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作家韦清风采
韦清,原名魏保和,另有笔名"齐河″等。山东齐河人。山东省作协会员。诗歌、散文、随笔、杂文、书评皆有涉猎,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诗刊》《星星》《诗歌月刊》《零度诗刊》《少年文艺》《散文诗》《上海教育》《语文学习》《教师博览》《人民教育》《校长》《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师报》《教育文摘周报》《江西教育《教育文汇》《山东教育报》《山东教育》《新教育》《山东青年》《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联合日报》人文副刊《人民权利报》珍珠泉副刊《甘肃日报》百花副刊《杂文报》《杂文月刊》等几十家报刊,偶有作品被《报刊文摘》《特别文摘》《读者(校园版)》等转载,书评《光环背后的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另类解读》(刊于《新教育》2013年第1期)入选“全民阅读报刊行”推荐的100篇优秀作品(此活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诗歌《为母亲上七》《母亲的呻吟》入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3诗歌卷》,《教师博览》(原创版)2013年第3期封二“名师”专栏刊登本人的短文《心有梦想 助人飞翔》并配发了照片。出版随笔集《一位教师的心灵图谱》《追逐梦想》散文集《流星划过夜空》。受邀编辑了《德州文史》第八辑《记忆德州•农业篇》(德州市政协2017年1月)、《概说山东教育改革开放40年》(山东省教育厅2018年10月)等大型图书。

1986年师范毕业后在乡村中学执教,2004年3月调入齐河县教育局编辑《齐河教育》,2017年9月回到原来的乡村中学,10月又被教育局调入第二实验小学任督导员。从乡村到城区,又从城区回到乡村,再回到城区,绕了一大圈,始终也没离开教育这个圈。

著名诗人、词作家张宾普风采
张宾普,词作家、诗人。历任乡镇文化站站长、齐河县文联副主席、齐河县政协委员,《祝阿文艺》主编。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特约编审。
许多作词歌曲被全国著名歌唱家、儿童合唱团及全国著名童星演唱,制作唱片盒带光盘,在电台、电视台播放,载于许多网络,广为传唱。

50多次获国家省市奖励。出版有《张宾普作词歌曲诗文选》等专著。《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民族音乐》《上海词家》山东卫视等全国许多报刊媒体对其作过专题介绍和报道。其传记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记》《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大辞典》等50多部辞书。
代表作有:《七月八月看巧云》《月亮之外有双星》《好地方》《听房》等,作词儿童歌曲《苇叶船》(铁源曲)《浪花娃娃》(生茂曲)《小老鼠上灯台》(生茂曲,两个版本)等多次入选人教版、湘艺版、西师版全国小学音乐课本。歌词《苇叶船》入选冀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著名词作家邬大为称赞张宾普的歌词“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气息、浓郁的齐鲁风格、飘香的黄土气息和鲜灵的农民语言。”著名词作家阎肃为张宾普的作词歌曲选题词道:“躬耕原不离乡土,勤作常出百姓家。借得灵泉一泓水,浇出千枝万朵花。″

黄土地上的歌者——读《张宾普作词歌曲诗文选》
文/韦清
近日,由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题写书名,著名音乐家、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总团原副团长唐诃作序,著名音乐家、音乐活动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时乐濛,著名词作家阎肃、石祥,著名作曲家生茂、姚明、王锡仁,著名诗人、《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中央中国国礼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研究》、《军地战友艺术报》总编、著名书法家吴向明,著名书法家李铎、金志坚、刘云龙,著名书画家傅继英等多位名人题词的《张宾普作词歌曲诗文选》已由华夏出版社于2007年10月出版。该书收入了张宾普作词歌曲诗文精品百余件,是从作者创作多年来在各地报刊发表、被歌唱家、合唱团演唱、电视(台)播放、制作唱片盒带、入选小学音乐教材的700余件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是作者辛勤耕耘的艺术结晶。词作《七月八月看巧云》《小老鼠上灯台》《俺的丈夫是建筑工》等经著名作曲家谱曲、著名歌唱家、少儿合唱团演唱后,唱红大江南北,在全国享有盛誉。

张宾普是一位甘于寂寞的乡村歌者,干了多年的乡镇文化站站长,创刊主编了《祝阿文艺》,后兼任齐河县文联副主席,这些年来接触过各种官员,应酬过各色人物,处理过各类杂务,但他一直钟情于歌词创作,创作的灵感更多的来自于脚踏车上、煤油灯下、乡间民谣,每每吃了晚饭,他推开家庭琐事,推开个人怨尤,推开东长西短,推开名利纷扰,推开生活中的种种不平,静下心来专事于歌词诗文创作。

梳理一下张宾普的作品,不难看出有这样的特色——几乎看不到悲观愤世的痕迹,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情怀,单看歌词的标题《小柳絮》《捉蝴蝶》《月来奶奶来做客》《弯弯的月牙》《我问小溪》《云的情怀》《我驾飞船找星星》《苇叶船》《蝴蝶和蜜蜂》《雪花颂》等就可见一斑,他的心多么像一颗出污泥而不染的莲子!

他的歌词宛若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即使不被谱曲歌唱,也让人受到心灵的浸润净化和精神的洗礼升华,如果没有对生活的足够的挚爱,是断然“吐”不出这样的珠子来的;他的歌词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像《听房》《摘棉花》《观绣球灯舞》《烧热茶》《大公鸡》《农家小院美如画》等,无不感受到农家生活的情趣,“一畦畦韭菜铺绿毯╱一架架黄瓜顶着花╱辣椒红茄子大╱农家小院美如画”,好一幅朴素淡雅的田园水彩画!

再就是充满了赤子情怀的真诚,像《小猫咪》《捉蝴蝶》《奶奶夸我们是好孩子》《浪花娃娃》《都是一群好娃娃》《小老鼠上灯台》等,都透着一股新鲜活泼天真烂漫的味道,“小老鼠”的形象灵巧活泼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小老鼠上灯台╱举着喇叭叫起来╱吹灭了灯╱蹬反了台╱称王显能好自在╱摇头又摆尾╱喝油又吃菜╱吹吹打打正高兴╱一只花猫扑过来”,最后一句陡然急转,令人忍俊不禁,其主旨是不言而喻的,作者的爱憎也显而易见。

一个历经忧患饱经风霜而年过半百的人,容貌上自然可见重重“刀伤斧痕”,但心灵上依然纯净如初,这是难得的。我想,是歌词诗文的创作保护了他,艺术之神成了他的灵丹妙药,艺术的宫殿成了他的避难所。他的作品像一块块三棱镜映射出了其多维度的心灵世界。在物欲横流市声喧嚣的当今,张宾普的草根艺术无疑是对纷乱的世俗世界的对抗,更是对浮躁的心灵世界的慰籍。

中央中国国礼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研究》、《军地战友艺术报》总编、著名书法家吴向明看了这本书,第一时间给张宾普发短信评论:“看后总体感觉:好、很好、好得很!具体来说,我概括为:文采和情趣俱佳,新颖与生动兼备!”可见,这本书的价值。

至于张宾普本人,已有评论家及多家电视台的记者作了推介,我不想多说,但我又不得不说的是,这是一个让人愿意结交的人,一个让人难以忘记的人,他广交朋友,但对那些患有“官场综合症”(就是满脑子势力意识)的人是极为反感的。读他的书,再走近这个人,你会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人和他的创作艺术。
(刊于中央中国国礼艺术研究院《中国书画研究》2008年第2期)


《江南烟雨诗词、文学音乐、书画》编辑部
总 编:苏金忠 (天边紫云飞)
主 编:张宾普
责任编辑:疆闻 邹登莲
本平台特邀文学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车行 石祥 石顺义 任卫新 刘晓静 米建平 邬大为 瞿琮 魏力兴
本平台特邀音乐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印青 任秀岭 刘书先 孟庆云 吴颂今 铁源 范春华 周建国 施万春 晓其
常年法律顾问:苏金英 陈晓明 尹训生
歌曲编委:刘莎 孙文继 胡蝶 梅皓钧 王新增 朱连良 歌奴 孙建平 汪天亮 邹登莲 韩之勤 钟思畅 娇子陌 刘义红 乡土娃 费娜 李玉娜 孙发喜 胡海勇 管霞 蒋越红
歌唱家顾问:刘克清 贺筠筠 周珩哲 孙倩 陈盼盼 邓华 胡帅 熊七梅
歌曲发行:高音敏子 刘海军
美编:一笑倾城
书画家顾问:贾志华 郑英瑞 王晶明 刘培志 孙续兵 朱伟明
书画编辑:张赟 苏伟 王晶明 张宾普
新诗编辑:韩之勤 陈佰银 管霞 孙丽丽 吴琳玲 李占营 钟自珍
古诗词编辑:杜先锋 钟思畅 孙继平
小说编辑:胡蝶 姜吉顺
散文编辑:吴琳玲
特邀作家:齐欣
特邀诗人:张裕合 子兰
特邀书画家:贾志华 王晶明 郑英瑞 刘培志 木子君
金牌主播:海宁 雨滴 月上中秋 曹钧 陈彦波
纸刊组织部部长:邹登莲 娇子陌
《江南烟雨》《红星乐坛》《禅茶人生》《江山如画》《中国名家名人》
全球好声音巡演团团长:孙倩 王莹 席国强
传统国粹曲艺团长:陆嗣伟淋
摄影家组织部部长:韩之勤
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部部长:苏小英 孙太席
社会公益团团长:邹登莲
民间艺人组织部部长:刘培龙 齐凤玲
国学文化部部长:杜先锋 陈佰银
新农村践行部部长:陈佰银
影视明星演员联络部部长:孙倩 孙太席
爱心文化公益传播大使:杨正 向华 孙太席
宣传部部长:陈佰银 叶桂勇 乡土娃 曹礼凤
宣传部副部长: 韩之勤 孙发喜 苏小英
宣传干事:谢华 张殿珍 廖航 齐凤玲

头条编辑部江南烟雨
微电158504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