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乐歌曲《我是外交官》王勤、徐思莲作词,杨柏涛作曲,周婷庭演唱。

歌手周婷庭
氷冷酒海外见闻系列(四)
中国军人培训加蓬仪仗队
中国军人培训加蓬仪仗队是中国仪仗队首次走出国门的经历,值得回忆,值得群友共同分享。

中国仪仗队雄姿
2004年年初我被任命为驻加蓬使馆经商参赞,期间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中国军人为加蓬培训仪仗队。我到任的时候,培训组已经先我抵达加蓬并已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培训。一天,我在范振水大使那谈工作时巧遇培训组长王元敬也去向大使汇报工作,就顺便旁听了一会儿,知道了培训的一些内幕,加上事后大使的介绍,知道了培训组来加蓬工作的大概经过。
(作者与夫人和中国培训军人合影)

事情的起因是时任加蓬国防部长的阿里.邦戈(老总统邦戈的儿子、现任加蓬总统)访华时在我国防部长的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被我三军仪仗队威武的阵容和排山倒海的气势所震撼,萌生了邀请中国军人前往加蓬,为自己的国家也培训一支同样水准的仪仗队的想法。于是他多次向中国有关方面提出这一要求,后又要求加蓬驻华大使督办此事。经多次协商,中方决定从中国仪仗队中抽调四位精明强干的人员组成培训组赴加蓬培训加蓬仪仗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培训组一行四人:王元敬、王金强、孔德俊、李成兵于2003年11月29日抵达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培训工作。
(加蓬共和国仪仗队)

范大使介绍说,这是我三军仪仗队首次走出国门为外军培训礼仪部队,没想到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首先,加蓬本身并没有固定的仪仗部队,遇到重要活动,都是临时拼凑,所以我们需要到各部队自己筛选队员。培训组按照国内仪仗队的身高、体形、仪表等标准从加蓬武装部队、共和国卫队和宪兵里选拔出210名士兵组成了仪仗队。
(加蓬共和国仪仗队训练中)

人选出来了,但问题也出来了,第一次训练就发现士兵的步伐零乱,注意力不集中,每次训练课,总有缺席的士兵,有时甚至有三分之一的人缺席,还有穿着拖鞋来的。还有的士兵不习惯培训组的严格训练,中途就跑掉了。缺人就需要补充,加蓬军方常把一些不听话、纪律松弛的士兵推荐给我们,我们也只能接受。我们用小竹棍纠正动作到这就变成了体罚、侵犯人权,大使已听到过对方的一些反映。组长则说,我们对他们已经够宽容的了,国内那一套训练方法要是用到他们身上,那还不都造反了。针对上述问题,大使也向培训组提出了一些要求,不能完全照搬国内的训练方法,不许用小棍敲打,尊重当地习俗,因地制宜,根据加蓬军队的实际,多做示范,多看录像,以说服教育为主,拿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根据大使的要求,培训组组织他们反复观看《中国三军仪仗队》和《国庆50周年阅兵》等录像片,加强他们对中国仪仗队的了解,加强对中国军队的了解。强调“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的理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阿里·邦戈部长亲临训练场)

经过中国教官的指导和培训,加蓬士兵的精神面貌发生了一些可喜变化,加上培训组人员身先士卒,始终和他们在烈日下操练,加蓬士兵慢慢适应了我们的训练方式,腿绑沙袋,认真地练习踢腿和迈步,队列与以前相比整齐了很多。迟到、缺席的情况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2004年2月2日,胡锦涛主席访问加蓬时,亲切接见了培训组成员,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加蓬国防部长阿里.邦戈也多次亲临训练场观看训练,对我们的培训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教官都是优秀的专业人员。不但懂专业,而且善于训导,对此我非常满意。这又一次证明,我们两国之间有着相互理解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士兵训练挥汗如雨)

培训组四名军人都是第一次来非洲工作,对这里的气候、饮食都不是很适应,赤道下的烈日很快改变了他们的肤色,与黑人站在一起,不仔细看已经很难区别了,非洲的蚊子也对我们的战士进行了无情的骚扰,孔德俊两次打摆子发高烧,王金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溃烂发痒,晚上很难入睡,不习惯吃西餐,带来的一箱方便面很快吃光了,有的人还闹起了胃病。即便这样,他们一直都在顽强地坚持,每天早来晚走,没有车时就步行到训练营地。加蓬军人被他们的顽强和执着所感动,训练更加刻苦,训练工作终于走上正轨并取得明显的成效。
(作者夫人与中国军人合影)

6月12日,大使拉上我和夫人一起参加了加蓬军队仪仗队训练结束前的最后一次彩排。王元敬组长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向加蓬仪仗队赠送的军刀。这把刀和我们三军依仗队使用的指挥刀是一样的,长100厘米,宽2.5厘米,重1.65公斤,刀护手宽11.5厘米。刀的护手用合金材料铸造,镀有24K黄金,外形像一只展翅的凤凰,侧看它又似一只和平鸽,象征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手柄采用钛合金制作,外用棕色牛皮和精选金丝线缠绕,顶部镶嵌一颗硕大的红宝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周围环绕34颗小宝石,代表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刀体有56颗小宝石,代表56个民族。刀上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十个方方正正金光闪闪的大字。刀鞘鞘身外部雕有万里长城和9条腾飞的巨龙。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自1992年10月1日起,执行队长和分队长佩用仪仗指挥刀。
(彩排中的加蓬共和国仪仗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乐曲的伴奏下,加蓬三军仪仗队队员手持钢枪,英姿飒爽,迈着整齐雄壮的步伐,依次走过主席台前。他们的一招一式都是中国三军仪仗队的翻版,充分体现现代军人朝气蓬勃的风貌,也反映出中国仪仗军人对他们精心培训的成果。做为中国人,我们由衷地佩服中国军人的敬业精神和他们高超的培训技巧,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带出这样一支礼仪之师需要怎样的艰辛和智慧啊。看看身旁的加蓬国防部长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王元敬组长展示了向加蓬仪仗队赠送的军刀)

彩排结束后,加蓬国防部长紧紧握住范振水大使的手,表示感谢。随后在范大使的陪同接见了培训组全体成员,阿里·邦戈部长亲自为王元敬授予了加蓬最高荣誉勋章和证书。随行的一名加蓬官员对王元敬说:“您是第一个被授予加蓬荣誉勋章的中国军人,祝贺您!”王元敬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向阿里·邦戈部长回赠了中国仪仗队军刀。
(阿里·邦戈部长为中国军人授予了加蓬最高荣誉奖章)

部队官兵都很兴奋,仪仗队的士兵们情不自禁地把培训组的中国军人抬起来,呼喊着抛向空中,反反复复,欲罢不能。是啊,这是半年多他们朝夕相处,艰苦训练换来的成果啊,如同春天撒下的种子秋天喜获丰收是一样的啊。培训组马上就要回国了,加蓬士兵拉着中国军人的手不放,大家互相留电话、拍合影,场面十分感人。
(阿里·邦戈部长与王元敬握手致谢)

2005年8月17日是加蓬国庆45周年,阅兵队伍中,加蓬三军仪仗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这支经中国军人培训的威武之师,举着中国军刀,迈着正步通过主席台时,主席台上的贵宾全体起立鼓掌,国防部长阿里。邦戈的掌声更响一些,毕竟,这是他的杰作,是中加两国军事合作可以载入史册的伟大成果!

(加蓬士兵检阅结束后把中国教官高高举起)

作者简介
王勤(氷冷酒):作家、诗人,词作者,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毕业于北京大学,巴黎第三大学留学生。曾从事教学、外交工作 。现为《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白天鹅》诗刊杂志社名誉社长,《九江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诗赋学会》、《中国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学会》、《北戴河作家协会》、《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文学书画艺术院》高级研究员,《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艺术院》签约词作家,《都市头条》认证编辑。著有回忆录《难忘在海外的日子》、诗集《蓝花楹》。事迹与作品曾被《老年日报》、《现代文学》、《圆梦中华时代楷模大型画传》、《流芳中国年度人物2020专刊》、《中华人物百科》、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多家报刊杂志及媒体宣传报道。
歌词19首,谱曲后在各大音乐平台播放。其中《我是外交官》荣获央视感动中国《全国100首原创词曲作品网络大赛》银奖。《纽扣恋歌》在央视感动中国《中国颂一全国词曲创作、声乐演唱电视(网络)大赛》活动中荣获全国十大优秀作品奖。在《感动中国2023综艺盛典》上荣获《词曲创作文艺先锋》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