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零一三年初夏,我去看望叔父,也是最后一次看望,我的心情很沉重,我知道耄耋之年的叔父这次病的不轻。我慢慢推开门,看见了骨瘦如柴的叔父,我的泪水早已堆满了眼窝,迷迷糊糊的走过床前,我轻声的问候:“三爹好些了吧?” 叔父说: “埃锁你坐下,你看我怎样?”,我克制着眼泪生怕叔父看见,我说: “三爹你会好起来的”, 叔父摆了摆手...... 这时叔父让叔母把他扶起来坐坐,他叹了口气用微弱的声音说:“巨龙回来了吗?还在巴西了哇”,我说:“三爹巨龙已经调到德国了”, 叔父又说:“以后让他回来哇,在中国发展也很好”, 我眼噙泪水说:“哦,适当的时候让他回来,三爹”,我心想,叔父可以说是在弥留之际,还在关注后代人的发展,叔父这种胸怀和志向一般人在这时候是不会有的,我为叔父点赞!这时候我又轻声地说:“三爹你累吗?”,叔父点点头说:“不累,咱多拉一会儿哇”,我说:“三爹您革命三十年,您工作三十年,两袖清风,人民群众好评如潮,您这一生是值了”,叔父的口角微微一动,像是笑,只是淡淡地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是应该做到的”。
这时的 我变了一个拉话主题,我深知叔父对唯一的儿子是多么的疼爱和栽培。我说:“三爹,振杰不愧是咱王氏家族的骄子,几年来给化皮沟,中沙墕村筹资和捐资修建了群众娱乐设施,在咱全乡未通电之前,向上多方筹集资金给本村通了电,还筹集巨资九佰万元给本村修水泥路9公里,筹集50万元修建学校,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这些政绩足以说明咱振杰是能干的”。叔父只是轻轻地说:“拴则(振杰的小名)作了多年领导,父老乡亲是需要他的”。
说了半天,叔父是何许人也?别急,请倒回上世纪四十年代未,且听下面分解,叔父的名字是王世海,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参加工作,并入了党的革命老干部。他身上有王氏基因,传承着忠厚,善良,诚信和刻苦的优秀品质。叔父从一般干部,干到社长,书记。不谋而合的是其唯一的儿子振杰也在这个镇担任过书记。
五十年代叔父在庙沟门公社任社长。建国初期,打土豪分田地,禁种大烟,搞合作化,人民公社等。叔父任社长期间,他原则性很强,无论什么工作都做的井井有条,雷厉风行,从不拖拖拉拉,公社各项工作在全县都名列前茅。
六十年代初远调绥德县的白家硷公社任社长,那时的交通条件,这么点距离犹如天壤之别,叔父家里边丢下年幼的六个孩子,就靠叔母拉扯养育着。叔母还一天不误的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有时叔母还被评为“劳动模范”,叔母的付出是可想而知的。叔父舍小家顾大家,在白家硷干的风生水起,各项生产任务指标都超额完成!个人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大约在1969年叔父被调回到府谷县黄埔公社,一年之后调任老高川公社党委书记。叔父是个急性子人,又出身农民,好苦好干劲,叔父开会很简短,讲话布置工作很有号召力,每每是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各事业单位,医院,社办企业,社办林场均搞的有声有色,成绩斐然。那时大搞农田基建,修梯田,打淤地坝,柴油机引水拉沙,叔父不顾寒冷,跳进半大腿深的水里去,拿着大铁锹铲土,铲沙子,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天斗地,他的手冬夏裂口,从不叫苦。那群众的干劲,正所谓领导带了头,群众有劲头。
叔父任书记时,上面政策指示有时不分昼夜发来,有些政策性强的,需要紧急通知,要连夜发下去的。这时叔父亲自带领一班人,步行几十公里路把党的政策,指示精神及时传达到各生产大队党支部以及各小队,让广大人民群众第一时间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在叔父任职期间,他所在公社的工作,年年在全县是数一数二的,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点赞!
退休后的叔父,由于广大父老乡亲的热烈拥戴,还继续发挥着余热,又担任了好几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的工作照样是雷厉风行,蒸蒸日上,并在全乡率先领导所在村委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乡政府予以奖励点赞。
斯人已去,风范犹存!他是我们党的好干部,也是我们王氏家族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王埃锁,男,家居陕西省府谷县庙沟门镇化皮沟行政村中沙墕自然村。中专文化。七十年初我在本大队当了很多官,还入了党,在信用站干了二三十年,平时爱好写作,还给县广播站时不时写些稿件,是农民通讯员。改革开放后,先后在府谷卫校乡村医生提高班、府谷卫校中医提高班、榆林地区儿科急救学习班学习四年!经省卫生局考核发给《中专水平证书》由于学习刻苦,在加上四十多的临床实践,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深受当地民众的信赖,人称“好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