会各界和受灾群众众志成城的精神勇气。在这样的背景下,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如何精准抵达,如何处理好各个渠道反馈过来的受灾信息,保证信息上传下达的畅通高效,是提高救援效率、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政府相关部门统揽全局,站在防汛全局的高度统一调配资源,抓住重点并突出矛盾,有序安排的同时彰显层次,通过不同的政策安排,妥善安置好受灾严重人群,把现有资源用好用活用到位。比如,郑州作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城市,强降雨灾害使得诸多旅客滞留在车站或困在路上,面临断粮断水等考验,在交通恢复正常以前,他们需要被妥善安置。

根据气象预报,除了郑州城区以外,巩义市未来仍有大暴雨。巩义市多处房屋、围墙倒塌,已造成4人死亡。此外,开封、洛阳、平顶山等地仍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特大暴雨,整体防汛形势依旧严峻。受到强降雨影响的不只是严重内涝的城区地带,城郊农村有些房屋的建设质量不过关、房屋地势较低,也可能被洪水波及。

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区村庄,以气象预报为基础,加强网格化管理,不断监测汇报汛情,逐门逐户地落实群众人身安全,盯好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重点群体,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做好随时转移撤离的准备。下一步各地要视汛情防控形势,科学合理地安排员工有序复工、弹性上下班,保障那些先行投入恢复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到最后时刻,危机感不能轻易解除。

应急救援想要获得最好的结果,就应提前做好最坏的准备。非常之时又当有非常之策,一切救援工作以汛情态势为重,不可因循守旧,要灵活处置、救灾为先,第一时间抢救生命,及时把危险控制住、消灭掉。

笔者认为,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足以让所有人对自然有所敬畏,也让所有人停下脚步开始感悟生命;感悟党政军民精诚团结,临危不惧的中国力量。正如网友们写下的文字:郑州挺住,和河南一起扛!背后是一份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的情谊。相信随着救援力量的陆续抵达,在社会各界人们的守望相助下,河南一定能够走出灾难带来的阴霾。

特赋《赞浦子》为评为观。
暴雨联天累,
洪流豫地吞。
巷邑车舟漂,
惊淹轨客魂。
正是危难当口,
救兵急速降云。
但见人心毅,
精诚友爱君。
——2021年7月22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