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新梅作品精选 📖
(一)
🌾 石头说话的故事 🌾
文/丘新梅
传说古时候中原一带都是缺水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尤其缺水,叫做“望天村”。如果遇到天旱秋季粮食失收,人们只好三五成群离开村子外出去讨饭,一路上唱着讨饭的歌:“世上最苦望天人,日无食粮夜无居。吃尽几多百家饭,睡了几多神庙庵。铜钱讨一只,买田买到转水角。豆腐讨一块,卖田卖到白水寨……”
从短短几句“讨饭歌”里,就不难想象当时小山村人民的生活情景。由于十年九旱,农作物完全依靠天下雨才有收成。时间长了,人们面对那“野田禾稻半枯焦”的田地都说是“望天田”,把村子也叫作“望天村”。

据说朝廷皇上下来体察民情,发现了这个问题,即派主管农业的重臣大禹前来治水。大禹是个情系民众的好官,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千古佳话。但他专抓大江大河治理,至于小河道,则派分管水利的子臣带着专款下来治理,子臣按照大禹治水的经验,采取以村为单位,划分责任区,专款专用,并亲自发动群众,组成民工队、打石队、施工检查队、后勤保障队等,进行大规模的开挖运河,而且专门挖一条河将水引进村子里,就这样,彻底解决了“望天村”的缺水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望天村”这个名字也被一代一代人淡忘了,久而久之也就消失了“望天村”的名字。

当时“望天村”有个30多岁的青年,长得一表人才,但不太爱说话,看上去有点斯文的样子。他做事与众不同,好像很稳重。他独往独来,大家都不愿意叫他的真名字,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阿隐哥”。
这个“阿隐哥”的性格确实古怪,做什么事都给人一种神秘感,平时与人交往也不那么合群,有时见到熟悉的人,偶尔说几句无关紧要的人之常情话就离开了。因此,村里人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做什么。
其实他做的是偷鸡摸狗的勾当,经常乘着夜色独自一个人出去偷割别人的稻谷。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是违背良心的事,所以他做起事来特别细心,每次行动都在夜深人静,村民都已入睡之后进行,尽量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同时,他也很善于运用心计。他先是详细了解村子里各人的生活情况,各人的田地具体位置。如果是十分贫穷的人,他会手下留情,放过一马,即使是富裕人家,他也不会照单全收,而是割其十之二三。他很注意观察地形,作好行动计划,走哪一条路,他都心中有数。多年来,“阿隐哥”生活稳定,逍遥自在,乐在其中。并且自鸣得意,认为自已最聪明,不用耕种,日子却过得快活!

再说“阿隐哥”去割人家的稻谷虽然一时会留下脚印,但随着大雨过后却被冲洗得一干二净,当主人发现稻谷被人割了的时侯,“阿隐哥”早已将谷子晾干藏好了。主人只好两眼望天,大骂“割我稻谷的贼人雷打火烧,天殊地灭,不得好死等……”因抓不到人,日子久了,往往也就不了了之。
有一天深夜,雷雨交加。“阿隐哥”割了人家的一担谷子来到村后边的一块大石头下面避雨。可能一时兴起,也许出于人性良心的缘故,或者是环境所致,“阿隐哥”对着大石头说:“石哥、石哥,我阿隐哥生来就不会耕田种地,但要吃饭,为了生活,只好晚上去割人家的稻谷,每次都是天知、地知、我知,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请你不要说出去哟”。突然,黑暗中传来回答声:“你偷割人家的稻谷,我才不会去说,到时侯你自己会说出去”,清清楚楚是个老头的声音。阿隐哥当即吓了一跳,四下瞅瞅,确实没有人,是石头说的话?他被吓得满身冷汗,回到家中,翻来覆去睡不着,反复琢磨,怎么一个大石头会说人话呢?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从此吃不好,睡不好,终日恍恍惚惚。

过了一段时间,阿隐哥为了解开石头会说话的谜,请自己最要好朋友“同生”到家中做客,汤鸡杀鸭,盛情款待。两人都说要“一醉方休”,对饮倾诉情缘,从中午至太阳坠落,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酒过数巡,阿隐哥酒醉吐真言,对同生说:“同生兄,世间无奇不有,我遇到最为奇特的事情”。接着将自己如何偷割人家的稻谷,在村子后面石头下面避雨,又与石头对话的经过讲了出来。以后“同生”又同其他人讲了这件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阿隐哥”长期偷割人家稻谷的事在村子里传开了。村民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要上门算帐。
“ 阿隐哥”听到村民要找上门来算账,吓得魂不附体,自己怎么赔得起呀!同时也感到无脸见人,只好乘夜色逃出村子,到很远很远没有人烟的地方去了。

这个故事,被后人作了这样的总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千古警训。
在一次“五五普法教育”研讨会上,学者、教授、权威人士云集,大家各抒己见,星光闪耀。一致认为,古往今来,一切私欲膨胀的人,其心理特点都是心存侥幸,而侥幸者最终是自掘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