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台
作者/诚弈
往来京承,途中有一名为司马台的服务区,路过次数多了,闲得无聊,就对名字产生了兴趣。子曰:“名不正言不顺”,此“司马台”之名何义?“司马”是姓氏还是官称?“台”字查字典读音有三:
1.yí :①我②何③喜悦,通“怡”④姓
2.tāi : 指台州,专区名
3.tái :①高而平的建筑物,亭台②据地稍高的地方,戏台③器物的座子,蜡台④官署名,御史台⑤量词,用于戏剧和机器,一台戏⑥尊称,兄台,台甫⑦姓
综上,司马台,可能是官署名,亦可能是司马家族修的高台?吾枉揣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吾今新构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吾愿足矣。”(《三国演义》)实际上,具文韬武略于一身的枭雄曹操未必会用江山来做美人的筹码,但铜雀台确有其事(……西台高六十七丈,上作铜凤。窗皆铜笼,疏云日幌,日出之初,乃流光照耀《邺中记》);铜雀台历经曹魏、后赵、东魏、北齐,一路修建加高,直到明末才毁于洪水,遗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
《尔雅》:四方而高曰台。古时的台多是高出地面的夯土高墩。中原土质干硬,颗粒又细,稍加夯压便可成台。夏桀有瑶台,商纣有鹿台,周文王有灵台,据说唐玄宗本来也打算起个望月台与杨贵妃双双过一个腾云驾雾的中秋,最后因安禄山捣乱而作罢。
台,居高临下,气势逼人,即是政治威仪、实力地位的象征,亦具有能与天交通的精神寄托和某些实用价值。
《五经异义》说: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虫鳖;诸侯可筑时台囿台,不可筑灵台,看风景鱼鳖可以,但不能看天,看天,是天子的专利。
筑高台以标榜实力,类似于当今各大企业以高楼大夏来显示财雄势大一样。秦始皇就曾起一个四十丈高,专用来弯弓射飞鸿的鸿台。汉武帝修通天台、通圣台,高入云端,以期待在那里与神仙偶遇。吴王夫差为庆祝得到西施而建姑苏台,不听伍子胥谏阻,气的伍子胥把眼睛剐出来,扔到宫门上,据说以后大门上的园钉,其中两颗便是他的眼珠子。
烽火台是用来防卫、瞭望和传递信息的,关系家国安危,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虽博美人一笑,却失信于诸侯,玩火者亦自焚。

文人骚客登临古之高台,则抒发不尽感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幽州台又名燕台,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兴县内。
据建筑史学家考证,高台是古代建筑的主流,高峰期是由春秋到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高台热已降温,高台缓缓下降,在其上面建起了木构房屋,这后来称为——榭,合称台榭。
再后来,台演变为楼阁宫殿的基,且基以三尺、五尺、七尺、九尺按等级递增,平民的房屋只能起在平地上。
千百年来,台的权利和地位象征,在人的潜意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人们还用“上台”形容某人或政党获得领导权利或统治地位,而“下台”、“垮台”、“倒台”等,则表示丧失了领导权利,统治地位被推翻。

电视剧《装台》的“台”是指用于表演戏剧的舞台;装台是一种职业,是专为表演者搭建舞台、为人“做嫁衣”的工作;《装台》电视剧以悲悯的情怀,叙述舞台搭建者生活中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并通过这些社会底层“下苦人”的言行,传达了对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我们在给角儿们装台,为他们服务,那角儿们在为谁服务?”,“其实细想,人不管弄啥,都是给别人装台子。你服务我,我服务你嘛”。推衍开来,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装台人”,且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装台”的共生关系,需要主动“补台”,而不是“拆台”,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
注:
1. 参考书《不只中国木建筑》 赵广超 著
2.网络讯息
作者简介
李朝胤,笔名:诚弈。中学化学教师,从教四十多年。平时喜欢阅览和读史。偶有所感,即付诸笔端。有作品见诸于网络平台和纸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