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菜吃饭”说开来
作者:天涯觅梦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物资还是比较贫乏的,大多家庭并不富裕,能吃上一顿荤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偶尔吃上一顿,份量也很少。所以,小时候,吃上荤菜都会有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馋样,这时候,父母就会教育我们“看菜吃饭”。这样一来,不论是先来后到的,还是幼小年长的,都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
许多年过去了,一直记得这句话。现在细细想来,简单的“看菜吃饭”其实蕴含着长辈的许多希望与智慧。
首先,“看菜吃饭”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约束。在那个穷苦年代,每个人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美味佳肴。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贪心,不能吃独食,抑制住自己的欲望,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其次,“看菜吃饭”这一平凡举动隐藏着良好的教养与善良品性,告诉我们凡事要多考虑别人。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成材与否,从小养成善良的习惯。习惯,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
其三,“看菜吃饭”是一种格局。只有有格局的人,才会站得高,看得更远,更宽,对全盘局势有一个清醒认知。看似一顿饭,也要兼顾到每一个人,体会他们的感受与看法,不会只为自己一时之欢而大快朵颐。相反,有些人只顾眼前利益,自私自利,“叫花子烤火”,最后的结局必然可想而知。
最后,“看菜吃饭”还是一种巨大智慧。能“看菜吃饭”者,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他能洞察秋毫,掌控全局,一切皆在其眼下。也许他不说什么,但其心中已有定数,能处波澜壮阔中而宠辱不惊,尽显闲庭信步之从容神态。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不断进步,物资生活得到极大富足的今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看菜吃饭”了,相反,长辈或主人还会再三奉劝多吃点。
但其朴实无华的言语中,在任何情况下都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隐含的丰厚哲理,以及父辈们在日常中所体现的美德与智慧,永远值得我们用心去琢磨,去铭记。
2021.7.14
人走花留香
作者:天涯觅梦
转眼,离开怀化已有三年了,许多的人与事如同远去的帆影,渐渐模糊。有些人与事却如深藏在泥土的种子,一夜春风,便会破土,重生,泛起勃勃生机。
前段时间大姐来电话说,我留下的肉植长势正旺,惹人喜爱,看见她想起我,便仿佛我依旧在那个房间。
大姐是我在怀化时租住的房东,一位很朴素又和蔼可亲的人,我租住的四年时间里,关系一直很融洽。每次回家,我都会带点家乡的土产给她,什么干鱼腊肉坛子菜之类的。她也会每个星期帮我把被子衣服洗好晾干叠放整齐,把房子打扫干净,让我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她儿子是做水果生意的,有时她也会从他那里拿些稀罕水果送给我,知道我跑车辛苦,下班以后偶尔带我去歌厅放松心情。
我一直喜欢种花,养花,在租住的那段日子里,我用稿费买了许多漂亮花盆,种上玫瑰,芦荟,虎皮兰,铜钱草还有各种各样的肉植,看着这些焕发着蓬勃生机的植物,心情也会愉悦起来。
后来,因为工作地的变换,我不得不离开工作生活过四年的小城,临走,我留下几株茁壮的小苗。
就是这几株小苗,没想到时过三年,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生机盎然,以致于大姐爱慕不已,心生喜悦,给我打来电话视频,还拍下图片供我欣赏。
一生中,我们会走过很多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有些足迹,水过无痕,有些足迹,便会深深烙进心底,风霜雪雨也磨不灭。
如同我在怀化的时光里,留下的幼苗,在岁月的流年里绽放出沁人的芬芳。
202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