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木兰山,因木兰将军而得名,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方圆60多公里,山势巍峨,群峰矗立,林木繁茂,顶峰海拔636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易守难攻。
黄麻起义后,总指挥潘忠汝壮烈牺牲,副总指挥吴光浩率领从激战中突围的72勇士转战木兰山。1928年1月,鄂东军在木兰山雷祖殿举行会议,根据湖北省委指示,鄂东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扩大了党在农民群众中的政治影响,建立农民武装,壮大了革命力量。在国民党反动当局疯狂反扑的情况下,避开优势敌人,保存革命力量,以木兰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活动,足迹遍及黄陂、孝感、黄冈、罗田、黄安、麻城6县,成为农村斗争的成功范例。这支部队就是后来发展壮大为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最早源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先念、徐海东、王树声、陈再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木兰山上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为弘扬木兰山斗争的革命精神,革命前辈欣然题词:胡耀邦题写了“木兰山纪念碑”;李先念题词“巍巍木兰山、革命浩气存”;徐向前题词:“木兰山的革命烽火燃遍了大别山”;陈再道题词:“木兰精神,万古长存”;詹才芳题词:“在木兰山流血的革命同志永垂不朽。”
在辉煌百年,在红色七月;让我们以红色感动,用壮美诗篇来抒写巍巍木兰山,传颂木兰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