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旅书法家刘建武为沂蒙老区人民赠送墨宝
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听党话跟党走之际。
应临沂市沂南县新社会阶层组织联合会会长、沂蒙润松园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范遵厚的邀请,
由北京军旅书法家刘建武一行,于2021年7月13日从北京奔赴沂蒙革命老区腹地沂南县参观学习并挥毫泼墨赠送书法墨宝50余幅。
他们不顾高温酷暑和旅途劳累看望老党员和劳模,并在诸葛亮故乡砖埠镇九鼎莲花山麓的沂蒙润松园八百亩盆景园林内,观赏考察了乔、灌、草山区绿化和大板松、黑松、五针松、银杏、腊梅等多种多样奇树花卉盆景。
他们深为老区人民响应党中央领导人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艰苦奋斗大搞园林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就而感叹自豪。他们这种以实际行动弘扬沂蒙精神,走进老区、服务人民的壮举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
在这之前,军旅书法家刘建武曾于2015年10月27日至28日专程到沂南县马牧池乡常辛庄拜访看望了沂蒙革命母亲王换于的家人儿媳妇革命红嫂103岁的张淑贞并敬献八尺书法作品----沂蒙之光。
又瞻仰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并赠送墨宝——“英雄孟良崮光荣沂蒙山”等。
沂蒙之行花絮











浑厚古朴雄强威武
——刘建武书法艺术赋
徐学胜
盖闻陕乃革命圣地之疆域,渭南则偎山澈水之宝地,胜迹彪炳,才人业绩辉煌;凿壁偷光之重镇,必毓贤英。宇宙映明晖以高耀,先哲宣盛华而敷崇。况渭南圣邑,史重人文之嘉城,地邻延安之门庭。书艺圣手刘氏建武,出生于斯,乃农耕书香名门之后裔,其艺传盛世之心声。志虑纯而意远,德才具而心清。享军旅书艺之高贤,最是文以载道;舞如椽之笔,宛如水动云行。
建武君少喜舞文弄墨,弱冠应征入军营,中年衔晋大校,德艺双馨,享誉京城。习文临帖,常秉笔而忘休,住所多书蕉之趣,临池以达旦,字里行间有面壁之功。既舒怀于风藻,时折桂于蟾宫。显雅士风流,楷得唐之法,取真卿风度,行承羲之雅韵,行草含明清之意气,犹擅摩崖汉隶、气象恢弘,大隶榜书之威武,颇得方家骨力,揉入中华文化风骨,书写新时代强军之精神,助推华夏复兴之梦想,彰显刘氏贤德尚艺之风踪;高古沉雄,恍见长河大漠;情怀朴雅,书迹红色文化之铭。挥毫处石门、张迁尚在,展卷则石台孝经又逢,更有玄宗纪泰山铭之笔风,丰腴艳丽、端庄典雅、波磔分明、勃勃生机、结构匀衡,灵活温润、静中有动、天趣横生,好一派建武威猛之化境也!于是美名驰于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之军营;硬毫、长锋兼修,聚刚柔而并济;大雅与民俗立判,力骋神思以贯通;情蕴五墨,承今古之高踪。
建武佳作高文常见报端,胸怀国事;大爱驻心底,守初心、忠使命,职守为民,报覃恩于军营。常年双拥涉足西域雪原、东海礁岛哨兵、北国冰封、南疆莽林军中,洒遍书法红色文化,助推钢铁长城强军梦。
守初心担使命,学党史启新程,奔赴井岗、延安、西柏坡,深入沂蒙慰红嫂,传统精神驻心胸,不惧寒霜冷雨,漫随酷夏严冬,红色基因永传承!“一带一路”为己任,书艺铺筑文化梦!书法外交蜚声海内外,桥梁功勋,中央领导嘉赞同。书香蜚寰宇,翰墨滋润桃李之春荣。文以载道,青史留英名!(作者系:中国书画报书画评论家、羲之书画杂志副主编)
艺术简介
刘建武,1959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1978年应征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高级编辑,大校军衔,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副主席。 2008年在清华大学举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个人专题书法作品展,2011年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红旗飘飘》个人专题书法作品展;曾先后于2004年、2006年、2011年出版《刘建武书法作品集》。
其书法作品由国家文化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航天神州发射中心选定为搭载神州八号、十一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指导,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等承办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创作活动中,刘建武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被选定在中国文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长期连续播发展示。其书法作品在国内外知名书画展赛中多次获大奖;由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现代文学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陈列收藏。并被中央军委、外交部、中联部等部门选为文化礼品馈赠国际友人。创作了三百余幅牌匾书法分布全国各地,摩崖汉隶镌刻在百余处名胜景点;为几十家报刊题写了刊名;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及省市基层电视台题写了几十部(集)电视专题片名。其作品入录各种典籍几十部。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武警报》、《海峡两岸》等,以及六十余家网络、影视媒体专题宣传报道。
(以上图片由徐先生提供)
京都书画艺术网
山东书画周刊
编审/徐学胜 主编/王树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