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溪支教路
赵银玲(山东泰安)
2020年的7月17日,也就是去年的今天,我们第四批东西协作——山东泰安支教团队31人,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顺利完成对口帮扶重庆巫溪支教任务,全员返回。
暑假将近,当地遭遇十年不见的山洪,连日暴雨,当地教委在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陆续安排老师们回来,我是领队,所以我是最后一批返乡者。
我是坐高铁回家的,需要在重庆住一晚。一晚上辗转反侧,早上四点左右就起来了,一晚上想了很多很多,从最初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风土人情,语言,生活方式,甚至是空气中弥漫的烟火味道,都与我们山东大不相同,我们和当地居民从陌生到熟悉,到形影不离——依依难舍,我们有很多不同,但是人性的善良,求知的欲望,教育的初心和教育梦想是一样的,山路十八弯,梦想的路却是笔直的,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愿望是迫切的……回想了好多好多,翻阅朋友圈,看到了我们走后当地的公路都被山洪冲垮,后背都冒凉汗,担忧我的朋友们,你不去山城不知道什么是走出大山,和我们平原一个想走就走的旅行完全不同。这条路是出行的必经之路,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通向外界的路,当地教委可以说为我们的归程考虑的很周到。一瞬间我想到了我们泰山,泰山安则天下安,暗自庆幸出来的及时,否则,我们这一批四个人断后,如果阻在巫溪,等路修好也要好多天,我们任务完成了,再待下去也给当地政府添麻烦,一路祈祷,回到了泰安,看到了当天的朋友圈里发的被淹后部分巫溪险情的内容,哎呀,心慌的不得了,说心里话,回到家才想起来害怕,如果……如果了好多,好在我们都安全回来了。
全体支教人员共上了近万节课,听评课1200多节(不算我,我在教研室支教,听评课,讲座,指导教师,组织活动就是本职工作)执教近200节公开课,不下50次讲座,集体备课200余次,指导骨干教师300余名,棋类特色活动屡次参加各种活动,两地联姻至今,泰山区与巫溪县的美术教研,我回来的第一天就建了线上骨干研讨群,共享共建共同进步的互助,从未结束过……去年走的时候是疫情肆虐的时候,山东还未解封,没有开学,我们一群人就义无反顾的出发去支教,到达当地后,因为防疫要求,我们绝大部分老师到了乡镇都没回过几次城区,山路艰险,交通不便,有些地方是公交车都不到的地方,有的老师自己摔伤了都不吱一声,默默的个人承受了很多委屈……我由衷的佩服,再次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脱贫攻坚收官,我的支教生活也从此收官……但我和巫溪那块土壤从此结下的不解之缘,却是沁入心扉,与我血脉相连了。无论当初怎样,现在唯有美好的回忆……我在那里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驻足的每一个景观;写生的每一株小草;呼吸入肺的每一分子的负氧离子;入口的每一个味道;看到的每一块色彩;见到的每一个笑容;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时时萦绕耳畔……让我的人生履历多了一笔笔浓墨重彩,我的人生从此没有空白,比任何人都多了一份无可比拟的美丽神话。
我感谢他们——重庆市巫溪县的山山水水老老少少,我期待他们变成美丽的凤凰,腾飞之时,一定会有我美好的祝福!——再记我的心路历程。
2021.7.17于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