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长安国画院建院五周年展示月l 顾问 解安宁
陕西大长安国画院是近几年来陕西美术界涌现的一股新生力量,在康平院长的领导下,硕果累累,成绩连连,默默地为陕西美术的繁荣和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艺术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辛勤劳动,努力创作,发扬工匠精神,用我们的画笔创作出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使命、不负历史的优秀作品,以润物无声的态度,滴水穿石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弘扬主流文化,增强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育化人民,向建党百年献礼。
一一解安宁

解安宁与康平院长、董明江副院长等在画展现场

解安宁与董明江副主席等在观看展览

解安宁与康平院长、蔡嘉励先生等在画展现场
灵魂在震撼中升华 ——解读解安宁中国画作品

偶识解安宁,并得其山水画集《名画典藏 解安宁》,但见雄浑壮阔的奇峰奔流,霸气恢弘;潇潇洒洒的浓墨重写,激情奔放,连笔者这个“画盲”也不由为之心旌摇曳、为之沉迷陶醉、为之击节拍案。此皆因其气韵张扬震撼灵魂也!气韵乃画之魂。南朝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为画之“六法”之首。清朝唐岱《绘事发微》云:“画山水贵于气韵。气韵者,非云烟雾霭也,是天地间之真气也。”

品赏安宁山水画,无论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里阵雷声”的奔腾喧嚣,还是“华岳参天三千丈”、“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的叠嶂重峦;无论是“龙门雄姿”、“禹门古渡”的雄浑壮阔,还是“故土新貌”、“古原静夜”的厚朴凝重;无论是“明月看岭树,风静听溪流”的静谧无边,还是“秦岭小景”的莽莽苍苍;也无论是“朝晖图”的血染峰恋,还是“淡淡的夕照,厚厚的故土”的金色余辉,等等,他都能运用自然、凝练、生动、富于特征性和创造性的独到笔法,别具匠心地纳浩浩江流于画幅,收奇峰峭壁于纸端,点缀成一幅幅形象鲜明、场景阔大、意境深远、摄人魂魄的壮美画卷,亲切熟悉而又境界全新。

画有真情品自高。真正好的山水画须气质俱盛,形神兼备,自然之物的真和思想认识的真要水乳交融。正如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家荆浩所说:“似者得其形造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在安宁这一幅幅画卷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画家的自我形象与外界景物融成一体,作者的人格魅力与自然景观完美契合,山水之精神、山水之气质、山水之个性,以大气磅礴之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文如其人,画亦如是。从中可以看出画家浸透人生之智慧、饱蘸生命之热血、挥洒生活之激情,心无旁骛,苦心经营,追求“混一”之态度、之境界。“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安宁的山水画渲染出雄浑壮阔的景象,笔力挺拔,气势淋漓,如同一首首激情洋溢的诗作,逼射出一种扑面而来、震撼人心的精神性力量。在这个大众心态日渐功利化世俗化、日渐浮躁浮华浮漂、日渐为物欲横流所奴役的时代,安宁的山水画,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陶冶精神情操的艺术场景、展现了一种激发内在力量的豪情壮气、创设了一种提升生命境界的审美参照。

所以,咏读安宁的山水,当以一种本原的探寻热情,切入画家根植于自然的创作意念和发自于内心的精神追求,于奇峰广脉之雄伟,滔滔江水之浩瀚间,认识自然、回归自然、体验生命、荡涤芜杂,使我们的灵魂在那“大河落天走东海”、“激流飞湍千雷震”的诗情画意震撼中灿烂地升华。“门外”画谈,皆因其气韵张扬震撼灵魂不由一吐为快也!不妥之处,还望安宁兄并各位方家指正。(文/寒山石)
解安宁,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主任,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主席,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澳门画院副院长,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教学名师,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