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为士居官的孙氏先贤文化
文/孙易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生艾年,忽焉已至。近年出于爱好或责任,做了些姓氏文化传承、利于社会与家族有益之事。主编的中国地名与姓氏文化系列丛书《黄河口移民与姓氏文化》付梓出版,捐赠到全国相关史馆及重点大学图书馆百余家馆藏,且获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参与主编的世系五代谱集《孙家大院》发于族人永久收藏,为我们孙家子孙后代留下了一部珍贵的“传家宝”。今编辑的本家族《孙氏族谱梳理及先贤文化》谱集业已完稿,为谱牒文化研究所用。至此,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三大心愿吧!非要定下一个目标愿望的话,就是期待参与续修祖籍莱阳北门里孙氏族谱大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家谱的核心是文化传承,体现在家谱中的祖训家规,家族中优秀人才的辈出。不仅是记载家族发展变迁的文献史,更是一部教育后人的教科书。基于此,我们怀着一种对先祖的敬畏之心,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态度,依据史料记载,通过挖掘族谱内涵,使我们全面了解了北门里孙氏家族史,领略到北门里孙氏先贤文化的魅力,感悟到家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涌现出了明代孙旬、孙豸、孙延泂等一批家族为士居官精英,创造了不朽的业绩。他们自强不息、建功立业的奋斗精神,爱国爱家、疾恶扬善的高贵情操,质朴豁达、正直无畏的纯然秉性,勤勉为官、造福百姓的高尚官德,永远被族人及莱阳人民所敬重和爱戴,也是我们家族引以为傲并值得世代传承的“珍宝”。激励孙氏后人弘扬先贤文化,传承良好家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国之有史,方之有志,族应有谱。“谱乃一家之史”。自古以祖世系传之,延续血脉。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知渊源。历经数百年,沧桑几经变幻,时代沉浮更新。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她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括了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族规、家训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孙氏先祖传自云南之说,众纷纭,史不一,探孙氏之源,扬孙家之风,有责乃远。据史书族谱载,吾族莱阳北门里孙氏名人辈出,明清科举官职文员达六十人之多,有为士者,有居官者。吾族明万历进士、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巡抚操江佥都御史孙旬(正四品)编撰的《皇明疏钞》(70册 万历十二年自刻本),被录入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现馆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康熙《莱阳县志》中有《孙中丞旬传》载:“(孙旬)生平不苟取,有古人风。迄今通邑传诵不衰。”孙旬去世后,其子孙奉旨在莱阳城内为其树牌坊两座,北座匾为“都宪”“中丞开府”, 南座匾为“柱史”“直指观风”,牌坊皆高大巍峨,雕工精美,是莱阳城内名坊。吾民国谱记载民国时期北门里家族为保留(迀移)孙旬公(号浒西)两座石坊遗迹捐资做出了贡献。莱阳七十二牌坊中,“会魁坊”刻有“明户部主事孙必大”(进士 正六品),世居北门里,民国尚存。明嘉靖壬寅贡考、授金华主簿奉政大夫北门里七世祖孙伟先为官(正五品)。明万历进士、历任山西河津、临汾等县知县、山西乡试同考官、順天府推官、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太仆寺少卿、中议大夫的北门里十世祖孙延泂官至正四品。公元2006年明万历年间莱阳著名教授、耆儒封翁孙豸墓志铭在莱阳城西台子村出土且被莱阳市博物馆馆藏,2021年又将其墓碑立起和拓片。墓志铭为其子孙延泂的门生,明天启进士、明朝首辅、兵部尚书、大学士李建泰(正一品 )所撰,明万历进士、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叶灿(正二品)篆盖,明万历进士、中宪大夫汪渐磐(正四品)书丹。墓志铭大字篆书“明诰封中议大夫太仆寺少卿瑞庵孙公暨配赠恭人迟王氏合茔墓志铭”29字,后以小楷刻列日期及立石人。墓志铭共32行,每满行47字,总计1348字。又据《康熙莱阳县志》记载:“世荣九列坊”,为明诰封中议大夫太仆寺少卿孙豸及子孙延泂立,署明父子官阶,以世尊荣。据七谱载,北门里十世祖孙凤毛,为官清廉,忠臣不保二主,清兵破莱,壮烈殉职。公元2003年(农历三月初三)清明,孙氏家族三百六十年祭,莱阳北门里孙氏宗支系,在莱阳河洛村东山立“精忠报国”纪念碑,并刻有169字碑文。北门里二十世孙承先(邑庠生宣统辛亥儒学举孝廉方正六品)所撰的《华胥吟草》被青岛市图书馆馆藏。另孙氏举人秀才不计其数,可谓书香门第孙氏望族。
孙氏先代无谱。旧谱序载孙氏一世祖四公(因谱失传前五世未记故实为六世祖)始迁莱,孙氏先世占籍宣化坊城居北门里,全盛时丁粮实徵甲册独占宣正九及城。明崇祯十六年清兵破莱,孙氏守城北门歹亡甚惨,逃出失传尔后遂多居者。吾族为登州府莱阳北门里(四公祖)宗支系,自明嘉靖年间七世祖孙奇秀(字世英)始修族谱,先后七次修谱,十三世祖孙德悫(字长仁)雍正十一年二次修谱,十五世祖孙克振(字统声)三次修谱无序文记载年月,十五世祖孙敏(字慧心)四次修谱亦无序文记载,十八世祖孙均(字成斋)光绪戊子十四年五次修谱,民国乙亥年(1935)二十世孙承先六次修谱,其旧谱(共四卷)现存于山东栖霞南林家庄(孙氏)。公元1999癸酉年莱阳河洛村廿一世孙志先(字竟成)和廿二世孙殿青(字立芳 高级教师)历时六载完成七次修谱。公元2021辛丑年吾与家兄和平(高级政工师)共同主修北门里栖霞承思支孙氏兆魁祖世系五代《孙家大院》(谱集)发族人永久收藏。且将其民国谱复印成上下册捐到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馆藏,亦便于今后孙氏后人查询。
综观古今,孙氏谱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故谱不可不修。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谱牒身之本也。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祖训家规之精髓。明辨世系,尊宗敬祖。敦亲睦族,凝聚血脉。此乃家书,又为家史,不忘先贤,明传后人,孙氏兴也!
(中国地名学会姓氏委专家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