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在东盘
文/李培梅
1942年5月,刘少奇在临沭县考察减租减息工作期间住在东盘,6月 14日,刘少奇为临沭县农村党员干部做报告,当时天气较热,会场选在冠山脚下树林里,既凉爽,又隐蔽。各村干部从四面八方来到会场,听首长做报告,刘少奇讲了国内外形势,依靠人民,发动群众,搞好减租减息,扩大根据地,壮大军事力量,迎接抗日斗争的新高潮。精彩报告赢得与会者的阵阵掌声。报告会之后,准备返回,警卫员提醒道:“东盘李从高说过,冠山有个仙人洞,洞内有神仙,咱们顺便去看看吧。”

一位地方干部道:“对呀,我们的会场离冠山很近,既来之,且观之,再来下次很不易。”少奇听到他们的议论,便同意登山。说道:“听从大家意见,前面带路,不登冠山非好汉!”说完,和大家一起,很快到达演武山,观看长春观、演武场、千年银杏树、尹喜讲道壁石等。然后登上仙人洞顶部,少奇站立山峰,擦擦额头汗水,举目远眺,但见东方水天相连,白雾茫茫,海浪滔滔,俯视大山,云雾飘飘,宛如巨龙腾飞,青松掩映,风吹松鸣,像彩虹飞舞。
看到美景,少奇高兴地说:“我到过很多地方,唯独冠山风景最好。一览众山小,天下美景尽在仙人洞。仙人洞冬暖夏凉,银杏树、长春观、三面环山,松海涛涛景色美,山清水秀好地方。”

然后,沿着涓涓小溪,来到当年朱元璋建造的“候仙亭”跟前观赏文字。候仙亭位于仙人洞下方,只见亭内两侧有石刻楹联,上联刻:仙人洞仙人峰两洞相连,下联是:候仙亭候神仙乐在冠山。(注:候仙亭毁于战乱,现仅存遗址)

刘少奇凝神沉思,历代皇帝企盼神仙拯救人类,长生不老。共产党信仰马列主义,依靠人民大众。如今,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减租减息形势大好,军民联手,全民抗战,日本鬼子最终会要灭亡,将来新中国将屹立东方。这一切都是人民的功劳,人民大众就是神仙。大众觉醒之时,是神仙到来之日。

游览结束回驻地后,刘少奇即兴挥笔题写游览冠山的心情,他感到冠山很美,便写出“冠山仙境,福地洞天”、和“登攀冠山仙人洞,山青水美好风景,当年皇帝候神仙,共产党要靠民众,团结抗战山河秀,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词句。

6月 15 日 上 午 10 时许,刘少奇和随行人员去外村考察,经过一片甜瓜地,热天走路流汗多,大家感到口渴。随行人员提出买个甜瓜(东盘叫梢瓜),为首长和大家解渴,少奇却不同意说:“渴了不要紧,可以找水喝,老乡种甜瓜为的是养家糊口,非常不易,决不能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
此时,看瓜的青年李书彪,早已看在眼里,他不动声色,待他们越过瓜园,连忙摘了一小筐甜瓜,跑步拦住工作队,非要首长收下,少奇再三推让。书彪说:“首长,这梢瓜是自己种植,让大家尝尝,工作队住俺村,成了俺们的好邻居,好领导。你们工作人员下乡入户,减租减息、抗战为民,是为了百姓好,这是俺自己种的瓜,尝一尝,没关系。再说,俺们是一家人,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一定要收下。”

少奇听后十分感动:“军民一家人,说得真好。但农民种瓜不易,要给钱,不收钱,吃了甜瓜也不甜。”说罢收下甜瓜,并吩咐随行人员照价付款。书彪听说要付款,把瓜筐一撂,早已跑远了。没办法,少奇只好让随行人员把钱送到书彪的瓜棚。书彪执意不收,随行人员把钱丢进瓜棚,去追赶工作队了。书彪看到远去的队伍感叹道:“这八路军的人,都是好人,这样的队伍,才是咱们老百姓的队伍。”
6月17日,刘少奇离开东盘,向江苏大树村转移。临行前对东盘村干部、群众、房东挥手说:“再见了同志们,再见了仙人洞,等全国解放了,再来看你们,再见了同志们!”说完,挥泪与大家告别,离开东盘。7月11日,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115师师部移驻山东临沭朱范村。
作者简介:李培梅,1952年生,高小毕业,临沭县东盘村人,1972年12月参军,先后任工程兵建筑第一0二团三连战士、副班长、营部炊事班班长等职。1974年出国老挝,执行援老抗美战斗任务。1976年回国并退伍,任蛟龙镇采石厂会计,改革开放后承包本村果园,刻苦钻研技术,独创桃树栽培法,使桃树单株产量达到75公斤,荣获临沂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80年购买钻石机,并创办山东宝田石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建成玉圣园和冠山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命为“AAAA”级景区。先后获得“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热心社会主义建设公益事业十佳人物”、“振兴临沭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等证书和荣誉。

编辑简介:蓝馨小筑,本名王丽,女,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现居住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八零后,国风社沂蒙分社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