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电动车骑行第五天,我们下榻于陕西省旬邑县小丘镇的一家旅馆。
清晨一觉醒来。艳艳的阳光从窗外洒进来,布谷鸟一声声叫着。昨夜下了一场暴雨,这会儿,风停了,雨住了,清新的空气从屋外吹来,窗帘徐徐掀动。
这让我想起昨天翻越子午岭遇到的那场大雨。
当时,我和发小骑着电动车翻越子午岭,坡道又长又陡,持续两三公里长,车子行得比 较吃力,时速已降至二十多公里,这样的速度上坡时极易“熄火”,正在这时,低垂的云头突然撕开了裂口,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下来,砸得我的头盔砰砰作响,很快浸湿了路面,汇成了溪流顺坡而下,幸好我事先准备了雨披,俩人及时披上,身上没浇上多少雨水,倒是行车安全让我心悬不已。我一路骑行,一路 忐忑,好在雨并没下得持久,说停就停了。
这就是子午岭的天气,一个多雨善变的子午岭,一个由半干旱气候向着半湿润气候过度的子午岭 。

我们从董志塬的西峰市起步,向陕西华山进发
子午岭,位于董志原和洛川原之间的抬升山地,南北延绵400多公里(《庆阳地区志》记载)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
走进子午岭,就走进绿色的海洋里 ,每一座山头都覆盖着森林,每一寸土地都生长着 绿植。不像我们宁夏南部山区那样,树木极少,植被稀缺,即使有草,也长得不那么鲜活,到处光秃秃的,生长已成为一种艰辛。而在子午岭,由于雨水丰沛,土质较好,植物生长已是一种普惠的权利,地里落颗种子,就能生长。

森林浩海,子午岭
当我从宁夏南部山区一路走来,亲历了一路的戈壁荒滩,翻不完的荒山秃岭,来到这里,看到这么多的树木,这么多的绿色,这么多随意生长的生命盛况。尤其看到漫山遍野到处生长的槐花树,如海洋般的存在,一路比比皆是的养蜂人,随处摆放的一摞摞蜂箱,有这么多人因这片森林瀚海,这些槐花飘香的甜蜜事业,因槐养蜂,因养脱贫的幸事儿,你才会理解:这片保存完好的天然林,对于当地百姓具有怎样的普惠意义!给每一位途径这里的人们树立了怎样的品牌效应!
我真没想到,在咱们大西北,世人眼里干旱少雨的地方,竟然有这么一大片保存完好的天然林 ;有这么一片气候温润,植被茂盛的生命盛况!

子午岭的云海
在这里骑行,真是一种享受。所有的公路都缠绕在森林覆盖的山脉上,所有的骑行都穿行在绿色掩映的隧道里。森林、灌木、草地、森林湿地四种植被,不时交替变化着,带给你诗意般的境界。闻一路槐香,看一路绿色,听一路鸟语,间有潺潺流水,一路走来,让你见证了不同的人文地理。
在甘肃宁县南坡头的李岭村,这个半坡槐香半山塬、“翠微深处有人家”的地方,子午岭不仅给予了它优美安详的气质,还让这里百姓懂得了因地制宜,学会了改造自然和自我改造,营造出的一方富裕贤良的乡村气象,独树一帜,引得省内外慕名者络绎不绝地拜访;

富裕贤良的李岭村
当我来到马莲河畔,群山叠翠的宁县城,站在这里唯一的大桥,面对马莲河浩浩而来一河碧水,高楼大厦组构成阵,耸立两岸,鹤立鸡群般的儒雅清俊,让我如置身江南,感到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的让人新生爱慕。放眼整座县城,人文荟萃,现代元素与古典元素相得益彰的时代气息,安详恬静的人文气象,我甚至都怀疑这是宁县吗?这是大甘肃吗!

儒雅清俊的宁县,一派江南美景
来到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这座满山翠绿,云雾笼罩,清泉琅琅,到处弥漫着浓郁的负氧离子,一草一木青翠得犹如刚出的婴儿,那么地细嫩、鲜活,让人顿生怜爱之情。我和韩强席地于“怡心亭”,一边饮茶,一边品味亭楣上的“流水无弦万古琴,青山不墨千秋画”的诗句,无不被这绝妙的诗意和现实的山水所折服。小饮之后,飘来几丝细雨,凉凉爽爽的,滴在脸上,潜入心脾,惬意的了得,再品味山下写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不胜感慨:我们的老祖先智慧得很啊,不仅留给了我们灿烂的文化,还留下了如此宝贵的青山绿水。如此用心,才让我们今天有幸欣赏到石门雄关、扶苏庙、秦直道、秦兵站、烽火台、马跑泉、狩猎场.....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

曲径通幽的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两人骑行三天来。我们头一天骑行了104公里,住在了韩强的老家宁县早胜镇。早胜镇曾是韩强父亲韩学敬早年战斗生活的地方。当年南梁革命根据地初创时,韩伯伯就是中共早胜第一任书记,后来担任了合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随后还担任了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造纸厂厂长。更让他意外的是:当我和韩强去照金革命纪念馆参观时,还看到了他父亲韩学敬当年当厂长的造纸厂的名字,赫然列在其中。让他欣慰不已,感慨良久,以致半天未从这突来冲击中缓过劲来,半晌沉默不语。为自己隐功不述、默默奉献的已故老父亲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也为自己当年的疏忽自责不已。
在照金革命纪念馆广场,我们看到,这里正不断涌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瞻仰革命英烈。有的面对红旗,庄严列队,重读入党誓词;有的穿着正装成群结队,排队入馆参观。凭吊英烈,缅怀前辈,不忘初心。这里到处流淌着红色转基因。
作为红军后代,如今的企业家的,韩强既是与我结伴而行,也是重走革命路。
俩人骑行第三天,我们从住宿的陕西铜川市耀州区的小丘镇出发,向渭南进发,直达华山。那是我和韩强四十年前登山旅游的地方,我们要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路边,绿油油的麦子,挂着晶莹的露珠,迎着灿烂的阳光,显得那么地可爱。我的电动车悄无声息地行进着,我们的心情,一如这清新的空气,惬意地穿行在五月的春意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