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6)
读青年周恩来诗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在周恩来青少年时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周恩来在《敬业》创刊词中写道:“吾人既生于是时矣,生于是国矣,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他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深入思索,挺起脊梁,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
他的早期诗歌,真实记录了这一探索和实践的心路历程,风骨峭峻、境界深湛。
《献翁》
战火洗劫万室空,
吾侪(chái)争见九州同。
华师尽扫列强日,
捷报飞传告鳌翁。
这是16岁求学沈阳时,按《示儿》诗原韵所作,表达了对民族独立富强的热切期盼。鳌翁:是私塾先生何殿甲,非常喜欢胸怀大志、天资聪颖的周恩来,常带他和何家少年到附近日俄战场旧址去“讲古”。国家破败的惨状,深深激发了英俊少年的爱国之心。
《春日偶成》二首
其一
极目青郊外,
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踪。
其二
樱花红陌上,
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
相思又一年。
此诗抨击旧制、期待光明、感时伤怀、言志抒情,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绪。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选一)
(一)
相逢萍水亦前缘,
负笈(jí)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
持螯(áo)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
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
他年预卜买邻钱。
此诗作于1916年在南开读书时。诗人用东晋王猛“扪虱而谈”的典故,比喻自己和朋友无所畏忌谈论天下,誓言为拯救祖国而“尝胆”、“争担”。
《无题》
华年惜绿鬓,
午夜啸青锋。
学道雄心淡,
观时热血浓。
无成惭画虎,
有待爱潜龙。
诗思飞何处?
云山几万重。
这是在南开读书时,与同学吟作的一首五律,表达了关心国家大事的赤诚之心和报国热情。“学道”两句对比,展现了研究兴趣和奋斗方向。
《次皞(hào)如夫子〈伤时事〉原韵》
茫茫大陆起风云,
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
虫声唧唧不堪闻。
1916年,为反对张勋复辟,南开教师张皞如写《伤时事》一诗,揭露北洋军阀的腐败时政,激起周恩来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当即用次韵(步韵)和诗,指出由反动军阀所造成的黑暗局面是不足道的,暗示张勋复辟倒退的喧嚣正如秋虫一样,不过是死亡前绝望的哀鸣。
《无题》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suì)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是1917年东渡扶桑前立下的远大志向,实属高歌猛进、无私无畏、矢志精诚报国的真情表达。
诗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二三月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任书记。因为没有得到一大召开的消息,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参与创建旅欧共青团支部,任书记。
建党百年,拜读青年周恩来诗篇,深刻感悟到他开阔宏大的志向、求索奋斗的精神、高尚人格的魅力和气宇轩昂的风采:
以诗咏志满情怀,
意境高深命世才,
壮我中华镌史册,
英雄自古少年来。
(作于2021年3月5日)

作者:李学贵,网名:虎跳峡,大学学历。曾任秦皇岛市政协秘书长、市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曾参加编撰《人民政协教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秦皇岛》、《秦皇岛年鉴》,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喜欢读党史、国史,并把学习毛主席及革命英烈诗词作为重要内容,宣传弘扬仁人志士们的家国情怀。
《人物/诗词与党史》已经撰写60篇,大体完成了建党到新中国成立的写作计划,还将续写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的40篇。年内完成100篇预订计划,作为向党百年华诞的一份献礼。
朗诵: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秦皇岛市卫生学校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