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二线的范局长
作者:丘新梅
纯属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几年未见面的范局长。
一个老人,兴奋地迎面走来,热情地跟我打招呼。一接目像个七十岁上下的老头,头发花白且有点散乱,额上泛起几条刺眼的青筋。两只眼睛凹下,两个眼圈黑黑的。脸颊显得特别高。要是不听声音,我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是我熟悉的范局长。 往日容光焕发,充满青春活力。今天却是精神疲惫,两眼呆板无神。是不是患了什么不治之症,显得如此憔悴?但与他打招呼握手时,感觉还是蛮有力的。说话中气很足,没有一点病人的迹象。心里感到十分纳闷奇怪,找了个静处,跟他慢慢长谈,我才渐渐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今年四月,范局长按干部任职规定从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虽然单位的办公室还留给他,但看到大家不再象以往那样热情地向他汇报工作,找他聊天坐谈了,每天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冷冷清清的,甭说失落感多么撞击心灵,而且四处投来的眼光,似乎都是异样的。一段时间下来,他自然不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没有按时去上下班了。单位也没有人当回事,再后来干脆躲在家里,不去单位点卯了。
“在其位谋其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官一身轻”是官场用语,也是行政干部退位后的自我安慰之词。五十五岁的范局长,身体健壮如牛,跑步打篮球一点都不比年轻人逊色,可昨天前呼后拥,今天闲人一个,似乎失去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种不平衡的心理因素不断地袭扰着他,在家里感到烦闷,书报电视看不进去,便四处寻找消磨时间的去处。开始一段时间跳舞唱歌,茶座聊天,酒肆洒拳,但都没有“绿叶衬托”,更没有前呼后拥,居然还要自己掏腰包消费,感到非常泛味,心想,这样继续下去真不是办法。一天,去小店购物,传来动听的搓麻将声,又唤起了激情。他一向是麻将台上的“常胜将军”,且习惯定调每注打多大。但毕竟不是单位饭庄,经新牌友讨价还价后,他定调要求每注扶牌来去必须是二四六十元,个人还可以买马。凡是上场的人都很清楚,身上没有三五千元是不能与范局长同台对阵的。
在范局长看来,这样既可以刺激精神又能打发时光,实在是一桩非常好的买卖。因此,常常杀得天昏地暗,有时甚至贵客来访他都拒绝接待。
都说“赌场无父子,牌运论输赢”。可一向非常顺手的麻将,好像偏偏故意要捉弄范局长,老是与他过不去,要的牌摸不上来,且还经常放炮,被人和了。总是输的多,赢的少。有时明明上半场赢了,到了下半场又输回去,结果不到半年时间,竟输掉五万多元。他反复捉摸,可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以往在麻将场上几乎都是当“营(赢)长”,现在怎么成了书(输)记呢?有时候竟然输得一塌糊涂!
我想起了巴三姑的故事,便与他讲述:
传说巴三姑美貌动人,聪明伶俐,自小跟随父亲在江河上捕鱼,常年经历四季风云,知道人间世故,懂得江湖深浅高低,可算是有一般见识的姑娘。
有一天巴三姑的父亲拣便宜买回来一头骡子和一头羊,高兴地说:“牵到市场上去卖准能赚个对半。”由于要走相当一段山路,她父亲便提出让二叔跟巴三姑一同前往,巴三姑当即对父亲说:“这等小事,我一个人就够了,何需烦劳二叔呢?”她父亲听到也认为有道理,如今女儿已长大成人,应该放心让她出去接触社会,独当一面了。于是灵巧的巴三姑为了顺利地把骡子和羊牵到市场上去,想出了非常巧妙的办法。她把一只小铜铃绑在羊的尾巴上,羊的绳子再绑在骡子的尾巴上,自己只要牵着骡子前行,一路上只要能听到羊尾巴摇铃的声音,就可算是万无一失了。
这时有三个贼人,看到巴三姑牵着骡子和羊去赶集,便打起了鬼主意,鬼鬼祟祟地跟在后边。乘山路转弯的时候,一个贼人轻轻地将羊尾巴上的铜铃拆下来转挂到骡子的尾巴上去,再解下绑在骡子尾巴上羊的绳子,就这样顺利地把羊偷走了。不久,第二个贼人赶上前去对巴三姑说:“我看到一个人把你骡子后面的羊牵走了,就在后面不远的地方,你赶快去追吧!”巴三姑一下子不知所措,焦急地说:“那我的骡子怎么办呢?”那贼人说:“我在这里帮你看着,你赶快去把羊追回来吧!”就这样,那贼人看到巴三姑走远时,轻轻松松地把骡子牵走了。当巴三姑反应过来牵骡子时,人和骡子已经走得无影无踪了。巴三姑只好一个人沮丧地往回走,当走到一条河边,远远看见一个人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走近时那人对巴三姑说:“姑娘,我的一大包银子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因我怕水,看到水就浑身打颤斗,如果你敢下去捞起来我分一半给你。”
长期在江河上与水打交道的巴三姑,听到银子掉到水里去,当即提起了精神,认为捞起来所分到的银子要超过羊和骡的几倍。因此,二话不说,把衣服脱下放在石头上,然后跳下水去捞银子。这时,第三个贼人拿起巴三姑放在石头上的衣服,招呼也不打就走了。
巴三姑从河里爬起来,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石头上,对事情的前后经过细细思量,才意识到他们是合伙来的贼人。并从中悟出自己失败的原因:一是过于自信(认为无须帮手),二是轻信他人(把骡子交与贼人),三是贪心(帮人捞银子能得到好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呀!
我语重心长地说,人一旦出现了思想误区,必然会走向狼狈不堪的境地!范局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苦涊地与我告别。
