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西县司空山诗社采风专辑
《辛丑仲夏冶溪联庆村》
联庆堂古树长廊简介
欢迎来自xx的朋友你们好,欢迎来到中华禅宗圣地司空山下冶溪镇联庆村,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这里的景点,首先让我们来到第一站最美特色古树长廊,古树长廊整体呈T字形分布于冶溪长河与联庆堂小河交汇处,长廊全长2公里,共有上百棵古树,其中枫杨树有268棵、紫柳树19棵、香樟46棵、枫香3棵;古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最老树龄达五百年。

大家知道为什么古树可以保存如此完好吗?
因为在很久以前,我们联庆堂河堤是沙堤,河两岸是联庆人的口粮田,每遇汛期发大水,河堤经常被洪水冲破,影响农田,因此我们的祖先就在沙堤上植树,借树根固堤,后来我们渐渐也就形成了人人护树、代代保堤意识,成就了现在的古树长廊。
联庆堂古井简介
一口古井,是历史的象征,它镌刻了代代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古井已经慢慢失去了踪迹,但我们联庆堂的这口古井没有被时光淹没。这口古井挖掘时间与联庆堂建设时间相同,相传,建村初期,为了解决吃水问题,一位老人带着三个青年人找了三天三夜才找到这口泉水井,至今历经15代人都是喝这口水长大的。现在大家都是喝自来水,因此这口井慢慢的沦为枯井,以前这口井的水清澈见底,后来听老人说这里的水之所以这么干净也是有原因的,起初水井里面有一个类似八卦一样的古碗倒扣在水中,后来打水的人太多了,觉得这个东西影响打水的速度就把它拿走了,导致后来的水渐渐的变浑浊,以致后来大家都揣测这个古碗是不是也起到净水的作用呢?这个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夫妻树简介
这两棵枫树也是很有来历的,名为“夫妻树”,公树屹立在山岗之上,为这棵母树遮风挡雨,虽然现在历经沧桑之后,枯萎只剩一半存活,但依然照顾着这棵母树,现在我们再看看这个母树,怀抱千子,象征着儿孙满堂,这两棵树也是我们祖先栽插的,象征寓意也是相当不错的,过去的人很讲究风水,门前要有古树,另外一重要的含义是标志性的建筑,远远望见这两棵树就知道是我们联庆堂。仔细看这棵古树的根部结构有三分之二暴露在土面上,三分之一扎根在底部吸收营养。使得母树依然枝繁叶茂。
龟蚌友谊简介
大家来看看这几个石头,像什么?乌龟和河蚌。相传乌龟和河蚌是一对好朋友,都是水中生物,相约一起爬出水面看看风景,但由于河蚌不适合路面的环境,很快就不能前行了,乌龟看到河蚌滞留非常不舍,于是决定默默留在身边陪伴。因而形成了现在的乌龟石和蚌壳石。

塘由来(联庆堂场地由来陶家岭)
联庆堂方氏家族人原来住在陶家岭,这里住的是姓陶的人家。我们的祖先,有一天清晨起来远远望见联庆堂河塘里有一匹白马在喝水,就感到非常的神奇。这个塘原来是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云雾缭绕,所以才形成白马在喝水的现象,所以当时我们的祖先就感觉这里地势不凡有仙气存在。所以呢,我们祖先就想和姓陶的交换,想换个场地。然当时姓陶的住在这里呢一点也不兴旺,再加上姓陶的和我们姓方的本就是姨亲。再加上当时我们居住的条件也是相当不错的,都是青砖瓦房,而姓陶的居住的是茅草屋,在居住条件上我们就很占优势,于是,我们便派出中间人帮我们与姓陶的谈判,然而姓陶的提出的置换条件是场地原封不动,关门一换。而我们的祖先当时也是非常有远见的,就很爽快的答应了,心想现在吃点亏不要紧,只要我们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就行。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联庆堂。
古名居简介
“联庆堂”古民居,位于岳西县冶溪镇联庆村,是方姓家族聚居地,是岳西县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48年(公元1709年)。2017 年 10 月 25 日,联庆堂被公布为岳西县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古名居坐西朝东,七进六开布局。中为冲堂,两面厢房。主体立有360根木柱,全木构造,规模宏大、设计精巧、布局合理、风格独特。
第一进为佣工、仆人住所;第二进为家人住所,正门四个门簪上端悬挂有“国子监学政”、“提督军门”、“七品京官” 等多幅历代皇赐匾额;第三进为客室;第四进为大堂主建筑,中为“廊式”结构,两根主梁龙头鱼尾,东厢有书房,西厢有绣花楼,两厢木雕精细,人物掌故,花 鸟虫鱼、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第五进中间建有戏楼;第六进为正堂,婚丧喜庆典礼之地;第七进为列祖列宗享堂。现存建筑为前后五进,第一进、第七进尚未恢复。共有大小厢房百余间,内有五个大天井,两侧设置六处弄门。
据祖传:古名居建成之初为一进九重,两主梁“龙头凤尾”,又号为“龙凤堂”,有仇者以此为由,告官府曰“冲堂冲堂,二面关房,龙头凤尾,欲篡君王”,天臣公得此消息派人星夜奔赴赣省,请回原木工师傅改为一进七重,主梁改为“龙头鱼尾”,适官府派人察看并非“九重” 、“凤尾”,祸殃乃免。至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恩科,时可公、得袍公父子同科中举,喜事成双,全族欢庆,始称“联庆堂”。
联庆堂历经三百余年风雨侵蚀,尤其近几十年主体建筑残破将摧,两边厢房或倒塌、或被居户拆除,为保护好该文物,传承先祖遗产;欣逢盛世,生活小康,2017年以来“联庆堂”方姓后裔积极筹资捐款近百万元,重新修复“联庆堂”主体建筑后,得到上级文化文物部门大力支持。 2020年,县政府高度重视,拨付巨资修缮,“联庆堂”古建筑文化瑰宝,重焕生机。

西江月.太岳诗友联庆村采风联谊
姚新华
乐顶炎天烈日,欣逢老友芳邻。
村官接待感情真,做客冶溪联庆。
古柳摇风致礼,新荷绽蕊迎宾。
祠堂奥妙示人文,合照再加微信。

西江月•太岳诗友采风联谊
朱生仪
极目长河密柳,并肩司岳高邻。新朋老友只求真,笑语欢歌同庆。
我以深情谢主, 你将厚谊酬宾。莲池朱笔点天文,稻畈风传花信。

七律 联庆村采风感怀
吴家春
百顷良田菡萏栽,惠民勤政广招财。
千年柳上留芳史,五进祠边搭戏台。
游客纷临频赞赏,骚人踵至笑盈腮。
更期荷叶时时绿,化作青云朵朵开。

七律 联庆采风
程建华
长堤古柳证苍桑,百岁香枫见玉堂。
数亩荷池入画卷,万株菡萏送馨香。
丘丘稻谷联阡陌,尾尾青鱼戏耦塘。
构建宗祠承祖德,户居华厦现康庄。

西江月(联庆采风)
程建华
漫步河堤看柳,乐迎烈日观花。新朋旧友话桑麻,胜似闲庭赏画。
白马腾云联庆,鸣蝉欢叫枝桠。人居福地是方家,水秀山清不假。

七律 冶溪联庆堂有题
郑南方
旗形山下势葱茏,联庆华堂一望中。
楼阁玲珑深七进,雕梁高耸数千重。
登科父子传佳话,致仕经纶接赐封。
几亩田园归隐后,闲来无事话司空。
七律 观冶溪联庆荷花
郑南方
久雨还晴六月天,仙姿慢赏碧波间。
熏风拂叶歌声细,玉露留盘体态妍。
临水绿裙云伴舞,朝天朱笔雾作笺。
绕堤烟柳清新处,渔父寻钩好系船。

西江月 冶溪行
郑南方
十里荷塘烟柳,一堂华构祥云。
冶溪河畔景氤氲,几处歌声听闻。
雅客才吟好律,高朋又话佳文。
迎来太岳酒千樽,慢把乡音同韵。

冶溪联庆村采风两律
储余根(迷途)
其一
四面环山一畈平,嫣红姹紫任由生。
小桥流水春秋曲,大木参天今古情。
联庆堂中藏故事,司空山上听云筝。
村民戮力同追梦,游客熙熙日正明。

其二
一畈青葱养性灵,门衢柳径共温馨。
红花绿水天然画,古树长廊日照亭。
不慕金盆藏琥珀,唯将仁义佩红星。
司空大佛千年秀,雅客争相赋伟形。
注:金盆、琥珀系邻村名,仁义、红星系村内组名。

七律 赞联庆堂
储新华
一旗玄武迎风舞,古岳千秋联庆堂。
五嘏生财腾白马,一怀抱子拜枫香。
传家干橹尊乡老,尚武军门竖国梁。
鱼跃冲厅争虎榜,儿孙赤县德名彰。
注:联庆堂,雕有鱼龙纵梁,背倚旗形山,左有五连塘,右立枫香树。

读储余根社长《畟然斋文稿》有感
黄焱华
案头细读畟然斋,异样清新入梦怀。
咏物不忘情作垫,题图紧扣画安排。
诗词字字堪称玉,联赋篇篇最是佳。
文艺全能才八斗,知音和韵遍江淮。
西江月-陪同司空山诗社诗友釆风联庆堂
黄焱华
幸遇岳西诗友,同观联庆风光。
亭边错落栈桥长,朵朵荷花绽放。
看罢雕梁古建,频添糯米琼浆。
佳肴品后曲声扬,再把西江令唱。

西江月,太岳诗友采风联谊兼和姚会长
鲁厚孚
伏日长空如焌,驱车造访乡邻。缘和诗友显诚真,得益身心可庆。敬赏青莲放蕊,乐承碧柳迎宾。新祠宝地育人文,常获兴邦好信。
欣赞联庆村荷塘
鲁厚孚
揽胜寻芳地,溪河会友朋。
花红承日美,叶碧带风清。
木构宗祠雅,金镶匾额明。
人文开百绩,山水孕群英。

七律 联庆村釆风
程诗霸
河堤十里林蔭道,老柳参天尽劲苍。
百亩荷花迎远客,千田稻浪顶骄阳。
重修古宅留宗韵,又理新波适故塘。
水秀山青人入画,干群齐手建康庄。

冶溪联庆村采风二绝
储余根(迷途)
其一 题古树长廊
古木阴中戏夏凉,小桥曲水话流觞。
山环稻菽连天碧,映日荷花分外香。
其二 题联庆堂
风水无边焕一堂,英贤辈出本音方。
乡之更老唯忠勇,礼义千秋干橹长。
注:明末清初,联庆堂本音方氏训仁、训义兄弟俩剿灭匪寇有功,朝廷授官不就,后朝廷赐其“乡之更老”“礼义干橹”两块匾额,至今仍熠熠生辉。

编辑制作:岳西县司空山诗社
《作品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