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揣 着 梦 想 走
文/葛国顺
最近喜欢上了一首歌曲,是由林沛涌作词的《 揣着梦想走》,歌词写得很好,大意是:“我揣着梦想走 /双手插着兜 /诗和远方在前头 /潇洒的追求 /我揣着梦想走/双手插着兜 /人生百态最难得 /真心换自由。”
其实人的一生有许多梦想,有许多追求。一场又一场的相逢,山一程,水一程,风一程,雨一程,马不停蹄地走很长很长时间。从人性来说,人是精神性的存在,精神能力的发展和实现应该是人生快乐最重要的源泉,人活着,不是为他人定义的成功而去努力的。人活着,就要快乐地工作、生活和休息,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在增强,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可以说,这才是人生的莫大快慰。

有人说,当你一来到这个世上上天就已经给你安排好了,自己再努力都是早已注定不容改变的宿命,我不敢苟同。我三岁时父母就教我学习《百家姓》、《千字文》,上学后,满耳灌输的是“多识字,好好学习,上大后要成为有用之人。”小时很天真,有人问我,长大后梦想是什么?我总是不知天高地厚、不假思索说:“不再种田,当人上人。”后来也总听人说:“人生如命,富贵在天。”人一生下来,自己的父母、家庭、亲人、相貌、智商等客观因素基本已确定,个人的成长、成绩、事业等则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的。我认为,人的一生一半在自己手里,一半还得听天由命。有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出身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父母是干什么的下一代还是干什么的,自己再努力也逃不脱那个圈。有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出生在建国初期,上学时下赶上“文革”,我家成分又是上中农,在那时这类成分很不讨喜,第一批红卫兵没加入,回家以后与父母也曾大闹一通,还发誓“要与父母决裂”,现在想想很可笑。有些人辛辛苦苦努力了一辈子才达到了另一些人出生时拥有的,一些人的终点是另一些人的起点,这当然很大程度是从物质角度来说的,出身是既定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但你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工作、修养等现实。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俗人而不是神仙,更不是完美艺术中的圣人。

揣着梦想走,生活就快乐。俞敏洪在《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一书中写道: “人的一生不能只为物质而活,要有更大的格局和心胸。一个梦想改变世界的人,一定会勇于修正自己,一定比他人更有冲破黑暗的决心和毅力。我们的存在,应该一起让这个世界更为美好,不是吗?” 诚然,在梦想初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有高远的志向和广阔的视野,不能做愚昧的井底之蛙,执着于狭隘的一孔之见。人活着都会有梦想,志存高远,才识才会精进,而后才能干出一番大的事业来。 志向,决定人一生的方向;视野,决定人一生的高度。方向对,努力才有意义;站得高,奋斗才显卓越。 工作的快乐远胜于娱乐时候的快乐,人之为人的快乐很大一部分是在工作中感受到的,这是老天赋于的精神能力 。拿我自己来说,经过几十年的打拼,有快乐、有磨难;有成功、有失败;有得意之时 、也有失意之处。就算我现在混到这样,在同学同事中还算小有名气,那么就算我挣得了全世界,又能算怎样。经常听到有人说,活的累活的痛苦,就其根源为什么累,为什么痛苦?很少有人去深思,其实,累的根源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攀比。往往人们认为痛苦是别人造成的,就不想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平和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不要让太多的昨天占据我们的今天!偶尔与老友聊天,他们发出感慨:我们总是老得太快,却明白得太晚,所以人活着千万别等,人生匆匆,生命无常,别因一个等字遗憾终身,珍惜眼前,把握当下,开心地活,轻松地过,才是人生中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揣着梦想走,生活有奔头。不管怎么样,人总要有点兴致。我的爱好就是喜欢读点书,写点东西,闲暇的时候敲打键盘写下自己的心情文字,写出自己的感慨几分,抒怀几番,用自己钟爱的文字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行程,有感而发,自己找乐。我希望我写出来的文章能给自己一个回忆,能给自己以力量。以前也曾有人劝我出集子,我不想做这些事,我认为自己还不够格。我更不愿到处烦人推销,最不愿意望到自己才送人的书被人卖到废品收购站上。当时光过了许多年,自己回想一下过往,除了照片、图片之外,用文字记录了我曾经走过的那些值得回忆的岁月,旧日的一篇篇日志和文章,那些流逝的日子记录着我童年的纯真和梦想,少年的轻狂和执着,青年的追求和困惑,无疑是通过文字记载的时事。应当说,写东西是我一生的乐趣,文字是我一生的知己,我是用心在写。真的,在文字面前,我的确是一个痴人,知道自己水平有限,我却一直痴痴的迷恋着,写作不但能舒展我的情怀,更是我的一种精神寄托,作为一个热爱文学之人,做点“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让自己的心情在曾经的文字中得到欣慰。

“写作是一种与世隔绝的想象之旅,是钻到自己的心里的一种生活,是精神孤独者的文字放纵。”(冯骥才语)钟爱文字的我一直都在想:写作很简单,就是用文字模拟世界,再现和创造当下的美好生活。日常与写作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是想成名成家,虽然很辛苦,自己却一直在苦中求乐;有人说,我的文字有点“汪味”,我不敢苟同,汪风只是我瞄准的目标而已;有人说我是“高产作家”,我则认为虽然写了一些东西,只能是作品,还不是“精品”;虽然出了几本书,只是真实地记载了自己的生活而已。回想我从1982年在《珠湖》上发表第一篇习作,用文字叙写生活和工作不知不觉已走过40多个年头,尤其这几年,通过努力学习,不断练笔,笔耕不辍,这里我要感恩助力我坚定不移地在文学之路上继续前行的每一位老师,也要感恩文艺团体领导的鼓励,让我先后加入了高邮市作协、扬州市作协,2019年又批准加入江苏省作协,实现了我向着文学殿堂奔跑的梦想,从而更加深感责任之重大。
揣着梦想走,诗和远方在前头。人不能没有梦想和理想。 人有时候会有非常清晰的梦想,有时候也有不清晰的梦想,但是一定要有梦想在前面,引领你往前走。所以,人生要给自己定高度,高度定完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地往上爬。 的确如此,视界决定世界。只有初立梦想的时候,树立高远志向,才能不忘初心,最终做成大事。 因为自己站得高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显得小了。我知道,每个人都需要找时间去自我调整,我能理解每个人所处的现实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比我能想象得到的还要困难。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却不能放弃最初的信仰信念,始终不忘初心。信念,是蕴藏在心中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信念,是保证一生追求目标成功的内在驱动力;信念,是成功的起点,是托起人生大厦的坚强支柱。因为我们对初衷是如此深切,世上的一切都无法与这样深厚的爱相媲美,包括我在前面提到的那闪光的梦想。我揣着梦想走,潇洒的追求。“人生百态最难得,真心换自由。”要坚信,回头是土,向前是金,这就是人们一生成就追求与梦想的精神所在!
2021年4月

【作者简介】
葛国顺,笔名草页,1954年7月生于高邮,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作协会员、扬州文艺创作研究会理事、高邮作协会员。擅长随笔、散文、言论、歌词和论文写作,作品散见于全国报刊、电台和网络媒体,多篇作品在省内外获奖。2016年4月结集安全文化作品集《安监之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个人散文集《生活如歌》(上海文汇出版社)。
【热评精选】
葛国顺老师的议论文《揣着梦想走》,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非常醒目,直击心灵。开篇引用林沛涌作词的歌曲《揣着梦想走》,具有点题的作用,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入胜。紧扣标题,引出话题——人的一生有许多梦想,许多追求。接着用反面的观点来阐明正面的观点。“有人说,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上天就给你安排好了,自己再努力都是早已注定不容改变的宿命”,作者用自己刻苦努力改变命运的事实来驳斥这种观点,树立正面的观点,这种现身说法很有说服力,令人信服。然后自然而然地摆出正面的观点。第一,揣着梦想走,生活就快乐。引用俞敏洪在《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的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工作的快乐远胜于娱乐时候的快乐”,引用名人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既省时省力,又极具说服力。第二,揣着梦想。走,生活有奔头。这里作者用自己在书海里遨游、在文学的天空飞翔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具有很好的效果。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作者又引用冯骥才的名言,这样更具有说服力。第三,揣着梦想走,诗和远方在前头。“人要给自己定高度,高度定完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往上爬”,这个高度就是人生的梦想,就是人生的追求。作者最后强调人要有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眼前就是诗和远方。作者用3个分论点来突出中心论点,条理清晰,观点突出。全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朴实,分析透彻,论据典型,论证有力,令人佩服。(点评:杨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